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莊遺址

[module]data-type=map id=3021675 data-catalog=0[/module]位於昌樂縣城關街道戴家莊村南,西、南、北三面為大丹河、小丹河環繞,南面為開闊平原,遺址地勢較高,最高的西北角俗稱城頂子。城頂子西面和北面為高約8米的斷崖,斷崖上暴露秦漢、西周及龍山文化堆積。

基本介紹

文獻記載,歷史變遷,

文獻記載

《昌樂縣誌·古蹟考》載:“劇縣故城舊志謂在縣西十里,昌樂故有八景,劇縣春晴即此”。《昌樂縣續志·古蹟志》又載:“劇縣故城在縣西六里”。專家認為二者所指應皆是戴家莊遺址。酈道元《水經注》所說東丹水“北逕縣,合西丹水"句中的縣,指的是縣城,其方位特徵與戴家莊遺址的實際地形地貌一致,所以戴家莊遺址應是史書文獻中經常提到的劇縣故址。

歷史變遷

劇縣城是兩漢時期今昌樂境內的重要城邑,系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分淄川國一部分而置,屬北海郡所轄,因位於淄川國都城劇的南面,故又名曰劇南城;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封淄川懿王子劉錯為劇原侯,劇縣為劇原侯之都;王莽篡漢後,於天鳳元年(14年)改劇為俞;淮陽王更始元年,漢誅殺王莽,復歸劇之稱謂;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於建武十三年(37年)改北海郡為北海國,於建武二十八年(52年)遷北海國都於劇縣。從此,昌樂劇縣作為諸侯王國之都或縣級行政實體,一直延續到南北朝方告結束。據有關史料記載,東漢著名學者伏恭曾任過劇縣令,剛直不阿、富有正義感而被光武皇帝封為“強項令"的董宣和著名文學家孔融,都曾在此做過國相,並留下了千古佳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