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斌(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戴海斌(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戴海斌,1978年生,浙江紹興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海斌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紹興
  • 出生日期:1978年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代表作品:《袁世凱軟禁章太炎事跡考》
個人介紹,目前研究介紹,發表目錄,

個人介紹

1998—2002年蘭州大學歷史學系本科,2002—2009年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博連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9—2015年供職於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2016年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工作。目前專業方向為中國近代政治外交史,對地方(地域)社會文化史、民國學術史亦有興趣,已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目前研究介紹

關注研究庚子事變前後清政府政治與外交轉型,兼及朝野力量互動,並擬將研究時段繼續後推,側重用連續性視角(相對於晚清前期與民國)考察清末十年的對外交往形態。
從事晚清時期旅華日本人書信、日記等史料的整理和研究,通過內外文獻互證,對近代重要史事進行補充、修訂甚或改寫。
關注中國近代史學科的前史和早期發展史,有興趣從具體人物、人際網路、學脈承繼等角度做一些學術史探討。

發表目錄

一、研究論文
1.《袁世凱軟禁章太炎事跡考》,《北京檔案史料》2003年第3期,第267—286頁
2.《中山公園與民初北京社會》,《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第45—53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5年第7期轉載)
3.《〈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年史學論文一瞥》,《雲夢學刊》2005年第5期,第21—25頁
4.《湖廣總督與滙豐銀行借款契約——東南互保的一個註腳》,朱誠如、王天有主編:《明清論叢》第8輯,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315—325頁
5.《庚子事變時期張之洞的對日交涉》,《歷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8—131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0年第12期轉載)
6.《“東南互保”之另面——1900年英軍登入上海事件考釋》,《史林》2010年第4期,第119—131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1年第1期轉載)
7.《庚子年張之洞對日關係的若干側面——兼論所謂張之洞的“帝王夢”》,《學術月刊》2010年第11期,第144—154頁
8.《“題外作文、度外舉事”與“藉資鄂帥”背後——陳三立與梁鼎芬庚子密札補證》,《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2期,第124—130頁
9.《郭廷以與羅家倫、蔣廷黻的早期學術交往》,《傳記文學》(台灣)2011年7月號(第九十九卷第一期),第16—24頁
10.《外國駐滬領事與“東南互保”——側重英、日、美三國》,《史林》2011年第4期,第105—114頁;另刊中國義和團研究會編:《義和團運動11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山東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444—459頁
11.《庚子年北洋艦隊南下始末》,《歷史檔案》2011年第3期,第133—137頁
12.《“誤國之忠臣”?——再論庚子事變中的李秉衡》,《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105—115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1年第11期轉載)
13.《庚子事變時期中美關係若干問題補正》,《史學月刊》2011年第9期,第80—87頁
14.《“中國近代史”學科史之一頁:郭廷以早期學行述略》,《中國百年學術路——古今中西之間(1911—2011》(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九屆學術年會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5—55頁
15.《庚子事變中的張元濟》,《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第6期,第139—147頁
16.《1900年李鴻章與佐佐友房會晤考論》,《安徽史學》2011年第6期,第86—94頁
17.《中國外交近代轉型的節點——簡論庚子事變前後若干外交問題(1900-1901)》,《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12期,第21—26頁;另刊金光耀、欒景河主編:《民族主義與近代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68—287頁
18.《張之洞與德國軍事教習》,上海中山學社編:《近代中國》第21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第326—357頁
19.《〈辛丑條約〉議定過程中的一個關節問題——從“懲董”交涉看清政府內部多種力量的互動》,《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第5—18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6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2年第7期轉載)
20.《庚子年李鴻章北上史實補正——兼及李鴻章與日本的關係》,《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第85—90頁
21.《余聯沅:從“鐵面御史”到“洋務幹員”——上海道研究的一個個案》,《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第23—30頁
22.《陶森甲:近代中日關係史上的“雙面人”》,《史林》2012年第3期,第119—127頁
