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葉陰地蕨,中藥名。為陰地蕨科陰地蕨屬植物扇羽小陰地蕨Botrychium lunaria (L.) Sw.的全草。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止血之功效。主治毒蛇咬傷,乳癰,痢疾,肺熱咳喘,崩漏,外傷出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扇葉陰地蕨
- 別稱:高山獨角蒿,蕨纂,獨腳蒿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綱:蕨綱
- 目:瓶爾小草目
- 科:陰地蕨科
- 屬:陰地蕨屬
- 種:扇羽小陰地蕨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 採收時間:7-8月
- 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微寒。
功效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止血。
主治
毒蛇咬傷,乳癰,痢疾,肺熱咳喘,崩漏,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毒蛇咬傷,扇羽小陰地蕨15g,半枝蓮15g,半邊蓮10g,蘿藦10g。煎服。並取適量搗敷患處。(《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乳腺炎,扇羽小陰地蕨15g,蒲公英30g,金銀花10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3、治咳喘,扇羽小陰地蕨15g,佛耳草15g,南天竺6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外用:適量,搗敷。
炮製
採集加工:7-8月間採收,去掉泥土,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扇羽小陰地蕨,別名扇羽陰地蕨《中國植物志》,小陰地蕨《蕨類名詞及名稱》。多年生小型蕨類植物,植株高8-20cm。根莖短小而直立。根肉質,細長,少分枝。總葉柄長6-20cm,基部有鞘狀的苞片,長2-3cm。營養葉闊披針形,肉質,從總柄中部或中部以上生出,長3-8cm,寬1-1.5cm,有短柄;一回羽狀,羽片3-5對,對生,扇形至半圓形,長0.5-lcm,寬0.5-1.5cm,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全緣或波狀;葉脈扇狀分叉。孢子葉生於營養葉片基部,柄長2.5-4cm;二至三回羽狀,狹圓錐形。孢子囊圓球形,黃綠色。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m以上的草甸或灌木林下,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1、《長白山植物藥志》:“治療子宮出血,外用治療外傷及膿腫,對骨折及其他各種創傷都有加速癒合的作用。治療痢疾,具有收斂、止血及止痢作用。”
2、《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用於毒蛇咬傷,乳腺炎,咳喘等。”
附註
據國外文獻報導臨床套用地上部分治療子宮出血,外用治療外傷及膿腫,對骨折及其他各種創傷都有加速癒合的作用。在印度用本品地上部分治療痢疾,具有收斂、止血及止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