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房產反暴利
- 外文名:無
- 結果:眾多開發商就四處喊冤
- 發布者:發改委
簡介,開發商回應,媒體評論,房地產反暴利要有明確指向,該為遲到的“房產反暴利”高興嗎,
簡介
中國房地產調控再次加碼,不僅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即將實施,發改委同時亦在研究對商品住房領域實施反暴利規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司長許昆林透露,發改委正在研究在商品住房領域實施反暴利規定,嚴厲打擊不法房地產開發商牟取暴利的行為,以使商品房價格能夠保持在合理水平。反暴利,對於公眾而言當然是一件大喜事,若真能兌現,對於抑制高房價無疑會產生積極的作用。但是,有關部門並沒有具體說明房地產的暴利存在於哪些方面,沒有給出明確的反房地產暴利指向,將採取哪些措施來反暴利。這則報導很快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也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除少數房地產商喊“冤”外,絕大多數表示支持。
開發商回應
開發商集體微博喊冤
此訊息一出,眾多開發商就四處喊冤,稱房地產並不存在暴利,他們是蒙了天大的冤。
媒體評論
房地產反暴利要有明確指向
房產反暴
在房地產大亨們的如此呼籲下,這場反房地產暴利的戰鬥還進行得下去嗎?
其實,房地產業存在暴利,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單從這些年來各方發布的各種內地富豪榜來看,產生富豪最多的行業就是房地產業,今年的胡潤財富報告就顯示,中國內地千萬富豪達96萬人,有超過1/3的富豪選擇房地產投資及其開發。資本的天性肯定是逐利,追求利潤最大化,如果房地產行業沒有誘人的利潤,怎么會吸引和造就這么多的富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儘管房地產大亨們喊冤叫屈,但對商品住房領域實施反暴利的舉措,贏得了廣大公眾的一致擁護。
確定房地產反暴利的指向也不難,那些方面是構成暴利的主要因素,就劍指何方。據業內人士稱:商品房的成本構成主要有這幾部分:土地、建安費用、政府的各項稅費。專家們算了一筆賬:刨除“40%多”的土地加稅費成本,再減去建安費用,開發商起碼還有30%的純利潤。實際上,現實中很多房產開發利潤遠遠不止30%。一位在珠三角和廣西、雲南多年從事樓盤開發的房地產開發商坦言:“樓盤開發成本只占房價20%,開發商能夠拿到其中40%的利潤,餘下約40%的利潤全部被相關職能部門‘層層消化’掉了。”
可見,明確房地產領域反暴利指向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因為這是一個多方利益的博弈。說白一點,當下,房地產業是許多地方的支柱產業,土地財政可是最有“搞頭”的一塊肥肉。要反房地產暴利,就首先要公開房地產的土地成本、行政稅費,以及地產商的利潤率等,這是難度極大的一件事,但如果情況不明,光是決心大,肯定是不能把反暴利的戰鬥進行下去的。
總之,反房地產暴利,必須首先公開真實客觀的房產開發成本,確定目標指向,否則,就難免會“雷聲大,雨點小”或“乾打雷,不下雨”。從這個意義上講,目前,房地產領域的反暴利還亟待破題。
該為遲到的“房產反暴利”高興嗎
廣大民眾反對房地產暴利的呼聲,已經響了多年,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主管部門的發改委,現在才“研究”實施反暴利規定,是不是有些晚了?
吃“房”族是絕對否認暴利的。他們能搬出五花八門的“理由”,否認暴利的存在。但老百姓卻有自己的理解,這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科技難題,而只是一種最本能、最直接的感覺。房價離譜地一個勁狂飆 ,開發商一批批地暴富,加上“磚家”那類“畢業5 年沒有4000萬就別來見面”的瘋話,讓百姓不信房地產暴利都難!
當然,暴利,不只是普通民眾的“原始感覺”,也得到了眾多明白領導人的“理性認同”。近年來,不止一位省市主要領導對此明確發表看法,北京市一位領導的“二成論”就是一個實例。去年兩會期間,這位領導指出,房子的建設成本每平方米不過3000元,包括水泥、鋼筋 及工人工資等,不到房價的二成。而2009年北京商品房的均價是1.7萬元/平方米。
暴利,不只是“局外人”的“主觀揣測”,也得到了部分“圈內人”的“實際認可。記得早在兩三年前,南方某大城市就有建築商透露:他所承建的商品房每平方米銷售價是幾千元,而實際建築成本也就六七百元,建築公司獲得的利潤不高,絕大部分都讓開發商拿去了。儘管眾多開發商都在否認暴利,但也有敢說實話的。去年一位知名開發商的“心驚肉跳論”就惹起不小爭議“誰都知道,暴殄天物的後果是災難性的,甚至有可能讓整個行業斷子絕孫。在2006年與2007年,中國 房地產業也出現了過熱,暴利的誘惑極大地透支了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與住房夢,我曾用過一個詞叫‘心驚肉跳’。現在,我更有了暴殄天物的感覺,這是一個行業的大忌。”
暴利,不只是“感覺”、“揣測”,也有眾多事實從不同角度做出佐證。近年來,中國進入不同“富豪榜”的人,相當大比例來自房地產業,這說明什麼?千軍萬馬爭先恐後進軍房地產,甚至一些知名大企業不惜拋開“看家”主業轉而投巨資爭“地王”、“蓋房子”,這說明什麼?境外熱錢千方百計往中國“擠”,最“有興趣”的也是房地產,這又說明什麼?難道他們都神智迷亂地在瘋狂追逐微利?
稍有經濟常識的人,都能看出房地產中蘊含的超肥“油水”,並力所能及地做出了各種反應,國家的重要主管部門怎么偏偏如此“遲鈍”呢?當然“遲鈍”的也不只是發改委。如果這些部門能像普通老百姓那樣敏感“反應”,如果這些部門能在商品房市場開放初期就建立起成本、利潤和價格等監管制度,如果這些部門能在2003年與新房改方案實施同步推出反暴利措施,如果這些部門在2005年中央首次提出“控制房價過快上漲”時就下狠手打擊牟取暴利的不法行為,如果……如果……中國的房地產市場 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嗎?雖然歷史是不容“如果”的,但經歷可以仔細反思,教訓必須認真記取。
利益,羈絆改革深入;利益,綁架政策制定。專家的這一“描述”,很不中聽,卻被越來越多的事實所驗證。儘管可以為不作為、遲作為、亂作為,找出無數條客觀原因,但漠視廣大民眾的疾苦與呼聲這一主觀因素,“這些部門”是難以推掉的。顯然,“維持現狀”對某些群體大有益處。
等“先知先覺者”們都賺得盆滿缽溢時才出台“嚴打”舉措,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多年盛行的行事程式,一種官商“配合”的默契。於是掌握各種特殊資源群體利用政策“真空”、採用各種手段搶先謀求暴利之風就越刮越盛,把本不成熟的市場攪得越來越亂。而像房地產這樣超級瘋狂、超強頑固、超長時間失控的,還真不多見,也許因為這是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塊“蛋糕 ”吧。當然,存在這種現象的不僅僅是房地產。
如果是真反暴利,就該來個“歷史追溯”,讓形形色色“食利者”們把近年來所有不該得的利潤全都“退”回來、不該“吃”的“油水”全都“吐”出來。用追繳的巨額“不義之財”,填補保障房建設的巨大“欠賬”。此外,也別怪開發商們“喊冤”,因為從中大口“吃肉食羹”的,的確不光是他們。只對開發商一家“開鍘”,剜不淨暴利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