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蕭紅創作的短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手》是蕭紅創作的短篇小說,完成於1936年3月,發表於1936年4月。

《手》講述了鄉下姑娘王亞明在學校學習卻飽受歧視摧殘的故事,隱含著作家對於底層民眾的關懷,著眼於當時的時代背景,表現了作家對社會的深切關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手
  • 作者:蕭紅
  • 創作年代:1936年3月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發表時間:1936年4月
  • 字數:8609字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王亞明在學校學習刻苦,但因為口音、生活習慣等原因,飽受老師、同學的歧視。她初來的幾天,同學們叫她“怪物”,下課以後大家在地板上跑著也總是繞著她。她的手是藍的、黑的,又好像紫的,從指甲一直變色到手腕以上,校長因為這一點嫌棄過她。還不到放寒假時,王亞明在一天的早晨隨著父親離開了學校。

創作背景

蕭紅在寫作過程中不斷思索,逐漸對自身的寫作形成認知與定位。作為一名女性作家,蕭紅用一顆敏感的心真誠地感知著周圍的一切,在創作中融進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始終與人物站在一起,切身體察他們的傷痛,感知堅忍頑強的生命力。1927年到1930年,蕭紅在哈爾濱東省特別女子中學度過了三年的學習生活,以此為背景,蕭紅創作出短篇小說《手》。

人物介紹

王亞明
王亞明是一個自尊、淳樸、善良的鄉下姑娘,卻始終是一個被侮辱和被損害者,她一入學就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歧視。在外界歧視和內心負擔的雙重壓力下,王亞明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的摧殘。她處處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得應有的權利,改變自己的境況。然而,任憑她如何爭取,一切超常的努力都歸於無用。她忍辱負重,潛心攻讀,到頭來連考試的資格也給取消了,悵然地離開了學校。

作品鑑賞

  • 主題思想
《手》從王亞明個人身心遭受的摧殘寫到她的家庭的衰敗,體現出蕭紅作品中常見的“整體潰敗”的主題。在故事的最後寫到,王亞明和父親“向著迷漫著朝陽的方向走去。”看似引向了光明,但卻埋藏著深深的憂慮。王亞明得了肺病,咳嗽很厲害,家裡每況愈下。王亞明向“我”借閱《屠場》後,從故事人物的死亡聯想到自己母親的死,不僅揭示了家庭的悲苦過去,可能也暗含著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憂慮。她不能繼續讀書,回去還要幫家裡勞動。最終王亞明只是從“我”的視野里消失了,走向朝陽的方向並不等於她的問題解決了。看似光明的場景和文本中的悲劇線索形成一種張力,真正的結局其實落在“我一直看到那遠處的雪地刺痛了我的眼睛”上。這種痛或許暗含著出身於衰敗家族的蕭紅對王亞明的生命之痛的深切共鳴,對她的未來的深沉擔憂。王亞明對知識的追求化為泡影,溫暖的家庭可能在貧病交加中走向更加苦難的將來。由此可見,《手》的文本在種種細節中,傳達出說不盡的悲劇意味。
對故事的結尾所表達的思想,另有一種觀點說,故事的最後給人留下了父女兩個走向陽光迷漫的遠處的印象。這個印象是深刻的,暗示著王亞明在離開這個歧視勞動人民子女的學校後的生活中,會有個光輝前程,而這種光輝的在陽光照耀下的前程,是屬於勞動人民所有的。

作品評價

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侯穎:“《手》以其複雜的文化內涵、透徹的人性批判和超越時代呼聲的主體自覺,成為蕭紅構築的文學世界中令人敬慕的篇章,也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兒童小說現代性的開篇之作,即使放在世界兒童小說之林,也有深長的意味和特殊的價值。”
綏化學院中文系副教授郭玉斌:“作者以短小的篇幅,塑造了個性鮮明、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和感人的藝術魅力。作品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人道主義思想,於階級性中寓人性,是一曲呼喚人格尊嚴的悲歌。”

出版信息

《手》於1936年4月刊載於《作家》第一卷第一號,1936年11月收錄於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小說集《橋》。1947年被轉載於《東北文藝》第一卷第6期。

作者簡介

蕭紅(1911—1942),黑龍江呼蘭(今屬哈爾濱市)人,女作家。1930年因反對封建家庭而出走。1933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小說《棄兒》,散文集《跋涉》(與蕭軍合著)。1934年在魯迅幫助下發表小說《生死場》。1936年與魯迅、茅盾等聯名發表《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全面抗日戰爭時期創作了多篇以抗日為主題的作品。1942年病逝於中國香港。著有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中篇小說《馬伯樂》,散文集《牛車上》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