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簡介,具體症狀,預防治療,
症狀簡介
他們擁有幾部行動電話,以便能夠同時處理幾個通話,確保不失去聯繫。
手機恐懼症
![手機恐懼症 手機恐懼症](/img/1/304/cGcq5yYmlDMxMDZiNGN0UGMxYTZ1Y2MzgjNiN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許多人一旦沒有手機就會感到煩躁和焦慮不安。心理學家克利梅什說,手機實際上將人鎖在一個惡性循環中。
目前,16歲至65歲的捷克人中大約85%的人擁有手機。
具體症狀
1、情緒起伏。在一段時間內沒有聽到手機鈴聲響起,便會煩躁不安,心情低落,同時伴有間歇性囈語:“沒人理我……”、“我是個被世界拋棄的人……”。他會在做其他事時不經意地瞅著自己的手機,若鈴聲響起一個音符或手機有震動趨勢,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把抓起手機查看。
2、幻聽。常有“於無聲處聽驚雷”之效果,若手機久久沒有動靜便易產生幻聽,打開手機未發現新信息,仍滿臉霧水口稱“奇怪”。在大街上聽到與自己手機鈴聲相似的音樂時總會下意識地摸摸口袋裡的手機,重症者則必會掏出手機看個究竟,雖然明知道不是從自己兜里發出的聲兒,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強迫症”?
3、坐立難安。離開手機一刻便坐立難安,似乎心裡少了點什麼,空蕩蕩地難受。以致無法全身心投入到身邊的事中。此時手機仿佛伸出一隻手撓得你心痒痒,恨不得立刻將那小東西變出來捧在手上細細端詳。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出門幾分鐘之內,定會一個箭步沖回去取,絕對兢兢業業、不辭勞苦。
4、不斷發簡訊。常常邊走路邊發簡訊,不顧腳下“蜀道難”。因而身上總有與大地親密接觸後留下的痕跡,更令人吃驚的是有重症患者竟然在接觸後保持姿勢繼續發,真是可歌可泣啊。
手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也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發明。對現代人而言,手機既使溝通變得無處不在,也令擁有它的人無處可逃。小小的東西就是一個巨大的枷鎖,你永遠處在人際關係的在線上狀態,工作無止境地蔓延進生活,最終會因為過度依賴它而產生焦慮感,害怕別人找不到你,害怕丟失哪怕一條信息……這實際上是你患上手機恐懼症的,此時,你可以選擇靜神定恐劑幫你遠離手機恐懼症的困擾。
預防治療
一種能禁止手機信號的“手機休息袋”,在北京等城市悄然流行。“手機休息袋”在京城還難得一見。位於鐵路上海站附近的兩家較大的通訊城內,許多攤主都不知道何為“手機休息袋”。
手機裝入“手機休息袋”後,如果有人打電話進來,只能聽到自動語音提示“你所撥打的電話暫時不在服務區”。“手機休息袋”使想找你的人無法打通你的手機,還會誤以為你所處的位置手機信號不好。這樣,既能免遭來電的騷擾,又製造假象把不接電話的責任推到手機網路上。一些青年表示,如果遇見“手機休息袋”有賣,可以考慮買一個。
能起到“手機休息袋”類似效果的辦法其實有很多。許多手機恐懼症“患者”同樣能想出一些怪招,既令手機暫時“休息”,又不用關機,把電話打不進的責任推卸到手機網路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