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龍作品典藏:寬容

房龍作品典藏:寬容

《寬容》是一部兩千年來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人類的進步,從始至終伴隨著思想領域的迫害與反迫害、對抗與融合。人類基於對生存的恐懼,由於種族、信仰、道德、風俗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集團,在思想領域更是壁壘林立,從而引發了宗教、種族、革命等方方面面的不寬容事件,造成了一幕幕人間慘劇。作者房龍從人本主義立場出發,揭示了千百年來人類精神上“不寬容”的根源,並樂觀展望,在知識和理性統治的時代,只要人類戰勝了自己的恐懼,寬容便會大行其道。 《寬容》包括無知的暴政、希臘人、束縛的降臨、神的晨光、囚禁、生活之純、宗教裁判所等內容,相信《寬容》能讓讀者欣賞到一個優美流暢的房龍,不走樣的房龍。

基本介紹

  • 書名:房龍作品典藏:寬容
  • 作者:房龍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頁數:321頁
  • 開本:32
  • 外文名:Tolerance
  • 譯者:李鮮紅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93943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寬容》是一本暢銷近百年的通俗歷史讀本,作者房龍以深厚的人文關照及倡導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類為尋求思想的權利所走過的艱辛歷程,勾勒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人類思想解放史。藉助於房龍極其著名的“寬容”之眼,讓我們重新發現和更深入地認識幾千年來政治、宗教、文化、社會的曲折發展歷史和人類尋求自身解放的漫長曆程。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無知的暴政
第二章 希臘人
第三章 束縛的降臨
第四章 神的晨光
第五章 囚禁
第六章 生活之純
第七章 宗教裁判所
第八章 艱難的求知
第九章 向印刷文字宣戰
第十章 一般曆書的寫法與本書的寫作
第十一章 文藝復興
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
第十三章 伊拉斯謨
第十四章 拉伯雷
第十五章 舊東西新招牌
第十六章 再洗禮教徒
第十七章 索齊尼一家
第十八章 蒙田
第十九章 阿米尼斯
第二十章 布魯諾
第二十一章 斯賓諾莎
第二十二章 新的天國
第二十三章 太陽國王
第二十四章 腓特烈大帝
第二十五章 伏爾泰
第二十六章 百科全書
第二十七章 革命的不寬容
第二十八章 萊辛
第二十九章 湯姆·佩恩
第三十章 最後一百年

文摘

第一章 無知的暴虐
公元527年,弗雷維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為東羅馬帝國的統治者。
這個塞爾維亞農夫(他老家在於斯屈布,即後來戰爭中爭奪激烈的鐵路樞紐所在之地)不喜歡書本知識。正是在他的命令之下,古雅典的哲學學派終被壓制,也正是他,關閉了唯一的一座埃及神廟,這座廟宇自從信仰新基督教的僧侶侵入尼羅河谷之後,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廟宇佇立在一個名叫菲萊的小島上,距離尼羅河第一大瀑布不遠。自有人類記載以來,這裡就成了朝拜伊希斯的聖地。不知為何,在非洲、希臘和羅馬的諸神都不幸銷聲匿跡之後,唯有這個女神還被供奉著。一直延續到六世紀,這裡都是理解古老神聖的象形文字的唯一場所,為數不多的牧師仍在這從事著在基奧普斯國土其他地方早已被遺忘的工作。
可如今,在一個被稱為“皇帝陛下”的大字不識的農夫的命令之下,神廟和毗鄰的學院都收歸帝國,神像和塑像統統被送到君士坦丁堡的博物館,牧師和象形文字書法家則被投人大牢。等他們當中的最後一個都死於飢餓和無人過問時,具有悠久傳統的象形文字便成為徹底失傳的藝術了。
真是令人痛惜。
要是查士丁尼(這個該死的傢伙)不做得那么絕,留下哪怕幾位古老的象形文字方面的專家,把他們放到類似文學的“諾亞方舟”里,那么,現在歷史學家的工作也不至於那么艱難了。我們現在雖能(多虧了天才的向波倫)再次拼寫出奇異的埃及文字,但想要理解它們傳遞給後代的內在信息,還是困難重重。
在古代社會的其他各民族中,情況也是如此。
那些蓄著古怪大鬍子的巴比倫人給我們留下裝滿宗教宣傳文獻的造磚場,當他們虔誠地疾呼“有誰能夠理解來自天國的神靈的忠告”時,他們心裡是怎樣想的呢?當他們經年累月地求神,竭盡全力地詮釋神的律法,並將神諭刻在他們最神聖城市的花崗岩石柱上時,他們內心深處對這些神靈是如何看待的呢?他們鼓勵牧師研究天國、探索陸地和海洋,是心胸寬闊之人,同時卻對違反宗教禮節的鄰居施以駭人聽聞的懲罰,而那所謂被違反的禮節,放在當今根本無人注意,最殘酷的劊子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直到最近我們才明白。
我們派探險隊到尼尼微,在西奈半島的沙漠裡挖掘並詮釋的楔形文字書簡足有幾英里長。我們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各個地方,都千方百計地尋找開啟神秘的智慧石屋前門的鑰匙。
接著,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突然發現,石屋的後門,其實一直洞開著,從那隨時都可以進入。
只是這扇小小的方便之門並不安在阿卡得③和孟菲斯的附近。
它隱藏在叢林深處,幾乎被異教徒寺廟的木柱遮蔽住了。
在尋找便於搶掠的對象時,我們的祖先遇到了他們所謂的“野人”或“野蠻人”。
兩者的相遇可不是件愉快的事。
這些可憐的異教徒,誤解了白人的意圖,長矛弓箭齊發,權當送給白人的見面禮。
造訪者也用大口徑手槍作為回敬。
自那以後,平心靜氣、不帶偏見地進行思想交流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野蠻人一律被描繪成一群骯髒懶惰、一無是處的遊手好閒者,所受的一切,都是應得的報應。
到了十八世紀,這種觀念起了變化。讓·雅克·盧梭開始用感傷的淚水思考這個世界,為其思想所深深感動的同時代的許多人,也紛紛掏出手絹,加入到流淚的行列。 這些人最喜歡談及的話題之一,便是愚昧無知的異教徒。在他們筆下(儘管他們從未見過一個異教徒),那些異教徒不幸蒙受不虞之苦,代表了人類的各種美德,而這些美德,已在三千年腐朽的文明體制下喪失殆盡。
如今,至少在這個特殊的調查領域裡我們更明白一些了。
研究原始人就像研究高度馴化的家畜,通常來說,兩者並無多大區別。
基本上,我們的辛勞總能帶來回報。要不是承蒙上帝的恩典,野蠻人就是在惡劣環境中的我們。通過對野蠻人的仔細研究,我們漸漸了解了尼羅河谷和美索不達米亞半島的早期社會;對其全面研究之後,我們對隱藏在人類社會五千年來風俗習慣的薄殼下奇特而又隱秘的天性有了一個粗略的了解。
對野蠻人的研究並不總是能為我們的自尊增添亮色。相反,當我們認識到自己已經擺脫了那樣的環境,慶幸於已取得的許多成就時,這些研究只會給予我們新的勇氣繼續進行手中的工作,如果要說還有什麼別的,那就是對沒跟上步伐的遠親多了一點寬容。
這本書不是人類學手冊。
而是一本獻給寬容的書。
可寬容是一個很寬泛的主題。
P1-4

