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W.E.,美國質量管理專家、統計學家。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所獲榮譽,人物評價,主要作品,
人物經歷
生於蘇城,卒於華盛頓。1921年獲懷俄明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1924年獲科羅拉多大學數學、物理學碩士學位。1928年獲耶魯大學數學物理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美國農業部工作。30年代末,擔任美國國家人口普查局的首席學術和抽樣顧問。他開始探索將統計質量控制方法套用於非製造領域。從1946年起,任紐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長達46年。1950年,在日本科學技術聯盟(JUSE)舉辦的講習班上,戴明應邀向日本工商界人士講授統計質量管理。
主要貢獻
多次赴日從事講學和諮詢活動,對於統計質量管理在日本的普及和深化發揮了巨大作用。1951年,日本科學技術聯盟設立戴明獎,用於表彰在質量管理方面成績卓越的個人及企業。
所獲榮譽
戴明曾獲美國總統頒發的國家技術獎、美國質量學會(ASQ)頒發的休哈特獎章,以及日本裕仁天皇為了表彰他為日本質量管理所作的開拓性貢獻而頒發的“勛二等瑞寶章”勳章。
人物評價
1980年,為了促進美國人對於質量的重視,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推出了一個名為“日本人能夠做得到,為什麼我們不行?”的專題節目。節目披露了戴明在日本所發揮的傳奇般的作用。此後,戴明的理論在美國受到廣泛的關注和認可。
戴明強調的是一種系統的觀念,主張採用科學方法來最佳化系統,從而實現質量的改進。他強調統計思考和統計方法的套用,主張管理者必須掌握一套基本的知識體系,如關於系統的理論、變異的理論等,才能採取正確的行動。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數據的統計調整》(1943、1964)、《抽樣理論》(1950)、《商業調查中的抽樣設計》(1960)、《質量、生產率和競爭地位》(1982)、《走出危機》(1986)等。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了170多篇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