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為子搬遷
- 外文名:Away We Go
- 其它譯名:尋找安樂窩、房事告急、尋找快樂窩、這就上路
- 出品時間:2009年
- 製片地區:美國、英國
- 導演:薩姆·門德斯
- 編劇:戴夫·艾格斯、凡黛拉·維達
- 類型:喜劇、家庭
- 主演:約翰·卡拉辛斯基,瑪婭·魯道夫,卡門·艾喬戈,凱瑟琳·歐哈拉,傑夫·丹尼爾斯
- 片長:98分鐘
- 上映時間:2009年6月5日
- 分級:R
- 對白語言:英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1176740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一對恩愛的夫妻伯特·法蘭德(約翰·卡拉辛斯基飾)和維羅納·德·泰桑特(瑪婭·魯道夫飾)終於經過了浪漫的二人時期後,他們非常想擁有自己的愛情結晶——孩子。於是,這對三十幾歲的夫婦開始了自己有條不紊的“造人”計畫。但在他們的心目中,目前居住的鄉野地方絕對不適合他們的寶寶。於是,兩人在準母親維羅納已經有孕數月的情況下,開始了“為子搬遷”的工程。他們先是想到了伯特的家人,於是兩人驅車來到美麗的科羅拉多州,希望自己的小家能和老人家們一起安定在這裡。並能為未來的小生命打造一個穩定美好的生活環境。然而,不巧的是,老人家們居然也要遷居他處。
這對年輕的父母自然還要繼續他們的尋親探友之路。接下來,兩人拖著沉重的身體,但卻充滿期待的心情,開始了橫穿美國大陸的漫漫旅程:汽車、火車、輪船、飛機,他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溫馨故事,看到了種種親情洋溢的場面。
最終,兩人在這個“為子搬遷”的旅程中終於發現了一個人生真諦。在哪裡定居不重要,在哪裡撫養未來的希望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親親愛愛,共同分擔,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伯特·法蘭德 | 約翰·卡拉辛斯基 | ---- |
維羅納·德·泰桑特 | 瑪婭·魯道夫 | ---- |
傑瑞·法蘭德 | 傑夫·丹尼爾斯 | ---- |
格雷斯·德·特莎特 | 卡門·艾喬戈 | ---- |
格洛里亞·法蘭德 | 凱瑟琳·歐·哈拉 | ---- |
莉莉 | 艾莉森·珍妮 | ---- |
洛厄爾 | 吉姆·加菲根 | ---- |
阿什利 | Samantha Pryor | ---- |
泰勒 | Conor Carroll | ---- |
LN | 瑪吉·吉倫哈爾 | ---- |
羅德里克 | 喬什·漢彌爾頓 | ---- |
沃菲 | Bailey Harkins | ---- |
Baby Neptune | Brendan Spitz | ---- |
Baby Neptune | Jaden Spitz | ---- |
Tom Garnett | 克里斯·梅西納 | ---- |
Munch Garnett | 梅蘭妮·林斯基 | ---- |
James | Colton Parsons | ---- |
Katya | Katherine Vaskevich | ---- |
Ibrahim | Jerome Stephens Jr. | ---- |
Cammie | Brianna Eunmi Kim | ---- |
Courtney Farlander | 保羅·施耐德 | ---- |
Annabelle | Isabelle Moon Alexander | ---- |
Professor Ruby | Finnerty Steeves | ---- |
Performance Mom | Stephanie Kurtzuba | ---- |
Beckett | Pete Wiggins | ---- |
Gwen | Audrey Amey | ---- |
Dana | Shirley Roeca | ---- |
Carrie | Tory Wood | ---- |
Dancer Guy #1 | Michael Breckley | ---- |
Dancer Guy #2 | Steve Lai | ---- |
Dancer Guy #3 | Randy Lee | ---- |
Dancer Guy #4 | Duane Sequira | ---- |
Dancer Girl #1 | Vivien Eng | ---- |
Dancer Girl #2 | Leah O'Donnell | ---- |
Valet | Hector Flores | ---- |
Star-Spangled Banner Singe | Alexandra Grace Henderson | ---- |
Army Sergeant | Samuel Wilson | ---- |
Tourist | 安東尼·科雷亞 | ---- |
SoBe Couple | Paul Aldane'e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Richard Anderson | ---- |
Pedestrain | 史蒂夫·安托努奇 | ---- |
Resort patron | Stan Babola | ---- |
