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頭泥蜂

扁頭泥蜂

扁頭泥蜂(Ampulex compressa)常被稱為自然界中的“攝魂怪”,雖然體型微小,但它卻能輕而易舉地控制蟑螂的思想。被扁頭泥蜂吸去“魂魄”後,蟑螂就算要為其“慷慨赴死”,也不會拒絕。扁頭泥蜂主要分布在南亞、非洲、太平洋三大群島等熱帶地區,其胸部和腹部連線處纖細。

扁頭泥蜂外殼是孔雀綠的顏色,帶有金屬光澤。它們原產於亞洲和非洲,雖然體型微小,但卻不懼於去捕捉大得多的蟑螂,並迫使後者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扁頭泥蜂
  • 外文名:Ampulex compressa
  • 外殼:孔雀綠,有金屬光澤
  • 原產:亞洲和非洲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膜翅目
  • 亞目:細腰亞目
  • 總科:泥蜂總科
  • :泥蜂科
  • :扁頭泥蜂
簡介,分布,形態特徵,繁殖,捕捉蟑螂,價值,

簡介

扁頭泥蜂外殼是孔雀綠的顏色,帶有金屬光澤,因此在英語中它們被稱作寶石胡蜂。它們原產於亞洲和非洲,雖然體型微小,但卻不懼於去捕捉大得多的蟑螂,並迫使後者按自己的意願行事。當雌蜂有喜之後,會獵捕蟑螂,往它們的身體裡只是一刺,就能讓其短暫的失去行動力。這為雌蜂爭取了一點點時間,它再次移動蟄針,徑直刺進蟑螂的大腦,這一擊會讓蟑螂失去逃跑的本能。一旦雌蜂能夠控制住了蟑螂,它就會用觸角指引獵物前進。蟑螂會跟著扁頭泥蜂回巢,順從的坐下。雌蜂會在獵物的腹部產下一枚卵,後者會一直留在巢中,耐心的等待幼蟲破殼而出。幼蟲會在這隻倒霉的蟑螂的腹部咬上一個洞,進入它的體內。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中扁頭泥蜂的幼蟲會以宿主的內臟為食,時間差不多了,它會做一個繭。這時,蟑螂終於死透了,但蜂蛹會在它體內的繭中繼續發育大約一個月。當成年的扁頭泥蜂鑽出來時,蟑螂除了一個空殼,啥也不剩。

分布

主要分布於南亞非洲、太平洋三大島群等熱帶地域,特別是氣溫較高的時期成蟲較多。
1941年美國生物學家F.X. Williams曾把扁頭泥蜂從美國本土引進夏威夷,試圖以此來防治蟑螂,但最後失敗了。

形態特徵

扁頭泥蜂通體呈青綠色,有明顯的金屬光澤,附屬肢第二肢與第三肢呈明亮的深紅色,身體顏色十分顯眼。成年的扁頭泥蜂體長約 22 毫米,雌性體型略大於雄性,此外,在其群體中,僅雌性扁頭泥蜂有毒針,這樣的身體機能奠定了雌性扁頭泥蜂在群體中的地位,也成為了扁頭泥蜂繁衍生息的關鍵。

繁殖

雌性扁頭泥蜂交配之後,會尋找一隻蟑螂,用針將毒汁注入蟑螂體內,令其癱瘓。趁其癱瘓之機,用毒針刺入蟑螂大腦,注入毒汁,破壞其神經系統,將蟑螂引誘會巢中,將卵產在蟑螂體內,並將巢封住。
卵孵育成為幼蟲的時候,以蟑螂的內臟為食,並在裡面變成,最後破蟑螂殼而出。

