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扁桿藨草是莎草科蔗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扁桿藨草莖具匍匐根莖和塊莖;葉扁平,寬2-5毫米,向頂部漸狹,具長葉鞘。葉狀苞片1-3枚,常長於花序,邊緣粗糙;長側枝聚繖花序短縮成頭狀,或有時具少數輻射枝,通常具1-6個小穗;小穗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銹褐色,長10-16毫米,寬4-8毫米,具多數花;鱗片膜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6-8毫米,褐色或深褐色,外面被稀少的柔毛,背面具一條稍寬的中肋,頂端或多或少缺刻狀撕裂,具芒;下位剛毛4-6條,上生倒刺,長為小堅果的1/2-2/3;雄蕊3,花葯線形,長約3毫米,藥隔稍突出於花葯頂端;花柱長,柱頭2。小堅果寬倒卵形,或倒卵形,扁,兩面稍凹,或稍凸,長3-3.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產地生境
生長環境
扁桿藨草生於河邊、溝邊、沼澤、湖邊、近水處。
分布範圍
分布於我國東北及華北、華東、西北,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經濟
莖葉可造紙、編織用。塊莖及根狀莖含澱粉可造酒;塊莖可代荊三棱供藥用。
藥用
扁桿藨草的塊莖可入藥,夏秋兩季採收,洗淨、曬乾;味苦,性平,有祛瘀通經,行氣消積的功效;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腹痛,胸腹脅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觀賞
此外,扁桿藨草還具有觀賞價值,可與睡蓮同植水邊,橫豎線條對比強烈,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