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賽星雲說是中國著名天文學家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太陽系起源的一種假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文賽星雲說
- 外文名:Dai Wensai's nebular hypothesis
- 學科::宇宙
- 詞目::戴文賽星雲說
英文:
釋文:認為整個太陽系由一原始星雲形成,中心部分收縮凝聚成為太陽,外部形成星雲盤,進一步形成行星和衛?恰R蛟?夾竊剖竊諦?辛髦行緯?,故一開始就有自轉,自轉加快使星雲逐漸變扁。自轉速度大到慣性離心力等於中心部分對赤道部分物質的引力時,赤道附近的物質便留於此,不再收縮,其他部分仍繼續收縮,於是形成扁的內薄外厚、連續的星雲盤。此時原始星雲中心部分在收縮過程中密度變大形成太陽,星雲盤內的固體微粒在聚集的同時向赤道面沉降,在盤內形成比盤薄得多的“塵層”;當塵層密度足夠高時便出現引力不穩定,從而瓦解為許多粒子團,粒子團收縮形成星子,星子的質量為1018~1020克。星子既吸積周圍物質而繼續長大又彼此吸引而互相碰撞,相對運動速度較大時星子被撞碎,相對速度較小時小星子結合成大星子。最大的星子就成為行星胎並通過引力吸積作用而成長,最後成為行星。此說還解釋了行星的運動、太陽系角動量的分布、提丟斯 彼得法則、行星的大小、質量和密度的分布以及衛星和行星環的形成等基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