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廩

打廩是舊時土家族一種古老的宗教喪葬儀式,流行於湘西南部鳳凰、瀘溪、吉首接壤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打廩
  • 所屬民族:土家族
民俗內容
由於跳演者手持竹彈盾牌,故又名“跳牌”。家裡老人壽終正寢,入夜靈堂升火,用竹竿綁捆紙錢,按逝者終歲,捆綁等同數量,俗稱“扎大令”,即“戰旗”。砍桃樹枝,扎弓箭7把,與“大令”置放靈堂棺棹頭上,巫師身穿潔衣,頭戴潔帽,肩扛環刀,據傳是白帝天王戰刀。由四人裝扮成天王將士,俗稱“陰兵”,倒穿蓑衣,手執竹弓和盾牌,立於靈位前。待祭靈法事完畢,鼓聲響起,則儀式開始。巫師和“陰兵”踏著鼓點,揮舞環刀,拉開竹弓,繞著棺木,跳演白帝天王征戰武功。從披掛點兵,跳到擊鼓衝鋒陷陣,最後鳴金凱旋收兵。全儀式中,要擂擊三堂小戰鼓,三堂大戰鼓,跳演36堂跑馬射箭,72堂破陣,不斷連聲發出“嗬嗬餵一殺!”的衝鋒吶喊之聲。其間還要吃豬、羊肉,表示犒勞三軍。跳演白帝天王武功時,擊鼓領唱“廩歌”,眾幫腔和聲。“廩歌”分“廩歌”、“喏歌”、“擂歌”、“齊歌”、十二月花歌5個部分。內容為唱白帝天王生平事跡和戰功、民族遷徙、生產農事、漁獵射鷹及生活瑣事。安葬時,棺木在執桃木弓箭後,棺木後巫師扛環刀押喪,沿途儼如行軍陣勢。棺木下葬後,“大令”插於墓頂,桃木弓箭插於墓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