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秦武王(扁鵲投石)

扁鵲見秦武王

扁鵲投石一般指本詞條

扁鵲秦武王治病時發生的一段故事。故事旨在告訴人們不論辦什麼事情,要與精通業務的人去商量、研究,如果被似是而非的錯誤意見所動搖,就會誤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扁鵲見秦武王
  • 外文名:Bian Que see Qin Wang
  • 實質扁鵲秦武王治病發生的故事
  • 人物:扁鵲 秦武王 秦武王的左右大臣
  • 時期:春秋
原文,注釋,譯文,注釋,啟發借鑑,短章新解,

原文

醫扁鵲見秦武王①,武王示之病②,扁鵲請除③。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④,曰:“君與知之者謀⑤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⑥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⑦!”

注釋

1.扁鵲:戰國時名醫,姓秦名緩,字越人,勃海郡(在今河北任丘市)人。學醫於長桑君,醫療經驗豐富,擅長各科,反對巫術治病。入秦後,太醫令李醯自知不如,派人將他刺死。
2.示:給......看。
3.除:治療。
4.石:治病用的石針。古人用石頭磨成針,用以治療癰瘍,出除膿血。
5.謀:商量。
6.此:這。
7.矣:啊。
8.聰:聽力好。
9.已:停止,引申為把(病)完全治好。
10.君:指秦武王
11.之:的。
12.使此:假使像這樣。
13:知:了解,精通
14.見:拜見

譯文

從前有一天醫生扁鵲拜訪秦武王,武王給扁鵲看了他的病情,扁鵲請求自己給秦武王治療,可是左右大臣提出異議:“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會使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清楚。”武王把這話告訴了扁鵲,扁鵲聽了很生氣,把治病的石針一丟,說:“君王同懂醫術的人商量(怎么治病),又同不懂醫術的人(一起討論)而破壞這件事,干擾治療,假使像這樣掌管秦國的內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個舉動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

注釋

1.扁鵲:戰國時名醫,姓秦名緩,字越人,勃海郡(在今河北任丘市)人。學醫於長桑君,醫療經驗豐富,擅長各科,反對巫術治病。入秦後,太醫令李醯自知不如,派人將他刺死。
2.示:給......看。
3.除:治療。
4.石:治病用的石針。古人用石頭磨成針,用以治療癰瘍,出除膿血。
5.謀:商量。
6.此:這。
7.矣:啊。
8.聰:聽力好。
9.已:停止,引申為把(病)完全治好。
10.君:指秦武王
11.之:的。
12.使此:假使像這樣。
13:知:掌管。
14.見:拜見

啟發借鑑

醫人和醫國雖然不同,但在聽取專家意見,不胡亂採納紛擾的意見上是一致的。我們行事施政時最忌諱不能果斷決策,而果斷決策的前提就是要聽取最合理的各種建議,如果有正確的、有針對性的建議,那么我們決策起來就比較容易,最可怕的是亂聽建議、聽一些專業不對口、對問題知之不詳的人的胡說八道,那么問題是得不到解決的。專家有專家的資歷和優勢,他們是花了數十年的工夫在一個問題上研究,他們在這一問題上最有發言權。可笑的是在我們周圍,一旦一個人成名了,他就什麼都通了。電影明星就應該演電影,但社會上叫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有之、搞地產開發的有之、教學育人的有之,可見非理性因素在人們處理問題時影響的確很大。
扁鵲見秦武王
說明要“與知之者謀之”,不要“與不知者敗之”。要按照科學規律辦事,依靠真知灼見,莫聽嘖聲有言。除病與知政都是同一個道理。

短章新解

《扁鵲見秦武王》這則寓言故事按傳統的理解是說,不論辦什麼事情,要與精通業務的人去商量、研究,如果被似是而非的錯誤意見所動搖,就會誤事。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不同,故事的寓意在今天看來也就有了新的理解。這則寓言故事的秦武王較之《扁鵲見蔡桓公》中的蔡桓公,在對待病的問題上,不再“諱疾忌醫”,而是主動“示之病”:然而,一旦面對周圍的人建議和勸阻,他又猶豫不決了,結果同樣被扁鵲譏諷奚落了一番。
作為一國之君的秦武王在對待自己疾病的小問題上,之所以猶豫不決,關鍵是對內行和外行的建議缺乏明確的分析和判斷,做不了自己的主。誠然,專家和內行的意見是重要的,但是如果過分依賴內行,未必是好事;外行的建議,只要是正確的,多聽聽也是很有好處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只有這樣全盤考慮,權衡利弊,才能形成正確的判斷,把問題解決好,處理好;才能真正做到既不迷信權威,也不至於被周圍的意見所蠱惑。
古代醫籍論扁鵲
秦國秦惠王已稱王,秦武王時其臣下絕無再稱其為“君”而不稱“王”或“大王”之習俗,而此策中秦武王之左右近臣和扁鵲皆不稱王,卻稱其為“君”,顯然不合“禮法”。與《戰國策》前後文相比可知,此稱謂顯然有誤,從而證明“扁鵲見秦武王”決非史實。扁鵲身為醫生,而策中扁鵲之言全為策士之語,與其身份不合;秦武王把“左右大臣”和自己對治療的併發症的擔心告訴扁鵲,他都借題發揮,論秦國之政並放言“一舉而亡國”,在情節和扁鵲人物性格方面也是不符合的。再者,這則故事的主旨在於說明武王不能知人善任,並非論述扁鵲醫術如何。因此,筆者認為,扁鵲只是策士遊說秦武王時所講述的故事中的人物而非扁鵲親見秦武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