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夯

打夯

打夯,指用夯把地基砸實。回填室內的土,做好地坪,要能確保日後地坪受壓不再塌陷。所以夯實土是使做好的地坪不至於塌陷的關鍵工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夯
  • 外文名:Ramming
  • 別稱:打地基
  • 拼音:dǎ hāng
  • 解釋:用夯把地基砸實
  • 口號:打夯號子
定義,步驟,來源及發展,

定義

打夯亦稱“夯實”,俗稱“打地基”。一種利用夯具把泥土、三合土等鬆散材料夯實的施工方法。

步驟

回填室內的土,做好地坪,要能確保日後地坪受壓不再塌陷。所以夯實土是使做好的地坪不至於塌陷的關鍵工序。
夯泡土需要重木夯。這種夯多是用雜木製成的,一般重40~50千克,需10~12人提打才適宜。打夯時,人員分配要恰當。四角處提夯的人要工作熟練,有經驗,體力需充沛;扶夯的人更需能力強、體力強、有技術經驗,因扶夯責任大,要善於指揮,能以夯落地的聲音來判斷該處夯實與否,以此來決定是否加夯以及加夯次數。
提夯的高度不得低於40厘米。提夯的所有人員均需用力一致。提夯所用的繩索,最好是散麻辮,每隔20厘米系一個疙瘩。由於是散麻辮,再加上有疙瘩,因此,手不會因提夯繩用力而摩擦起泡造成工傷。同時,有疙瘩也好拉提且能省些力。打夯時,需有節奏地根據唱夯歌——打號子進行。務必使夯頭垂直落地,不得因夯頭歪落地致使地坪被夯得有的堅實,有的泡松。由於夯頭歪著地,會使扶夯者為保持夯的平衡而累得滿頭大汗!因此,一定要強調提夯者用力平均,同心協力工作,使夯著地始終保持垂直。夯在走打時,每後一夯需接搭前一夯頭著地印跡長度的五分之一,這樣才能使被夯打的位置打得平,俗稱打閉眼。
夯到牆腳邊時,陰角拐處要反覆多夯幾次。夯到這些位置時,因地形的關係,位置的不同,提夯者不能都用上力。因此,形成了這樣的打法:習慣上在打到陰角、牆腳邊時,由於人員多有用不上力的,夯頭又重,只有少數提夯者及扶夯的人把夯用力提起,猛一摜打到目的位置。之後,再將夯拖出來50~60厘米遠歇一下(俗稱墊一夯)。然後,猛喊一聲號子,大力提起夯頭再摜打到目的位置。這時的提夯者非常用力,既要提起夯,又要控制夯頭所夯方位,把夯準確地夯到牆陰角或牆腳邊。注意,就在此時,愈是用力猛i愈是打得快,而且夯的位置也準。由於此處(如牆陰角處)不易用力,因此,也就需墊夯這個程式,即蓄力為下一夯做充分準備。同時,夯陰角處、牆腳邊要特別注意安全。每個人在為墊一夯前而把夯拖出來時,要小心自己的腳千萬別被一百多斤重的夯打上了。如再加上慣性力猛砸到腳的話,那後果是不堪構想的。因此,要注意安全。

來源及發展

打夯原為建住宅時對地基以人力方式用石頭等硬物進行夯實,防止房屋建造後因牆底鬆軟導致的牆體塌陷或裂紋。以前建房打夯通常2人以上合作完成工作。把一塊石頭兩邊用一長一短木棒綁牢,石頭四周根據人的多少綁上繩子。以前打夯五人的居多,一人手扶夯把,其餘人一起拉繩子、松繩子,使夯上下浮動,來砸實地面。
現在夯實地基的工作以改為機械夯實,也稱打電夯。因為打夯代表著新事物的基礎並寓意新成果的到來,所以山東等地在新婚夫婦入洞房前親朋好友把兩人在新床之上由幾人輕抬起輕落下打夯的傳統,以此烘托氣氛並寓意新娘子早生貴子。
在我國北方城鄉一些地區,鬧房時其中很有趣的一項就是參與鬧房的人幾個人合作用力把新郎新娘或者伴娘抱起來,升到一定高度,然後一齊鬆手使被抬起的人從空中摔下,因為下面一般是席夢思床,床墊的彈跳力特彆強,所以一般說來不會對人造成傷害。這項活動俗稱“打夯”。打夯有利於營造和活躍婚禮的現場氣氛,因此在很多地區是婚禮的傳統保留項目,而且由於娛樂性強,日漸成為婚禮的重頭戲。在打夯活動中,雖然新郎新娘和伴娘都是被打夯的對象,但因為參與鬧房的大都是男同志,而且這一天新郎新娘活動特別多,新娘一般表現的都很矜持,於是伴娘理所當然的成了打夯的重點對象,再加上鬧房的人為了增加喜慶氣氛,往往拋接的幅度比較大,於是當伴娘常常要吃些苦頭。
人工打夯人工打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