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子清

戴子清

戴子清,原名戴滋青,男,中共黨員,1949年2月生,江西省景德鎮人,新疆和田地委原黨校副校長、高級講師。1978年—1981年,在上饒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科學習。畢業後在江西省景德鎮市教育局原《教育通訊》編輯部任編輯。1982年2月,戴子清在光明日報的支持幫助下,離開家鄉前往新疆支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子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49年2月
人物事跡,“教師要有大山一樣的品格”,“沉下去、沉下去、沉到底”,人物言論,社會評價,

人物事跡

“教師要有大山一樣的品格”

1981年12月21日,光明日報第1版以《我的心嚮往邊疆》為題在一版頭條發表了一封讀者來信。寫信人是32歲的戴子清。戴子清大學畢業後多次要求援疆沒有結果。這封來信發表後,引起熱烈反響。在光明日報的幫助下,戴子清終於如願。1982年2月21日,戴子清登上駛往新疆的列車。戴子清來到新疆石河子121團。這裡位於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沿,有4所學校,僅團一中就缺20多位教員。戴子清分到團一中,一到就接過一個“差班”。班裡學生大都十三四歲,除了愛打架的,還有抽菸的、逃學的、上課搗亂的,已換過幾次班主任。
1981年12月21日《光明日報》第1版1981年12月21日《光明日報》第1版
“既然是來支教,光有報國之志還不行,還要有報國之能。”戴子清發現這個班學生非常好動,就成立了足球隊、拉拉隊,課餘與學生們一起撒歡兒奔跑,假日帶學生去沙漠旅行,農忙領學生下連隊勞動,還在班裡開展了唱歌、演講、辦牆報、智力競賽等活動。初三畢業時,班裡每個學生平均分提高了50分,獲多種文體獎項,一躍成為全校先進班集體。
一有時間,戴子清就騎腳踏車家訪。一次寒假家訪,有位家長驚訝地說:“老師,您知道今天的氣溫嗎?零下30度啊!”當地人都不敢出門,問戴子清是怎么過來的,他淡淡地回答:“早已習慣了。”面對這樣的教師,家長們說:“放心了。”學生們給他寫信:“我們不會忘記您對每個同學的教育和培養,您像父親般嚴厲,又像母親般慈愛。”
1983年,戴子清和來自山東青島的姑娘刁葵華成親。新房是土坯舊屋,時常漏雨停電。暑假,夫妻倆打土坯磚,壘砌院牆,平地整畦,種蔬菜瓜果,一家人吃上了新鮮菜。1987年,女兒出生。他給女兒取名戴岳。他說:“我喜歡大山,喜歡大山一樣的品格。”

“沉下去、沉下去、沉到底”

1988年,戴子清出任學校黨總支負責人,仍堅守教學第一線。1990年,學校被評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先進學校”。就在這一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兵團黨委決定選調一批基層領導幹部支援南疆建設,鞏固基層政權。戴子清主動報名。有人對他說:“你苦幹了9年,也有了老婆孩子,何必還跑到南疆去自討苦吃。”戴子清說:“我是為援疆支教來的。黨和國家的需要就是我最好的選擇。”他舉家遷往和田和田地處崑崙北麓,塔克拉瑪乾沙漠南端,多風沙、浮塵,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貧困乾旱地區。戴子清在墨玉縣扎瓦鄉任鄉黨委副書記,主管教育、衛生。他是當地這個層次第一位漢族幹部。下鄉考察,戴子清發現村里缺教員、缺教室、缺課桌,不少學生還坐在沙土上露天聽課,便不斷反映和爭取。這個鄉逐漸補充了40餘名教員、170餘套課桌椅,以及大量過冬取暖燃料。天氣惡劣,戴子清坐不住,總是跑去仔細察看鄉里每一所學校,常常乾饢充飢,甚至一整天吃不上飯。
2009年3月24日戴子清在上饒師範學院2009年3月24日戴子清在上饒師範學院
1990年3月26日, 戴子清接到“母病危速歸”的加急電報趕回家,母親已昏迷。3天后,母親認出自己唯一的兒子,說:“你回來了,學生怎么辦?”不久,戴子清返回新疆。5月中旬,一封家書傳來母親去世的訊息。
1992年,戴子清調到墨玉縣二中主持工作,仍然不脫離教學第一線。1995年8月,又調到墨玉縣委黨校任副校長負責教學工作,在縣黨校12名工作人員中,戴子清是唯一的漢族幹部。戴子清同維吾爾族同志互幫互學,被評為模範共產黨員。2001年6月,戴子清調任和田地委黨校校委委員、副校長。他繼續堅守講台,給漢族鄉鎮幹部、縣直機關幹部、理論骨幹授課,常常寫稿、備課至深夜甚至天明。
戴子清(右二)在新疆墨玉縣戴子清(右二)在新疆墨玉縣
近年來,戴子清在完成大量教學任務之餘,常常外出宣講中央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007年秋天,戴子清從偏遠的民豐縣開始,前往于田策勒洛浦和田、墨玉、皮山等地一場接一場地宣講,一直講到沙漠深處的安迪爾鄉,講到崑崙山裡的柯爾克孜民族鄉,行程近2000公里,聽講人數達1.56萬,其中各民族教師1.1萬餘人。
有數批來到121團的內地青年,陸續離開了,只有戴子清巋然不動。烏魯木齊石河子市有人給他安排工作,他也拒絕。女兒戴岳到了上學的年齡,親友要接去內地,他覺得“更重要的是精神品質的培養和鍛鍊”,把女兒留在墨玉。2005年,戴岳參加高考,考分高出一本錄取線近100分,但在父親的影響下,戴岳選擇了新疆大學,直至讀博士,也未離新疆。

