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陰經絡現象

手厥陰經絡現象是一個醫學名詞。

病史案例,研究摘錄,

病史案例

王某 男 26歲 1981年初診
病期八年,圓形囊腫性皮損,從腋窩至內關穴沿心包經呈帶狀播散。
鄭某 女 4歲 1973年初診
左心包經貧血痣有與募穴聯繫的趨勢
病期二年,皮損在胸部接近膻中穴彎向乳下。

研究摘錄

1. 一名10歲的男孩,生後即在右上肢內側出現一條皮膚粗糙帶,皮疹為黑褐色角化性扁平丘疹,呈帶狀排列,起於胸前心包募穴 膻中穴,向下沿任脈至鳩尾,向上循右胸,經腋前,走曲澤、郄門,入掌中,經中指、無名指,出其端。皮損寬約0.7厘米,在掌心則擴大為2厘米左右,其分布與心包經幾乎一致。
2. 對100名患者首先以脈衝電激發心包經井穴,並用叩診錘沿心包經各水平的垂直線叩擊,以確定其隱性循經感傳線的位置,結果陽性率為98%。再用低頻皮膚阻抗儀和高振動音兩種常規方法驗證隱性循經感傳上高振動音和低阻抗特性,結果高振動音和低阻抗與隱性循經感傳線的符合率分別為98%和92%,高振動音和低阻抗這兩種生物物理特性線的寬度為1毫米。
3. 對102名冠心患者針刺內關穴後,有53人出現了感傳,感傳線大多可達曲澤穴,少數可達天泉穴或心前區。針刺內關後對有感傳者的心功能調整作用較無感傳者更為顯著,但不管有無感傳,針刺效應均可被施加於心包經路線上的機械壓迫所阻滯。
4. 用同位素示蹤法對58名受試者從內關穴注入1.665×1010~1.85×1010Bq/L的小劑量NaI125,然後在郄門、曲澤、天泉及旁開5毫米處進行測定。在其中出現感傳的3名受試者身上觀察到,注入的NaI125逐漸沿心包經擴散,所測經穴上的計數始終比其旁開的對照點高。同位素擴散的速度為0.28~6厘米/秒。隨著距離的延長、擴散的速度也逐漸減慢,但經線上的擴散速度始終比其旁開的對照部位快。在另55名無感傳的受試者,同位素僅在注射穴周圍均勻彌散,無循經遷徙的跡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