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灣鄉

戴灣鄉

戴灣鄉位於臨清市東郊古運河畔,明清時期運河漕運重要的商埠碼頭之一。全鄉轄40個行政村,版圖面積67.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萬畝,人口3.1萬人。即將開工建設的德商高速公路出入口就在境內,交通通訊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獲山東省最具投資價值的鄉鎮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戴灣鄉
  • 所屬地區:臨清市
  • 面積:67.7平方公里
  • 方言:冀魯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機場:聊城軍民合用機場
  • 火車站:臨清火車站
  • 車牌代碼:魯P
  • 耕地面積:6.3萬畝
經濟發展,旅遊資源,社會事業,

經濟發展

戴灣鄉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懷支持下,始終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增收致富為目的,確立了“強農、興工、活商”的基本思路,依靠科技,大力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培植形成了兩大主導產業:蔬菜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全鄉共有130多個冬暖式蔬菜大棚和600畝小拱棚蔬菜,棚內種植了黃瓜、茄子、芸豆、辣椒等優良品種蔬菜,經濟效益顯著。另外,小麥、玉米、土豆、棉花大豆、油菜等連年大豐收。在畜牧養殖方面,抓龍頭、建基地、上加工,建設了全市最大的科技養牛示範基地,培植了十幾戶尤只規模以上的養雞和多戶養豬大戶,走開了“種、養、加、銷”一體化的發展之路。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鄉現已形成完善的農田排灌體系,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98%以上。農田水利化、農業現代化和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電話。全鄉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個體工商戶達1000戶,私營企業52家,從業人員5000餘人。2002年底,全鄉民營經濟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利稅1000萬元。農機件加工,特剛精鑄、農副產品深加工已發展成為主導產業。現有大型麵粉加工廠2家,日生產能力350噸,浸出油廠3家,日生產能力250噸;規模3萬紗錠的棉紡廠一家。該鄉2002年被臨清市授予“民有營經濟發展先進鄉鎮”稱號。
戴灣鄉戴灣鄉

旅遊資源

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處:以元運河文化為載體的元戴閘橋,是元運河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橋閘遺址;張莊貢磚窯遺址是現存臨清貢磚窯遺址之一;歷史遺產皇殿崗遺址,距今已有1300多年;陳官營戰役舊址,肖永志和袁鴻化等三百餘名八路軍戰士犧牲於此。民間藝術不勝枚舉。吉莊麵塑、四根弦唱腔、水西腰鼓、戴北高蹺、大屯吹奏樂、戴南小洪拳、戴北黑拳、大屯千層底、木板年畫、扎簸萁、景莊剪紙、戴北造錠桿、杭莊扎笤帚、趙建莊豆芽、賈莊粉皮、粉條加工工藝歷史悠久,獨具特色。
戴灣鄉在中國的位置戴灣鄉在中國的位置

社會事業

戴灣鄉土地、勞動力資源豐富,水電充足,民風淳樸,社會和諧。全鄉已全部實現“三通”,即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電話。勞務輸出和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計畫生育工作連續多年被聊城市和臨清市評為先進單位,黨建和各項社會事業蓬勃健康發展。
2010年,經山東省、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戴灣鄉改為戴灣鎮。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戴灣鄉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鄉駐地公共建設面積不斷拓展,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小城鎮居住區規模不斷擴大,非農業人口比重增加,各項發展指標已經達到了撤鄉設鎮的基本要求。在這種形勢下,臨清市委、市政府從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抓住機遇,努力爭取,經省政府、聊城市政府批准通過,臨清市金郝莊鄉、尚店鄉、戴灣鄉撤鄉設鎮。由此,臨清市已由原來的轄三鄉九鎮四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轄十二鎮四個街道辦事處。
撤鄉設鎮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撤鄉設鎮後,由於其行政管理體制和屬性及機構職能的變化,這三個鎮,可以進一步改善轄區內工業布局,促進農業的集約化經營,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提升在外知名度和綜合競爭力,從而全面推進這三個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向前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