人物言論

“人一輩子只能做好一件事。援疆支教,是我30年前的承諾。能專心做好這件事,我無怨無悔!”
戴子清戴子清
“教師應當有大山一樣的胸懷和品德。教師有責任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尊重、愛護學生的人格。教師自身的精神和責任感,是點燃學生希望的火炬。”
“我是為援疆支教來的。黨和國家的需要就是我最好的選擇。”
“援疆支教三十年,我從未為自己的選擇後悔。我熱愛祖國,熱愛新疆,雖然現在老了,但我還會用自己的專長為新疆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春去秋來三十載,儘管風雨變幻波瀾起伏,我沒有離開新疆,沒有離開艱苦的基層,沒有離開繁重的教學和科研,沒有辜負家鄉父老鄉親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期望”,“我用最美好的年華來實現當初的一句話,踐行了我的諾言”。

社會評價

2012年3月21日,《光明日報》第7版頭條刊發通訊《戴子清:三十年基層壯歌》,對新疆和田地委原黨校副校長、高級講師戴子清30年如一日踐諾新疆、服務基層的事跡作了報導,引起戴子清母校、江西省上饒師範學院師生熱烈反響。2012年5月7日,戴子清應邀回到母校,為2012屆畢業生作援疆支教30年勵志報告。 戴子清以“一句誓言橫跨天山三十年”為題,談報國志、抒民族團結情,向師生匯報了自己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奉獻新疆民族教育事業,始終不忘踐行自己的諾言,無怨無悔,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艱難曲折經過。
2010年3月戴子清在上饒師範學院舉辦講座2010年3月戴子清在上饒師範學院舉辦講座
上饒師範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韓世姣深有感觸地說:“戴子清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援疆支教,秉持‘教師要有大山一樣的品格’,在教育基層一線‘沉下去、沉到底’,這對如何塑造新時期合格的人民教師有著重要啟示作用。”政法學院畢業班學生蘇鏖說:“面對求職的壓力、選擇,我有過彷徨、猶豫和患得患失。戴子清的報告讓我明白,一個即將走向社會的畢業生要樹立遠大理想和崇高信念,只有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歷史地理與旅遊學院學生謝子楊說:“戴子清援疆支教事跡增強了我到基層、到農村、到艱苦一線崗位鍛鍊成長的信心和勇氣。”
上饒師院副校長劉國雲認為,戴子清事跡蘊含著堅定理想信念、紮根新疆、做時代“民族脊樑”的英雄主義情結;體現一種腳踏實地、吃苦耐勞、行勝於言的實幹精神;演繹一種知識分子服務基層、報效祖國、赤誠踐諾的獻身壯舉。
2012年6月1日,江西省景德鎮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戴子清援疆支教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景德鎮市五中舉行,景德鎮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饒亞明主持報告會。報告會上,戴子清講述了援疆30年,始終不忘踐行自己的諾言,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邊疆教育事業,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經歷。報告會結束前,景德鎮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戴啟文在報告會上講話。戴啟文說,戴子清身上集中體現了堅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身上有一種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精神;他身上有一種拳拳愛黨、愛國愛邊疆的信念;他身上有一種甘願吃苦、無私奉獻的精神;他身上有一種紮根基層、服務基層的勇氣和動力。戴啟文號召大家學習和發揚戴子清的精神,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