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視覺與當代藝術》是2020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戲劇視覺與當代藝術
- 作者:孫大慶 張慧 田君
- 類別:藝術類圖書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03968709
《戲劇視覺與當代藝術》是2020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戲劇視覺與當代藝術》是2020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此書是為學習舞台美術和導演的同學和研究者而寫的。“材料與空間”這一課題之初衷,源於我1994-1997 年就讀中戲舞美系碩士研究生時候 對於舞台美術設計專業教學...
孫大慶,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助理、黨委常委,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戲劇》學報社社長、主編,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戲劇戲曲與廣播影視分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舞台美術設計專業教學、理論研究和舞台美術設計實踐。出版專著有《戲劇視覺與當代藝術》、《舞台美術設計基礎》、《舞台藝術》等;擔任...
1980年代以後,以美國為中心,後現代藝術已經風起雲湧,成為新的世界性的藝術潮流。綜合地看這些藝術現象,可以明顯感知新的價值觀成長,它在以下幾個方面:(1)不求純粹,當代藝術不局限於視覺形式,語言文字、音樂戲劇、大眾傳媒。數碼影降、聲光電化,只要能傳達特定信息,就無所不用,繪畫超越平面限制,雕塑結合...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皮影戲等。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台上當眾表演故事的一種綜合藝術。戲劇的起源實不可考,有多種假說...
視覺藝術,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技術手法,創作可供人觀看欣賞的藝術作品,從廣義上說,雕塑、繪畫、攝影等藝術門類都屬於它的範疇,它不僅創作方式多樣,造型手法也十分多樣。藝術作品既包括二維和三維形態,也包括動態和靜態等多種藝術形式。其中,三維立體的空間藝術,例如雕塑和建築藝術,通常也被稱為造型藝術...
《高維藝術視域下的中國當代戲劇》是一本2023年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荔,《高維藝術視域下的中國當代戲劇》以高維藝術為切入點,深度闡釋與解析近年我國當代話劇文本創作與舞台實踐;通過巨觀反思與微觀透視,凸顯當代話劇新的生存態勢與劇場美學。重點論述當代話劇文學文本和舞台呈現的新的藝術...
《戲劇學:第3輯》是2015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上海戲劇學院組織編撰的戲劇學研究論文集,書稿共分“觀念與理論”“外國戲劇”“比較研究”“劇史與文化”“視覺藝術”“當代劇人”“戲劇劇種”七大板塊,對戲曲戲劇史、外國戲劇理論、戲劇概論、戲劇地方志等展開全面研究,同時還涉獵與戲劇學...
一種是把當代表演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一個分支,主要討論它與其他當代藝術尤其是視覺藝術的關係。這種立場傾向於將所有在傳統劇場中發生的表演排除在視野之外,甚至不討論一些最具表演革新性但已經被劇場界奉為圭臬的藝術家,比如阿爾托。還有一種較近的劇場界內部的認知趨勢,也傾向於將表演看作戲劇藝術的核心,它梳理...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集當代藝術展覽、收藏、研究、交流、體驗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標誌性城市公共文化活動中心。改建完成後,當代藝術博物館總建築面積達到4.1萬平方米,具有大小高度不一、適合各種展覽的12個展廳以及圖書館、研究室、報告廳等功能性設施,將承擔起國際性的視覺...
第二種:以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為依據,可將藝術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聽覺藝術:音樂;視覺藝術:建築、雕塑、繪畫、書法,盆景,餐飲;視聽藝術:戲劇、影視。第三種:以藝術作品的內容特徵為依據,可以將藝術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表現藝術:音樂、舞蹈、建築、書法;再現藝術:繪畫、雕塑、戲劇、...
一、追求充滿視覺隱喻力量的個性化表現 / 232 二、追求人與物關係的互動 / 234 第三節 視覺化是劇場藝術的生命 / 238 一、用共識的觀念構建一個具有感召力的戲劇空間 / 238 二、在關聯與互動的舞台處理中追求物性和精神的遇合 / 240 三、在共生的關係中共同構建當代劇場性 / 241 結 論 我們需要看的戲劇 ...
直觀性是視覺藝術最基本的審美特徵。視覺所直接感知的,是直觀的形狀、色彩(或色調)和質感(質地或體量)及其構成關係。因此,在視覺藝術中,無論是平面(繪畫、書法與攝影)還是立體(雕塑、建築)的造型,都十分重視形式美規律的運用,多樣統一、對稱、均衡、對比、和諧以及圖與底的關係等,都是構成視覺藝術審美...
1.藝術鑑賞心理是以感知為基礎的,它包含感覺和較複雜的知覺。2.藝術鑑賞活動的真正開始是感知藝術作品。藝術作品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於人們的感覺器官。藝術之所以區分為視覺藝術(如繪畫)、聽覺藝術(如音樂)和視聽藝術(如電影),正是由於這些藝術門類採用了不同的藝術媒介和藝術語言,因而作用於人們不同...