捕捉蟑螂

研究人員發現了整個過程的神經學方法。首先黃蜂的第一刺讓蟑螂臣服,好控制它,第二刺則精確的瞄準蟑螂的大腦。毒液封閉了一種叫真蛸胺(octopamine)的神經傳遞素,真蛸胺的作用類似多巴胺 (dopamine),與走路之類的複雜行為模式相關。然後黃蜂在蟑螂背上操控觸鬚,引導它爬行,就像一隻“被繩索套住的狗”。
研究人員通過輸入一種化合物(也就是解藥)重新激活了被黃蜂刺過的蟑螂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真蛸胺受體,恢復了自行走路功能。當然研究人員還能注射與黃蜂毒液類似的化合物,封閉真蛸胺受體,從而讓蟑螂成為一個傀儡。
將蟑螂變成"殭屍"的扁頭泥蜂扁頭泥蜂的雌蜂的毒刺中含有一種可控制蟑螂大腦的生物毒素,蟑螂在被其刺中頭部後就會完全喪失自主行走的意志,在扁頭泥蜂的驅使下被動地移動。扁頭泥蜂將變得呆呆傻傻的蟑螂驅趕進入它的巢穴中,然後將卵產在蟑螂的腹內。卵孵化成幼蟲,並以還活著的蟑螂身體為食。
成年的扁頭泥蜂就像是常見的黃蜂,到處嗡嗡叫並且交配。但是當雌鋒要產卵時事情開始荒誕起來。她會找一隻蟑螂,成為蛋的宿主,然後對蟑螂進行二次精確的叮螫,首先她蜇蟑螂的中間部份,導致蟑螂前腳彎曲。由第一次叮螫所造成的短暫麻痹讓雌黃蜂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更精確的頭部叮螫。雌黃蜂滑動她的刺穿過蟑螂的外殼,並且直接進入其腦部。她顯然利用刺兩側的感應器,將刺導入腦中,有點像外科醫生那樣搖動內視鏡直達你的腹腔中。她的刺會持續在蟑螂的腦中偵測直到發現一個特定的地方,那個地方似乎控制住蟑螂的逃脫反應。然後她注射第二次毒液,以這種方式感染那些神經,導致逃脫的反應消失。
從外面看來這個效果簡直是超現實的行為。黃蜂並沒有完全麻醉蟑螂。事實上蟑螂可以抬起它的前腳並繼續前進。但是它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思移動。黃蜂會抓住蟑螂的一根觸鬚然後引導它 -- 用一位以色列科學家,他研究扁頭泥蜂的話來形容:像一條被狗鏈拴住的狗。
這隻如殭屍一般的狗之蟑螂,經由它主人引導爬行,結果是到了扁頭泥蜂的巢穴。蟑螂順從的鑽入地道當中,並且安靜的待在裡面,然後扁頭泥蜂會把洞口用卵石塞住。蟑螂並不會反抗。當卵成熟時,幼蟲會自蟑螂體內咬破一個洞。蟑螂就一命嗚呼了。
幼蟲會在蟑螂體內成長,大約在八日內,吃光它宿主的器官。然後它會開始編織繭,當然也是在蟑螂體內進行。經過四周或更長的時間,扁頭泥蜂成年,破繭而出,離開蟑螂體內。這時就可以看見成年的黃蜂爬出蟑螂體外,讓所有的外星人電影看起來就好像是從這裡抄襲的。
從這裡,我發現扁頭泥蜂因為許多理由而顯得迷人。其中之一,它代表著一種演化的過渡時期。一次又一次的,獨立生存的(free-living)有機體變成寄 生蟲,讓自己與宿主精確無暇的配合。如果你仔細考慮這些充分發展的的寄生生物,你很難想像他們是怎樣發展而來的。扁頭泥蜂提供了一些線索,因為它生活於獨立生存與寄生這兩個世界中。
扁頭泥蜂在技術上來說非寄生生物,而是所謂 exoparasitoid。換句話說,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成年個體,將卵產在宿主上,然後幼蟲爬入宿主體內。各位可以輕易的想到,當扁頭泥蜂的祖先如同黃蜂一般,把卵產在死昆 蟲旁邊,就好像其他物種現在所進行的一樣。這些屍體餵養了祖先,然後演化成為黃蜂附在活的宿主身上。因此也不難想像,如同扁頭泥蜂這樣的黃蜂會演化成全然的寄生生物,將其卵直接注射到宿主中,也像其他物種現在所進行的一樣。
然後,這裡就這么一蟄,扁頭泥蜂不想殺死蟑螂。它們不想如蜘蛛或是蛇那樣把它全然麻痹,因為它的體積太小,不可能把龐大的蟑螂拖回巢中。因此它直接修改蟑螂的神經網路,讓它不會想要脫逃。它的毒液不只是把蟑螂變成殭屍而已。它也改變了它們的新陳代謝,所以它對氧的消耗量只剩 1/3。
這位以色列科學家發現他們也可透過對蟑螂注射麻醉藥物降低其耗氧量,或著藉由移除黃蜂用刺使其失能的神經達到同樣的效果。不過他們只能辦到粗糙的模擬;經過 "改裝" 的蟑螂很快就脫水而死,而且會在 6 日內死亡。
黃蜂的毒液不知怎地可以讓蟑螂處於暫停狀態,卻能讓保持它在健康的狀態下,甚至黃蜂的幼蟲能在體內狼吞虎咽。
科學家依然不曉得黃蜂如何辦到這些豐功偉業。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無知,他們還需要對於神經系統以及新陳代謝了解更多。但是數百萬年以來的自然選擇讓扁頭泥蜂能夠對宿主進行逆向工程。我們應該跟隨它的領導,獲得寄生生物的智慧。

價值

鑒於扁頭泥蜂對蟑螂強大的“震懾”作用,美國科學家曾在夏威夷引進扁頭泥蜂,用以防治蟑螂災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