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勝華南亞種

戴勝華南亞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戴勝華南亞種
  • 拉丁學名:Upupa epops longirostris
  • 別稱:華南戴勝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佛法僧目
  • 戴勝科
  • :戴勝屬
  • 戴勝
  • 亞種:戴勝華南亞種
  • 命名者及時間:Jerdon, 1862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戴勝華南亞種體長26~28厘米,翼展42~46厘米,體重約70克。頭頂具鳳冠狀羽冠;嘴形細長,自基處起稍向下彎;翅形短圓,初級飛羽10枚;尾長度適中而近方形,尾羽10片;跗蹠短而不弱,前後緣均具盾狀鱗;趾基合併不完全,中趾與外趾僅並連於基部,內趾則游離。兩性羽色相似。烏喙骨僅左邊存在,胸骨後切刻深,劍突寬、平;深蹠腱互相分離至屈趾長肌的分支,但自屈拇趾長肌有一韌帶伸至中趾肌腱所連的肌片,連線點在趾根下方。
戴勝華南亞種戴勝華南亞種
頭頂羽冠長而闊,呈扇形,顏色為棕紅色或沙粉紅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頭側和後頸淡棕色,上背和肩灰棕色,下背黑色而雜有淡棕白色寬闊橫斑。初級飛羽黑色,飛羽中部具1道寬闊的白色橫斑,其餘飛羽具多道白色橫斑。翅上覆羽黑色,亦具較寬的白色或棕白色橫斑。腰白色,尾羽黑色而中部具一白色橫斑。頦、喉和上胸葡萄棕色,腹白色而雜有褐色縱紋。虹膜暗褐色。嘴細長而向下彎曲、黑色,基部淡肉色。腳和趾鉛色或褐色。
與普通亞種的區別主要在頭部冠羽無白色次端斑,羽冠色較淡,上體也較少沾棕色;胸部葡萄色也較稀淡;嘴的量度一般較大。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緣、路邊、河谷、農田、草地、村屯和果園等開闊地方,尤其以林緣耕地生境較為常見。冬季主要在山腳平原等低海拔地方,夏季可上到3000米的高海拔地區。廣西和海南島為留鳥,其他地區為夏候鳥。春季於3-4月遷到繁殖地,秋季於9-10月遷離。亦有部分留居於華北和以南地區不遷徙。

生活習性

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常在地面上慢步行走,邊走邊覓食,受驚時飛上樹枝或飛一段距離後又落地,飛行時兩翅扇動緩慢,成一起一伏的波浪式前進。停歇或在地上覓食時,羽冠張開,形如一把扇,遇驚後則立即收貼於頭上。性情較為馴善,不太怕人。鳴聲似‘撲-撲-撲’,粗壯而低沉。鳴叫時冠羽聳起,旋又伏下,隨著叫聲,羽冠一起一伏,鳴叫時喉頸部伸長而鼓起,頭前伸,並一邊行走一邊不斷點頭。
主要以襀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和幼蟲,如蝗蟲、螻蛄、石蠅、金龜子、跳蝻、蛾類和蝶類幼蟲及成蟲為食,也吃蠕蟲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覓食多在林緣草地上或耕地中,常常把長長的嘴插入土中取食。

繁殖方式

每年的3~6月繁殖。巢由雜草、樹葉雜以小枝、根、羽、發及其他碎屑物構成。作於樹洞或岩壁、堤岸、牆垣的洞、縫中。卵一窩5~9枚。橢圓形,初產出時白色而有乳灰色或綠色等光澤,稍後即污染成污黃或淡藍綠色。卵的大小為24.9×18.5 mm。孵卵只由雌者負擔,雄者則負責供給她抱窩期的食物。孵化期為第15~17 天。餵雛由雙親共同負擔。育雛時,巢中常散發出難聞的臭氣。這是由雛鳥陸續排出的液狀糞便所引起的。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中部、南部、東部及東南部,廣西西南部及海南(留鳥)。印度阿薩姆,孟加拉,緬甸,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中國二級保護鳥類。
註:戴勝華南亞種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