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戲神
- 地區:中國
- 類型:信仰
- 相關內容:戲曲
- 身份:神仙
簡介,故事,戲神傳說,話說戲神,相關詞條,
簡介
戲神為戲團中所奉祀之神祇,中國傳統戲曲戲團的信仰核心,維繫舊時戲團規矩、運作,傳承戲團特有的倫理、精神,為多數藝人的心靈寄託。戲神奉祀,與戲團與行會組織發展緊密結合,崇奉行會共同始祖,藉以建立組織共同規範。各類戲曲依其劇種、師承、地區,奉祀戲神各有不同。以田都元帥、西秦王爺為其代表。戲班中平日奉祀於班主家中,出班時則奉祀於後台,藝人上下場均須向戲神禮敬。亦有行會建廟奉為主神,或陪祀於地方公廟中者。中國傳統戲曲發展初期與儺戲關係緊密,儺戲原為驅邪祈福,深具宗教儀式意涵。儺戲班子中供有「儺戲太子」,為木雕童子形象。而各種戲曲班中,亦多供有類似的童子神偶。
故事
戲神傳說
戲神和伙們來到山上,領頭的說要玩“做皇帝”的遊戲,把幾個草筐撂起來當作寶座,誰要能爬上去,誰就是皇帝,以後眾人就都聽他的,選他做頭頭。說完便把筐撂得高高的,一個個輪著往上爬。筐子沒用繩子拴牢,一爬一晃,結果沒爬幾下就都滾了下來,最後輪到了戲神,只見他穩抓草筐,輕邁雙腳,顫顫悠悠真的爬了上去。本來他們都看不起戲神,是想拿他取笑,如今他真的爬了上去,誰肯讓他這個私生子做頭頭,便把他拖下來,打了一頓一鬨而散了。
白牡丹在家裡正為買不起酒菜犯愁,見戲神又從外面哭著回來,鼻子都讓人打破了,十分難過,頓時來了氣,就抓起燒火棍,把怨氣照著灶王爺出開了:“灶王爺啊灶王爺,你都看見了吧,這還讓我們怎么活?哼!我兒要是真做了皇帝,非把那些小崽子殺盡斬絕不可。”她越說越氣,一邊說,一邊敲,幾火棍下去,灶王爺早就鼻青臉腫了。
灶王爺上天,不但沒在白牡丹家吃好喝好,而且還挨了一頓棍棒,便一溜煙地跑到玉皇大帝那裡告狀去了。灶王爺一見大帝,便叩首稟報說:“不得了啦大帝,白牡丹發誓,戲神要做了皇帝,就要把村裡的人斬盡殺絕。這不,白牡丹連我都打了。望大帝為臣子做主,千萬不能讓戲神做皇帝。”玉皇大帝聽了灶君的一面之詞,便吩咐四員大將,到來年的龍節抽掉戲神的龍筋。
再說戲神,從那次挨打以後,就每次獨自上山,這一天,他一個人在山上打柴,迎面走來一個白鬍子老頭對他說:“你本是真龍天子,將來要做皇帝的,只因你娘不慎說走了話,玉皇大帝要在來年的龍節抽你的筋,現在已經沒辦法補救了,只有到時候你能咬牙挺過,保住你的龍牙玉口,還能說什麼成什麼。”說完便飄然而去。
戲神像做了個夢,嚇得不得了。回去和母親一說,白牡丹得知是自己害了兒子,十分後悔,便把兒子摟在懷裡痛哭起來。
轉眼龍節已到,只見幾片黑雲壓在白家院上。這時,戲神正在院中劈柴,就聽一個悶雷,戲神隨聲倒地,幾員天兵天將便開始抽他的筋,那滋味簡直比脫胎換骨還難受。可是戲神硬是挺了過來。從此,戲神恨透了灶王爺,恨透了所有的神仙。他發誓要把所有的神仙都扣押起來,以報此仇。可是,如此多的神仙用什麼盛呢?他窮得連個箱子盒子都沒有,戲神回頭見自己上山裝水用的葫蘆掛在灶旁,便順手拿過來,恨得咬牙切齒地說:“灶王爺,虧你跑到大帝面前替我美言,你老人家辛苦了,到我這葫蘆里來歇歇腳吧。”因為戲神有一張龍牙玉口,他的話便是聖旨,只聽“嗖”的一聲,灶王爺便化作一縷青煙鑽進了葫蘆。
戲神告別母親,提著葫蘆走遍了全國的名山大川,見廟就進,見神就收。他想收完以後,全都把他們壓在泰山底下,所以最後才來到泰山。
剛過紅門不遠,迎面走來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戲神覺得有些面熟,似曾相識,可一時又記不起來,便喊道:“來者何人,快快通名報姓。”那老人笑嘻嘻地答道:“在下便是小仙呂洞賓。”
戲神聞聽此言,突然想起以前給他報信的白鬍子老頭,原來是他的親生父親,不禁大吃一驚,將葫蘆掉在地上摔成了兩半。這下可熱鬧了,各路神仙都連滾帶爬的向旁邊的一個大石洞擠去,呂洞賓數也數不過來,就把它取名為“千佛洞”。後人又在那裡起樓造閣,順呂祖之意取名“萬仙樓”。
只有灶王爺的腿長,又跑回了灶堂。不過呂洞賓怕他再惹事生非,便在灶王的神像旁邊寫道:“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予以警告。
戲神得知面前正是他的親生父親,便跪在呂洞賓面前,將母子多少年來的冷遇和磨難一一告訴了他。呂洞賓聽後,也十分難過,將一柄斷煩惱、避磨難、呼風喚雨的青龍寶劍交給戲神,囑咐他照顧好母親,與鄉親們和睦相處,把他又送回了徂徠山。此後,鄉親們得知呂洞賓如此寬宏大量,也都敬重他們母子,多方給予照顧,戲神也才用他的青龍寶劍為鄉親們做了許多好事。
話說戲神
官們接待上司大員的驛亭;因地處舊興化府城北門(即拱辰門)外通往省城之陸路官道的頭站,故俗稱“頭亭”。亭前廣場上有古戲台一座,供各戲班開演新劇。建成後百餘年間,廟宇時有整修,戲場也由當初的
露天土台改為立柱木棚,戲班獻演常年不斷。
明代中葉,頭亭宮廟遭倭寇焚毀;萬曆三年(1575年)恢復重建。明朝末年,莆仙鄉間各地紛紛自頭亭分靈,興建“瑞雲廟”,頭亭遂改稱“瑞雲祖廟”,殿前之戲場亦建成磚木結構、彩雕精美的大棚戲台;
各地戲班每逢新戲出棚,必來祖廟開場義演,此舉相沿而成俗例。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瑞雲祖廟進一步擴建,殿群配套完整,戲台裝修一新祖廟聲名大振。每年四月初九和八月廿三日廟會,莆仙各戲館均組織戲班來祖廟獻演,常在廟外之田間又搭起數座臨時戲棚
,讓多台戲同時上演,鑼鼓爭鳴,通宵達旦,熱鬧非凡,俗稱“文武棚”。此種會演,有時竟持續月余,各戲班競相登台獻藝,輪換演出,異彩紛呈。
1939年祖廟又全面進行改建翻修,歷時三載余,舊貌換新顏,廟宇煥然一新,戲台雄偉壯觀,台上楹聯“四時歌舞新人物,萬古乾坤大戲場”,乃清末進士邑人張琴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