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鷹無人攻擊機
- 外文名:UAV
- 布局:前掠機翼和先進的升力體飛翼
- 功能:定點摧毀
隱身無人攻擊機的代表中國未來的UCAV不可能單純依靠“長虹”一3或“翼龍”這樣的常規機型,套用隱身技術提高隱蔽性和戰場生存能力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中國在航空隱身技術的型號套用方面長期處於嚴格保密的不透明狀態,早期公開的“暗劍”在技術上也有著較強的技術驗證機的色彩,這次航展上出現的“戰鷹”隱身無人機則體現出實用隱身技術的套用成果。“戰鷹”的宣傳資料上被介紹為多功能的無人作戰平台,這個機型不但可以在高危險戰區執行縱深偵察和監視任務,利用機身彈艙掛載的武器還可執行防空壓制和打擊任務,利用低信號特徵帶來的突防能力和隱蔽性獲得戰術上的優勢。
“戰鷹”採用了前掠機翼和先進的升力體飛翼布局,機身背部安裝的進氣道和發動機噴口都採用了低信號措施,隱身性能方面的技術標準與美國X-47B基本相當。“戰鷹”採用前掠翼布局在無人機中較為少見,這一設計不但可以起到和後掠翼類似的高速性能,而且前掠的機翼後緣還可以和後機身形成一個整體來降低雷達反射面積。採用前掠翼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機翼可以設定在機身的後方,外翼的重量和氣動力還可以平衡前機身的氣動效果,相比常規前掠翼布局可有效降低機身長度和整機尺寸,能夠在保證飛行性能和基本任務載荷的前提下,降低飛機的體積與成本。“戰鷹”在戰術上的功能是作為突破防空網路的“撞門錘”,依靠隱身性能和機載武器對防空網路上的重要節點進行定點摧毀,在其他航空作戰力量突防前將敵方防空網路打開缺口並完成偵察任務。這一點與美國著名的F—117非常接近,差別只是飛行員由地面控制員和自動控制系統取代。
無人攻擊機的隱身化和大型多功能化確實可以在性能上接近常規攻擊機,但是現代攻擊機需要完成戰場支援、縱深精確打擊、偵察和自衛防空等任務,這就對其自動化水平和設備完善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國外普遍採用無人機和指揮機組成混合編隊來提高作戰效率和協同能力,這是因為無人機的智慧型系統還不能替代人的思維與判斷。但是,人工控制的編隊配合存在通訊延遲或信號中斷/干擾的問題,尤其是無人機與指揮系統間的通訊聯繫可能會暴露己方,指揮機也有可能難以兼顧對無人機的引導指揮和保證自身安全。因此,獨立使用無人機和有、無人機混合編隊優缺點的爭論將長期存在。
現役無人機大都是按照固定的程式和任務航線執行偵察巡邏任務,即使是具備攻擊能力的無人機,也採用人工控制。因此,現役武裝無人機的自主工作能力集中在自控飛行這個狹窄的範圍內,缺乏自主決策能力的攻擊無人機在使用靈活性上存在明顯的缺陷。真正能夠滿足無人攻擊系統要求的UCAV需要具備獨立決策和任務規劃的能力,控制人員只是應付突發情況時才參與決策,通過無人機自主完成規劃任務和人工輔助控制的方法提高系統的靈活性。無人隱身攻擊機的獨立作戰能力目前還無法和同技術條件下的有人飛機相比,但是生產、維護和使用成本上的優勢卻有利於裝備規模的擴大。利用無人攻擊機取代部分常規攻擊機,還有利於整體戰鬥力的提高。無人攻擊機想要取代常規攻。擊機功能的前提不僅僅是自控水平的提高,還需要具備不低於常規攻擊機的感測器、數字式電傳飛控、數據鏈、外掛理系統和電子對抗手段,真正成為智慧型化的作戰武器而不是現在這種遊戲機式的“人工+程式”的控制體系。
來源:《現代兵器》雜誌2009年第3期 作者:離子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