序言

有一處“蒙昧山谷”,安靜而平和;生活於此,人們自感幸福。
有“永恆之山”,往東南西北綿亘延伸。
有“知識的小溪”,沿古老深邃的溪谷緩緩流淌。
它源自“昔日之荒山”。
匯於“未來之澤地”。
雖不如江河一般,水流滾滾,可對於村民們低微的需求,倒也顯得綽綽有餘。
夜晚,飲畢牲口,盛滿水缸,村民們便心滿意足地坐下來享受生活的樂趣。
此刻,“智慧的老者”顯身了,此前,他們在陰涼的角落裡對著古書上神秘的篇章已冥思苦想了一整天。
他們對孫輩們嘟噥著,話語稀奇古怪的,孩子們卻不以為然,心裡更惦記從遠方撿來的那些漂亮的小石子。
老者嘟噥的那些東西,往往令人費解。
但,它們源自一千年前的一個已被人遺忘的部族,因此顯得神聖。
在這處“蒙昧山谷”里,古老的東西總是備受尊敬,但凡誰敢反對祖先的智慧,定會受到正派人的冷遇。
於是,他們都信守那份寧靜。
然而,恐懼總是與他們形影相隨。萬一有一天公共園子中每人應得的果實份額沒有了,他們該怎么辦呢?
在小鎮的狹窄街巷裡,黑夜中可以隱隱約約地聽到一些傳聞,傳聞都是指向那些膽敢提出異議的男男女女。
這些人後來竟出走了,並一去未歸。
其中有幾個,還曾試圖攀越那高得能遮天避目的石崖。
他們的累累白骨,最終橫列在石崖腳下。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
生活在這處安靜平和的“蒙昧山谷”里,人們自感幸福。
從黑暗中爬來一個人。
手指甲早已磨得破碎。
腳上纏繞著碎布片,由於長途跋涉,布已被傷口的血染紅。
他蹣跚前行,敲響了離他最近的一間茅屋的門。
跟著他便昏了過去。在一片驚恐中,人們借著搖曳的燭光把他抬上一張吊床。
第二天清晨,整個村的人都知道他回來了。
他的周圍,站著一些鄰居,搖頭嘆息。他們早明白會有如此的結局。
對於那些膽敢離開山谷的人,等待的只有慘敗與認罪。
在村子的一頭,“智慧的老者”也搖著頭,嘴裡低聲地吐出一些惡狠狠的詞句。
他們並非想那么殘忍,但律法不可抗拒。他拂逆了他們的意願,犯了彌天大罪。
一旦傷見好,他就得接受審判。
“智慧的老者”也想寬大為懷。
他們沒有忘記他母親那雙因哀求和恥辱而變得陌生的眼睛,也記得他父親三十年前在沙漠裡走失的悲劇。
不過,律法終究是律法,違背不得。
“智慧的老者”負責執行。
“智慧的老者”把這個逃亡者帶到集市,人們跟著圍攏過來,規規矩矩的,不敢出聲。
由於饑渴交加,他身體仍很虛弱,老者於是叫他坐下。
他不坐。 他們命令他不要出聲。
可他偏要張口。
他背對老者,眼睛搜尋著那些不久之前還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聽聽我說,”他懇求道:“聽聽我說,並為之歡呼吧!我剛從山的那邊回來,腳踏的是新鮮的土地,手觸的是其他的族群,眼看的是奇妙的景象。
孩提時代,我的世界只囿於父親的園子,東南西北的疆界,早在創世的時候就定下來了。只要我問到疆界那邊會有什麼,人們就不停地搖著頭,默不作聲。我要是追問不止,他們就把我帶到山崖邊,讓我看那些嶙嶙白骨——都是一些膽敢蔑視神靈的人的結局。
‘這是謊言!神靈喜歡勇敢的人!’我大叫道。‘智慧的老者,於是向我走來宣讀他們的聖書。他們說,天地萬物的命運已由律法所決定。山谷為我們所有,歸我們掌管,野獸、花朵、果實和魚蝦,也歸我們所有,由我們支配,但山歸神靈,山之外的一切我們要等到‘時間的終結,才能知道。
他們對我如此這番說,但都是謊言,就像欺騙了你們那樣欺騙了我。
山那邊有肥沃的牧場,牧草也同樣豐茂。有男男女女和我們的親人,還有歷經上千年勞作成就的富麗堂皇的城鎮。