Bartender at the Strip Club | Olivia Baseman | ---- |
Gentlemen's Club patron | Gail Bugeja | ---- |
Hotel Waiter | Bobby Burkey | ---- |
Greyhound Track Gambler | Douglas L. Cook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Brenton Covington | ---- |
French-Canadian Taxi Driver | François Duhamel | ---- |
Bus station patron | Maritza Fernandez | ---- |
Race Track Patron | JaMarlin Fowler | ---- |
Mom | Teri Frost | ---- |
College Student | Sari Gagnon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Ed Gary | ---- |
Dog Track Gambler | Marcus A. Huey | ---- |
Vietnam veteran in wheel chair | Bob Huff | ---- |
Track Owner | Greg Joseph | ---- |
Resort Patron | Dave McIlreath | ---- |
Resort Patron | Lisa Minzey | ---- |
Resort Patron | Brooke Murray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Ryan Patrick | ---- |
Resort Patron | Nathan Stipes | ---- |
Protester | 克里斯·威納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Melissa Wiehl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Nic Bartlett | ---- |
Airline Passenger | Angela Bryan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Steve Chavosky | ---- |
Resort Patron | George I. Cortright | ---- |
Train Passenger | Kimberly Dorsey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Rob Douglas | ---- |
Resort Patron | Rob Edwards | ---- |
Dog Track Gambler | Chris Irizarry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Joshua Lyle Johnson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Jason H. Karniol | ---- |
Track Parton | Kody Klein | ---- |
Bar Patron | Dave LaBrucherie | ---- |
Resort Patron | Michael Ortiz | ---- |
Pedestrian | Chris Shaw | ---- |
Race Track Fan | David Sotelo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布景師 |
---|---|---|---|---|---|---|---|---|---|---|---|---|
皮帕·哈里斯 薩姆·門德斯 皮特·薩拉夫 Edward Saxon Marc Turtletaub Corinne Golden Weber Mari-Jo Winkler | 薩姆·門德斯 | Timothy Bird David Catalano Scott Foster Keith Jones Matthew Mason Jennifer Truelove | 戴夫·艾格斯 凡黛拉·維達 | 艾倫·庫拉斯 | Alexi Murdoch | Sarah Flack | 艾倫·劉易斯 Lori Wyman 黛布拉·贊恩 | 傑西·岡作 | Henry Dunn Rosa Palomo | 約翰·A·杜恩 | Dennis Berardi Eric J. Robertson | Lydia Marks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演員介紹
- 伯特·法蘭德演員:約翰·卡拉辛斯基三十幾歲,維羅納·德·泰桑特的丈夫,科羅拉多州人,和妻子生活在鄉野地方。他和妻子經過了浪漫的二人時期,非常想擁有自己的孩子,而且於想要給寶寶一個穩定美好的生活環境。
- 維羅納·德·泰桑特演員:瑪婭·魯道夫三十幾歲,伯特·法蘭德的妻子,準媽媽。她和丈夫為了給未來的小生命打造穩定美好的生活環境,在她已經有孕數月的情況下,開始了“為子搬遷”的工程。他們拖著沉重的身體,但卻充滿期待的心情,開始了橫穿美國大陸的漫漫旅程。
