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天體

戴森天體是一種在1959年提出的假象的結構。在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撰寫的一篇《尋找紅外線輻射的人造恆星源》的論文裡,“戴森球”被描述為一個有恆星周圍物質構成的中空球體。它被用來捕獲幾乎所有恆星輻射能,以支持工業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森天體
  • 時間:1959年
  • 類型:假象的結構
  • 人物:弗里曼·戴森
提出
弗里曼·戴森早在1960年就提出一種理論,即所謂“戴森球”。他認為,地球這樣的行星,本身蘊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足以支撐其上的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而一個恆星-行星系統中,絕大部分能源——來自恆星輻射——都被浪費掉了,目前我們太陽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陽輻射能量的大約 1W。戴森認為,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將太陽用一個巨大的球狀結構包圍起來,使得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被截獲,只有這樣才可以長期支持這個文明,使其發展到足夠的高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