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鏜

戴鏜(生卒年不詳),江西南康府建昌縣人,歲貢生。萬曆十八年(1590)至二十三年(1595)春任壽寧縣知縣。任內“奸尻屏息,庫藏充實”,修建關隘、保境安民,留心民瘼、政績斐然,深受百姓擁戴。

簡介,為官,四知自警 垂範千古,智破疑案 除惡安良,

簡介

崇禎七年(1634),馮夢龍到壽寧任知縣,因敬佩戴鏜,在縣衙修建了“戴清亭”,並附詩一首云:“縣在翠微處,浮家似錦棚。三峰南入幕,萬樹北遮城。地僻人難到,山多雲易生。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這首詩實際上也是馮夢龍的自我表白,希望自己也能像戴鏜一樣,做一個清明廉潔的良吏。

為官

四知自警 垂範千古

戴鏜在壽寧知縣任上,清正廉潔。為時刻警示自己做個廉潔的官吏,他在衙門內設定“四知堂”。四知堂的典故源於東漢名士楊震,楊震任東萊太守時,有下級官員夜訪送金,說:天黑無人知道。楊震斥責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說無人知道呢?戴鏜以“四知”自警,不受他人一針一線。

智破疑案 除惡安良

戴鏜一心為民,清正端平,斷案如神。一天,戴鏜接到民人毛榮、毛華的訴狀,說他們的妻子去摘棉後不見了,人證只有跟著妻子去摘棉的兩個連話都說不全的孩子,物證就是在離棉花地不遠的河邊找到的、兩塊被咬過一口的燒餅和孩子手中的一塊燒餅。戴鏜仔細查看後,發現河邊找到的燒餅與孩子手中的有所不同,這兩塊燒餅中間還有一層黑黃色的東西。經詢問仵作,得知是草烏頭,有劇毒,但有解藥。據此,戴鏜推斷這是一起下毒拐賣婦女案,如果找出燒餅的來源,就能查找到真兇。
戴鏜出身貧苦,小時候放過豬,知道豬的嗅覺特別靈敏。他思忖再三,拿來那幾塊燒餅讓他自己所養的一頭白花豬聞了聞,然後趕豬出門。白花豬出門後,循著氣味果然找到了製作燒餅的店鋪。順藤摸瓜,幾經周折,終於在南平將案犯王際明和趙成讓緝拿歸案,案件真相得以大白。
按照《大明律·略人略賣人》,拐賣人口最重也就是判杖一百,流三千里,如何讓惡人得到應有的懲罰,熟知法律條文的戴鏜,援引《大明律·刑律·人命·造畜蠱毒殺人》判處罪犯王際明和趙成讓死刑,又處罰了像燒餅鋪老闆周林一類貪圖小利之人。其判詞如下:
審得王際明、趙成讓賣良為娼,喪盡天良,只圖苟利肥家,不顧名節掃地。路經壽寧,欺婦野處,計獻餅食幼童,遂賺二婦入圈,舟載洪塘,勒為賤妓。鰥人之夫,孤人之子,不知片餅留痕,靈豬可識,究出周林餅鋪,毒餅有自。
大凡貞潔烈婦,一入奸販之手,則天南地北,任其所之,即為生死榮辱之關,豈思珠還鏡合?憲司神威,拔二婦於火海。合將贓銀給付寧家,令夫妻聚首,母子團圓。
王趙二人,以毒入餅,賺人誤食,合依用毒藥殺人者律,予以大辟。周林明知有毒,為人制餅,應為知情,與犯人同罪,惟不知毒餅何用,予以滿杖(杖一百),以儆效尤。
由此判詞可見戴鏜辦案嚴明,合法合理合情;其清正為民、關心民瘼的作為亦可見一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