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地貌
戴莊村地處“江蘇省句容茅山有機農業示範區”,人口3052,水田4000多畝,崗坡旱地8000畝。實施建設的白沙自然村有98戶農家,綜合水平處在天王鎮各自然村中下游位置。同時該自然村在九龍山風景、核心地帶,建設好新村莊對於配套九龍山風景區開發有著積極的前景。新農村建設規劃先行,天王鎮率先聘請市規劃局對戴莊村示範點進行了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按照“適度集聚、節約用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科學合理確定農村居民點的布局和數量,積極穩妥地推進“三集中”建設,形成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配套完善、環境優美、協調發展的新農村發展格局。 民眾參與是戴莊村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的重要舉措。村兩委會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和座談會,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做到家喻戶曉,收到合理建議上百條;同時組織農民外出參觀新農村建設先進村,開闊眼界,取人之長。村民秦朝龍主動讓出0.1畝田,為村里修路,打開了村路的“腸梗阻”;戴國良是示範村裡的長輩人,有很好的威信,他主動出來協調各種矛盾,用他的話說:新農村建設是為子孫後代造福,這個工作我們做得值。村民桂其發住在白沙村村前塘旁邊,整理村前塘需要他拆遷兩間附房,挖移10多棵名貴樹木,得知這一情況後,他二話沒說,主動拆除障礙物和樹木,確保挖塘清淤工作正常進行。據介紹,白沙示範點村在新農村建設中,絕大多數村民積極參與。 突出重點,營造特色是戴莊村新農村建設的主攻方向。戴莊村把農民增收放在新農村建設的突出位置和關鍵環節來抓,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原來的基礎上,新發展有機桃300畝,有機稻600畝,新品茶100畝,並不斷加大投入,利用5年時間,把戴莊村建設成為一個有機農業村,有機農業面積達7000畝。到2007年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2010年達10000元。他們將依託鎮江地區農科所為技術保障,以“有機農業合作社”為基礎,不斷提高農民科技種植水平和闖蕩市場的能力,使農民從特色農業中得更多的收益。強化環境整治,重點投入老村莊改造。根據村莊區域規劃,已先行對白沙村村前塘、白沙塘、村西塘進行清淤整治,露天糞池整理、排污溝、村莊環行路硬化、舊房出新等工作緊張進行中。以九龍山風景旅遊開發為契機,建設“農家樂”村落,吸引遊客到“農家樂”來“吃農家飯、住農家店、乾農家活、享農家樂”。具體建設項目有:蔬菜園戶:種植有蔬菜、瓜果、農作物、花草等,可以利用院內空間立體種植,不僅讓人有視覺感,還做到科學用地,遊客來此可選擇品嘗新鮮蔬菜,還可體驗種植樂趣。果樹園戶:培建有當地常見的果樹品種的種植戶,在果樹上掛牌,注名果樹特性、營養價值等,讓遊客採摘自如,寓情于樂。魚塘垂釣戶:選擇有承包漁塘戶,供遊人垂釣於野,別有一番風味。農家旅館:可清居幾日,體驗山野之清淨。
相傳
相傳戴莊村原名叫趙戴李莊,因此村原有趙姓,至今村西南尚有趙家廟和趙家遺址。在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戴九思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後有李明範由益都遷此。趙戴李三姓建村,故名“趙戴李”村。後因趙姓遷往趙莊,當時戴姓家業富足,即改名“戴莊”。
