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打毒山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面積:3.24平方公里
- 人口:400人(2010年)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6℃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20.69畝(其中:田221.6畝,地599.09畝),人均耕地2.12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3,638.9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8.3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8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400畝;有錫礦等資源;該村擁有茶園面積57.14畝,其中可採摘面積57.14畝,核桃面積68.32畝,當年新植核桃5.28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87戶通自來水,有9戶飲用井水。有8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戶(分別占總數的92%和92%);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9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3輛,機車67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23畝,有效灌溉率為2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6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萬元,占總收入的21%;畜牧業收入18萬元,占總收入的10%(年內出欄肉豬155頭,肉牛18頭,肉羊15頭,雞785隻);林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8%;第二、三產業收入103萬元,占總收入的56%;其它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5%工資性收入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84元,農民收入以礦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1%),在雲南省內務工1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到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87戶,共鄉村人口388人,其中男性199人,女性189人。其中農業人口388人,勞動力19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03人,彝族173人,其他民族12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人,占人口總數的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73人,參合率96%;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全村人畜混居的農戶45戶,占農戶總數的52%。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打毒山國小,中學生就讀於亞練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6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8人,其中小學生60人,中學生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63.5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00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一事一議”籌資使用情況、集體資金使用情況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3人,黨員中男黨員10人,女黨員3人;該有團員7人。該村有新農村理事會1個,1個婦女組織,1個治安聯防隊;村級建有社會事業發展規劃1個,有村容村貌整治規劃1個,有產業發展規劃1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需要改善,如:電網需要改造;道路需要硬化;文化不發達,有較多文盲;學校破舊不堪,需要修善;缺少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