那條通往更美好家園的大道我已經找到了,幸福生活的曙光也近在眼前。跟我走吧,我會帶你們奔向那裡。神的微笑不只眷顧這兒,也在其它地方。”
他剛打住,人群里頓時響起一陣可怖的喊叫。
“褻瀆!”“智慧的老者”氣急敗壞地大喊:“他是在褻瀆神靈!給他應有的懲罰吧!這個瘋子,膽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應當被處死!”
說完,他們舉起了沉重的石塊,處死了他。
屍體被扔到了山崖腳下,藉以警告那些敢於質疑祖先智慧者。
不久後,一場特大幹旱降臨。“知識的小溪”枯竭了,牲畜乾渴而死,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蒙昧山谷”面臨饑荒。“智慧的老者”並未心灰意冷。他們預言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至少聖書篇章里是這樣說的。
況且,他們自己只需要一點食物就夠了,畢竟已風燭殘年。
冬天來臨了,村里荒無人煙。半數以上的人由於饑饉已經離開人世。倖存的人,把活著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山那邊,但是律法卻說:“不行!”這可違背不得。
暴亂在一天夜裡發生。絕望使那些因恐懼而沉默的人們有了抗爭的勇氣。“智慧的老者”被推搡到一旁,嘴裡抱怨自己的命運不濟,哀嘆晚輩們的忘恩負義。無力地抗議著,不過,當村子裡最後一輛馬車就要駛出時,他們擋住了車夫,迫使他把他們也帶走。
奔向陌生世界的旅程開始了。
此時,離那個逃亡者爬回來的那天,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因而,要找到他曾標出的通往山外的道路,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成千上萬的人由於饑渴交加而死後,人們才找到第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標。
路標找到之後,旅程中的磨難就少了許多了。
那個細心的開拓者在茂密的林子裡和荒無邊際的山石中標出了一條清晰的小道。沿著它,人們且行且歇地來到了新世界的綠色牧場。
沉默中,人們相視無言。
“現在看來,他是對的,”人們說道:“他對了,‘智慧的老者’錯了。”
“他講的是真話,‘智慧的老者’撒了謊……”
“他的屍骨還散落在山崖下,在慢慢腐爛,‘智慧的老者’卻坐在我們的車上,哼唱著古代詩詞……”
“他挽救了我們,我們反倒殺死了他。”
“對於他的死,我們的確很難過,但是,假如當時我們知道的話,我們當然就會……”
而後,人們卸下馬和牛的挽具,把奶牛和山羊趕進牧場,建造房屋,開墾荒地,從此好長時間都過著幸福的生活。
幾年以後,人們修建了一座華宇,作為‘英明老人’的長眠之處,並準備把那位勇敢的開拓者的遺骨埋在裡面。
莊嚴肅穆的隊伍向早已荒蕪的山谷行進,但當人們到達開拓者的遺骨撒落之地時,卻什麼也沒發現。飢餓的豺狗早己把他的屍首拖人了洞穴。
於是,人們把一塊小小的石碑豎立在他足跡的盡頭(那裡現在已是一條大道),石碑上刻著開拓者的英名。正是他,敢於第一個站出來反抗由於矇昧無知而導致的黑暗和恐怖,從而使他的人民走向自由天地成為可能。碑上還刻明,此石碑是由前來感恩的後代所立。
這樣的悲劇,過去發生過,現在還在發生,將來(我們希望)不要再發生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