23.《甲午後“商辦”鐵路的一例實證——姚錫光日記所見之劉鶚》,《社會科學》2012年第7期,第156—165頁
24.《“一部近代中國的綜合記錄”:論郭廷以的“史事日誌”系列寫作》,《社會科學論壇》2012年第9期,第210—218頁
25.《義和團事變中的日本在華外交官——以駐上海代理總領事小田切萬壽之助為例》,《抗日戰爭研究》2012年第3期,第48—62頁
26.《庚子前後王闓運的思想動態——〈王湘綺年譜〉辨誤一則》,《船山學刊》2012年第4期,第66—68頁
27.《張佩綸政治生涯的最後一幕——辛丑議約期間復出史實考論》,《中國文化》第36期(2012年秋季號),第196—204頁
28.《夏曾佑、錢恂與魯迅——從“祭孔”一幕說起》,《上海魯迅研究》2012年第4期,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第59—72頁
29.《庚子圍攻西什庫教堂(北堂)史實再考》,王崗主編:《北京歷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0—71頁
30.《也說義和團運動中的奕劻》,《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1期,第138—150頁
31.《錢恂:晚清外交史上的“異才”——兼證“張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夢”說難以成立》,《江海學刊》2013年第2期,第177—185頁
32.《“上海中外官紳”與“東南互保”——〈庚子拳禍東南互保之紀實〉箋釋及“互保”、“迎鑾”之辨》,《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2期,第37—78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3年第9期轉載)
33.《宗方小太郎與近代中國——上海社科院歷史所藏宗方文書閱讀札記》,《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第58—70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3年第11期轉載);另刊欒景河、張俊以主編:《近代中國:思想與外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81—205頁
34.《“東南互保”究竟有沒有“議定”約款?》,《學術月刊》2013年第11期,第162—171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4年第2期轉載)
35.《也說1908年美國大白艦隊訪問廈門——為馬幼垣先生補充》,《史林》2013年第6期,第96—111頁
36.《試析1900年“東南互保”中的幾個問題》,《歷史檔案》2014年第1期,第106—112頁
37.《再論“東南互保”時期的鄭觀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第59—68頁
38.《“種族”與政治:晚清宗室壽富之死及其迴響》,《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第89—101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4年第8期轉載)
39.《“嘉定之變”與上海小刀會起義諸問題考論》,《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5年第2期轉載),第126—135頁
40.《〈庚子北京避難記〉的作者及其史料價值》,《文獻》2014年第6期,第103—112頁
41.《〈亂中日記殘稿〉是否為“信史”?——兼談〈袁京卿日記〉的史料價值》,《史林》2014年第6期,第97—112頁
42.《“守護最後的堡壘”——新編〈近代中國研究入門〉讀後》,《社會科學研究》2015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5年第7期轉載),第206—210頁
43.《從“北洋外交”研究看近代外交史研究的新取向——對近年幾部海外著作的評述》,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第34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95—327頁
二、評論及其他文章
1.《從〈近代中國史〉到〈近代中國史綱〉:郭廷以史學的整合特色》,《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1月25日(第142期)第7版
2.《前水復後水,古今相續流——郭廷以和他的“史事日誌”系列》,《中華讀書報》2011年10月12日第10版
3.《補說老新黨》,《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1年11月23日
4.《在清朝告御狀》,《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2年3月31日
5.《從“政治口號”到“口號政治”——〈民族主義政治口號史研究(1921—1928)〉讀後》,《二十一世紀》(香港)2012年8月號
6.《“弱”政府的“強”外交》,《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2年10月28日
7.《十字街頭鑽古塔——夏鼐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段因緣》,《讀書》2013年第1期
8.《近衛篤麿經營的晚清中國社交圈》,《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3年3月22日
10.《岡本隆司、吉澤誠一郎編〈近代中國研究入門〉》,《漢學研究通訊》33卷第3期,2014年8月
11.《清華園裡的夏鼐與吳晗》,《讀書》2015年第3期
12.《描畫“天才”的“詳密”之作——〈張蔭麟評傳〉讀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9月30日
三、史料整理
1.姚明輝撰,戴海斌整理:《姚文棟年譜》,《近代史資料》總第125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第137—221頁
2.費德保撰,戴海斌整理:《庚子北京避難記事》,《近代史資料》總第129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第213—232頁
四、口述與訪談
1.陳景甫原作,戴海斌選編整理:《由商入政瞭然人生——一位民建老人的回憶》,《史林》2010年增刊(總第120期),第49—61頁
2.熊定一口述,戴海斌整理:《十四歲開始革命:一位鄂西幹部的成長經歷》,《史林》2013年增刊(總第143期),第1—12頁
3.戴海斌、沈潔採訪整理:《湯志鈞先生訪談錄》,《史林》2014年增刊(總150期),第75—88頁
4.戴海斌採訪整理:《岸本美緒教授訪談錄》,《問學——思勉青年學術集刊》第1輯,三聯書店2015年,第308—329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