註明:該片為公路片,主要角色較少,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類型:原聲碟 創作者:Alexi Murdoch 發行時間:2009年6月23日 參考資料: |
幕後花絮
- 影片是導演薩姆·門德斯第一次把自己電影的劇本交給別人寫,同時也是戴夫·艾格斯和凡黛拉·維達夫婦倆第一次合作為電影寫劇本。
- 該片是第一部參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環保活動中的綠色電影。
- 為了環保,劇組使用了大量的可以回收的塑膠袋和易拉罐,此舉使垃圾數量減少了一半。而且劇組沒有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而是用可以反覆使用的瓷器餐具代替,所有車輛都不使用汽油做燃料。
- 托妮·科萊特因為檔期的原因放棄參演該片,瑪吉·吉倫哈爾接替了她的角色。
- 在《為子搬遷》之前,影片用過兩個其他的名字:《就是這裡》(This Must Be the Place)和《遙遠的地方》(Falanders)。
- 為了表達真實,劇組輾轉了大半個美國進行實地取景。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
2009年8月9日 | 第11屆青少年選擇獎 | 最佳夏日電影-愛情類 | 《為子搬遷》 | 提名 |
2009年12月21日 | 第6屆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女主角 | 瑪婭·魯道夫 | 提名 |
最佳喜劇片 | 《為子搬遷》 | |||
2009年12月20日 | 第8屆尤他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女主角 | 瑪婭·魯道夫 | 提名 |
製作發行
製作單位 | Big Beach影業、ESP、Neal Street |
---|---|
發行單位 | 焦點電影、環球影業(美國);A-Film(荷蘭);BIM(義大利);E1娛樂(英國);Hollywood Classic(捷克);Mars影業(法國);山水國際(中國台灣);SF(瑞典);Tobis影業(德國);UIP(阿根廷);Ascot Elite(瑞士);FS影業(芬蘭);Odeon(希臘);Prorom傳媒(羅馬尼亞)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
美國 | 2009年6月5日(首映) | 加拿大 | 2009年6月12日(限定) |
英國 | 2009年6月17日(愛丁堡電影節) | 希臘 | 2009年6月25日 |
美國 | 2009年6月26日 | 捷克 | 2009年7月9日(卡羅維發利電影節) |
丹麥 | 2009年7月10日 | 捷克 | 2009年7月30日 |
波蘭 | 2009年8月2日(兩岸電影藝術節) | 以色列 | 2009年8月6日 |
荷蘭 | 2009年8月13日 | 中國香港 | 2009年9月10日 |
英國 | 2009年9月18日 | 比利時 | 2009年9月23日 |
巴西 | 2009年9月25日(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 | ||
德國 | 2009年9月(漢堡電影節) | 挪威 | 2009年10月2日 |
芬蘭 | 2009年10月2日 | 德國 | 2009年10月15日 |
巴西 | 2009年10月23日(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 羅馬尼亞 | 2009年10月30日 |
法國 | 2009年11月4日 | 阿根廷 | 2009年11月7日(馬塔布拉塔電影節) |
紐西蘭 | 2009年11月12日 | 墨西哥 | 2009年11月20日 |
西班牙 | 2009年11月20日 | 瑞典 | 2009年11月27日 |
澳大利亞 | 2009年12月10日 | 匈牙利 | 2009年12月24日 |
韓國 | 2010年2月4日 | 巴西 | 2010年2月15日(DVD發行) |
土耳其 | 2010年3月26日 | 葡萄牙 | 2010年4月1日 |
阿根廷 | 2010年4月14日(DVD發行) | 新加坡 | 2010年5月6日 |
斯洛維尼亞 | 2010年6月2日 | 巴拿馬 | 2010年7月2日 |
義大利 | 2010年12月17日 |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
影片評價
薩姆·門德斯的招牌依舊是這部影片的最大看點。就電影本身而言,這部電影,完全說明了導演本身對這個真情故事的真切喜愛和獨到眼光。這樣一部溫馨而又求上進的影片,是極其鼓舞北美人勢氣和打動人心靈的。(新浪娛樂評)
試圖用藝術和人性來解釋一對異想天開的情侶,場所推移卻不見人內心的變化,除了常見的自戀之外再無可取之處。薩姆·門德斯試圖在嘗試開闢新的試驗田,可惜對江郎才盡的他而言,這也不過是一片鹽鹼地而已。縱使男女主角的演技生機勃勃、毋庸置疑,劇本的生澀與導演的不作為仍足以毀滅一切。(新浪娛樂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