這些範例包括:作品往往是被設計出來的,而非來自一個已存在的腳本(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共同經驗這個團體,他們致力於對高度文學化的戲劇作品進行當下的再闡釋(reinterpretations),其中包括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這些作品有著跨學科的起源——它們跨越了音樂、舞蹈、視覺藝術和戲劇...
進入21世紀,在“火人節”(Burning Man)等著名的節日活動中,人們感受到觀眾參與的重要性,這正是偶發藝術家極力倡導的。“快閃族”(the Flash Mob)和俄勒岡鄉村集市(Oregon Country Fair)的活動同樣如此。然而,偶發藝術留下的最重要的遺產是行為藝術。行為藝術家們將現實與幻想相結合,將戲劇與視覺藝術相結合...
11、藝術點評:通過對中外藝術發展史上一些著名作品的評價、提高學生對建築、雕塑、繪畫、工藝美術、攝影文學、戲劇、電影、音樂、舞蹈的審美能力 12、中外美術史:重點介紹中外美術發展史上主要流派及其代表畫家與代表作品的藝術特點、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為藝術創作奠定較強的藝術修養基礎 二、現代藝術之能力實踐篇...
第二節 視覺戲劇構作——威爾森與法布雷 第三節 格貝爾斯與場景音樂會 第四節 吉森的套用戲劇學 結語: 何謂“當代”參考書目 附錄 (一) 歷史地講述歷史——戲劇史教學淺論 (二) 德語國家戲劇管理的傳統與變革 (三) 德國當代劇場藝術發展略論 (四) 可惜了的《四川好人》(五) 新音樂劇場DU一無二的...
戲劇與影視學(Drama and Film Studies)是國家一級學科,下設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戲劇戲曲學、戲劇影視文學、電影學、影視攝影與製作、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視覺傳達設計、動畫、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傳媒大學是戲劇與影視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發展歷史 2011...
陳逸飛(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出生於浙江寧波鎮海新碶鄉(現北侖區新碶街道)星陽村 [26],美籍華裔現代畫家、導演、視覺藝術家 [13] [25]。 其主要油畫作品有《黃河頌》《占領總統府》《踱步》《故鄉的回憶》《潯陽遺韻》等 [1];雕塑作品《東方少女》等;導演作品有《海上舊夢―陳逸飛個人隨想錄》...
小說代表人物卡夫卡,戲劇代表人物有斯特林堡。涉及領域 視覺藝術 以下為20世紀初一些重要的表現主義視覺藝術家:德國:埃米爾·諾爾德、弗蘭茨·馬爾克、昂斯特·巴拉赫、埃里希·赫克爾、卡爾·施密特-羅特盧夫、艾恩斯特·路特維希·基希納、馬克斯·貝克曼、奧古斯特·麥克、馬克斯·佩希斯坦;奧地利:埃貢·席勒、奧斯卡·...
此後,一般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標誌,分為現代當代兩個時期。中國現代戲劇以廣泛吸收西方現代戲劇的眾多流派為起點,在社會運動和革命鬥爭的浪潮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傳統。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北京師範大學為中國話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發展歷史 中國的戲曲藝術有著800年以上的歷史,由南宋...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已出現了一批運用國際藝術創作語言進行創作、具有國際水準的藝術家,活躍於當代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建築、設計、跨學科等領域的國際舞台上。他們以非凡的成就,寫就中國人的心靈史。這一風潮同時帶動和培育了一批優秀年輕藝術家,未來大有可觀。當代藝文傳播,華文傳媒界的空白 近二十...
現代主義電影是由表現傳統的戲劇化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深入到表現人物內心更細微、更隱秘的情緒變化, 探索人性中最本原的東西(張揚個人直覺和情緒),橫向再現社會生活、人物情緒,注重人物情緒的自然流動(意識流)、使電影由視覺藝術升華為表現內心感受的藝術影片。現代主義源流 興起 西方文藝中的現代主義,一般都把英國...
布景décor戲劇演出視覺形象中構成景物環境的實體部分。源於拉丁語裝飾之意。曾稱舞台裝飾。布景藝術創造的藝術形象,由設計者根據劇情的要求進行構思和設計,用舞台技術的方法造型和塑形,使其體如今演出中,與燈光、化妝、服裝等共同綜合塑造演出外部形象,幫助演員表演,表示劇本內涵。布景師 布景師(artdirecto/set...
2018年 舉辦第二屆當代戲劇雙年展-聶競竹海報藝術裝置展;2018年 舉辦“陌生化接觸:海報裝置藝術展”。2021年 入圍 第17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 基本介紹 聶競竹,著名設計師、視覺藝術家,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海報設計獲得年度設計師青年榜樣稱號。與賴聲川、田沁鑫、王曉鷹、査明哲、林奕華,以及張藝謀、鈴木忠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