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舞台美術

戲曲舞台美術

戲曲舞台美術 。戲曲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的統稱,戲曲舞台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戲曲運用造型藝術,長期以來把重點放在人物的塑造上,景物造型一直保持著比較簡化的局面,到了近代才有顯著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戲曲舞台美術
  • 外文名:drama stage art
藝術服裝,人物造型,

藝術服裝

可舞性戲曲的服裝,實際是一種舞衣。許多戲衣綴有水袖,是為了便於舞蹈,其他如雉翎、紗帽翅、靠旗、鸞帶以及化妝上的甩髮、髯口等,都可以被演員利用來加強動作的節奏感和美感。這個特點的形成過程,從山西明應王殿的元代戲曲壁畫(見彩圖)可知,14世紀20年代的戲衣中還沒有水袖,而只是襯衣的袖子稍長,露在行頭外面。後來的演員發現這種襯衣袖子不僅可以保護行頭,還有利於歌舞表演,就把它放長了,並且索性把它直接縫綴在各種寬袖的行頭之上,成為水袖。從元代戲曲壁畫上還可以看到,那時的髯口,無論三髯或滿髯,都比較短。明刻本<荷花盪>有一幅插畫,畫的是17世紀初期的戲曲演出,其髯口仍較接近於元代的樣式。這些形象資料表明,服裝、化妝的可舞性,是隨著戲曲表演的舞蹈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而被逐步強調起來的。許多樣式,是根據當時演員的實際需要來制定,不是一成不變的。直到現代,各劇種著名演員仍有一些不同的講究,如水袖的長度,京劇程硯秋用的為1尺3寸(<程硯秋文集>第25頁),而川劇陽友鶴演《情探》等劇所用的水袖比程硯秋的要長得多;紗帽翅上的彈簧,一般只有8、9轉,而蒲劇閻逢春演《殺驛》,翅子彈簧有30多轉。這些可以幫助歌舞表演的服裝、化妝出現以後,又反過來要求演員必須鍛鍊出各種基本功來,才能對它們運用自如,於是有了水袖功、翅子功、翎子功、髯口功、甩髮功等。此類表演特技和造型手段的密切結合,不但可以構成種種優美的身段,而且可以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成為表情的特殊語言。
戲曲舞台美術

人物造型

人物造型戲曲形成以前,在各種表演藝術中已經產生了兩種基本化妝方法,即面具和塗面。面具來自原始社會宗教祭典的歌舞儀式,兩漢、唐、宋的歌舞百戲中都運用過面具。塗面化妝唐代已有,在宋雜劇、金院本中成為主要的化妝手段。戲曲繼承了這兩種化妝方法,並進一步提高、豐富。戲曲的塗面,大體上可分4種類型:①美化化妝,通常稱為俊扮,為一般生、旦腳色所採用;②性格化妝,表現得最突出的是淨、醜臉譜;③情緒化妝,俗稱變臉,各行腳色都有;④象形化妝,臉譜中有一類畫各種動物形象圖案,稱為象形臉。在服裝方面,宋雜劇、金院本的演出已有初步的行頭,戲曲形成以後,隨著反映社會生活面的擴大,又不斷吸收生活服裝,並把它們加工成為戲衣。戲曲經常取材於小說和各種說唱藝術,這些作品中對於人物裝束和形貌特徵的生動描寫,也給予戲曲人物造型的發展以豐富的養料。經過歷代戲曲演員和戲裝行業的民間藝人的辛勤創造,戲曲人物造型具有如下藝術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