戴莊行政村位於山東省臨清市金郝莊鎮西北部,距鎮政府5公里,東與夏莊村為鄰,北與夏津縣交界,西與松林鎮王公莊村接壤,南與劉公莊村相連。該村地處魯西北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以沙壤土為主。東西最大距離2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公里,境內有1條瀝青路與村內街道相連線,交通便利。利民渠流經本村,長度2公里,全村轄區總面積263公頃,村莊建成區面積17公頃。全村姓氏有李、張、戴等共5個姓氏,其中李姓氏人口最多。
藎園
三百多年前,這裡原是明末清初畫家戴鑒(號石坪)的私人莊園,清初賣給官員李澍後,改名“藎園”。 戴莊,對濟寧人來說是個有著特殊文化意象的辭彙。往往在與人拌嘴時,會時不常提到這個字眼。以至於連通往戴莊的3路公車,也成了一種被人誤解的交通工具。 其實,連3路公車的站牌都是不對的,因為以訛傳訛,大家都寫成了“岱”莊。“藎園” 內設假山、涼亭、水榭、曲橋、池塘等,主體建築水榭為歇山式,飛檐、五楹,亭為六角,攢尖頂,水上有小橋相接,東臨假山,三面環水,曾有“塵世蓬瀛”之雅稱,為濟寧八大名園之冠。
戴莊天主教堂
一百多年前,這裡是一個天主教堂,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據說,寫信只要寫上“中國戴莊”就可以準確無誤的投遞到這裡。 在國際國內享有盛名的醫學分析學博士趙恩理先生就誕生在這裡。現在,是一家精神病防治院。1883年,奧地利聖言會傳教士福若瑟神甫來到濟寧,在戴莊創立聖言會在中國的第一所修道院。1897年巨野教案發生後,清政府簽訂了“中德膠奧租界條約”,戴莊天主教堂即為清政府賠款建成。1909年,李澍後裔將藎園賣給聖言會,從此便為天主教所用。1911年建成哥德式大教堂,座西朝東,灰磚外牆,內部裝飾華麗。包括男、女修道院、神甫樓、鐘樓、中國小以及“聖林”(傳教士墓地)等。
整個建築占地四百餘畝,樓堂房舍一千餘間,布局分東、西兩院,聖堂居中樞,其餘建築羅列四周,大部分建築保存完好。
聖堂和修道院
聖堂是教堂的主體建築,也是宗教活動的中心場所,為哥德式建築風格,宏偉莊重,共30間,內18根通天石柱支撐,灰瓦覆頂,現存一方“宣統三年五月”(1911年)石刻,當為此堂的建築年代,2001年由天主教會出資維修一新。修道院位於聖堂之西,哥德式建築,二層,內設走廊,共85間;神甫樓位於聖堂北鄰,紅瓦覆頂;主教辦公室在神甫樓西側,前設走廊,門兩側鑲嵌石刻二方,西為德文,東為中文,建於光緒年間,修女樓位於聖堂東側,為硬山式建築,共125間;另有其他附屬設施如宿舍、病房、鐘樓、學校等。教堂北部是十餘畝的“聖林”,裡面蒼松翠柏,碑碣林立,墳冢羅列,中央是1908年因服侍傷寒病者受感染去世的福若瑟神甫的墳墓,其他神父之墓分列兩旁。
明代園林
明代中晚期,濟寧有園林40處。此時的園林 大多為官宦鄉紳所建,又多為別墅,追求疏朗、雅致天然的造園特色。其園名則取“隱”、“閒”,“雅”、“拙”,或直接以姓、所處方位命名。如大隱園、仙園、閒園、雅集園、拙園、王園、潘園、西園、負郭園等。以當時的城區為界,城內城外各20處。
清代園林
消失的15處園林,破敗荒圮的有:城東北隅的閒園,東南隅的槐隱園、因園、竹園、潘園、宋園,西南隅的李園,北郊的王園,東郊的避塵園,西郊的仲蔚園,南郊的趙園。如閒園毀於火災,因園因園主“其子南遷”,竹園“兵燹所壞”等。
至清中期又增加了13處,實際存在於此時的園林為38處。新增的園林,除意園、怡怡園2處在城內,其餘皆建於城近郊之處。
民初園林
此時,濟寧城區達官富商私家宅第園林,有荒圮,也有增加,仍保持在20餘處。其代表為:呂宅花園,西園。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