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兵

戰車兵

中國古代戰爭中開始使用戰車的年代,據說在夏王啟指揮的甘之戰中使用。後戰國末年的《呂氏春秋》載商湯滅夏戰於鳴條時,軍中有七十乘戰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車兵
  • 外文名:Chariot soldiers
  • 出處:《呂氏春秋》
  • 用途:中國古代戰爭
  • 使用時間:夏代
歷史,淘汰,形式,裝備,交戰,外國,記載,

歷史


但在商晚期的一些遺址中,已發現戰車的痕跡。據相關史料和考古代發現,商晚期的戰車,都是以馬拖駕的木製車子,車上或車旁放有兵器。甲骨文中也有不少用車的記載。
周時,車戰興盛,周武王伐紂時,軍隊主力是“戎車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而諸侯兵會於牧野者,有車四千乘之多。隨這戰爭規模的擴大,因此也有了後來的“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之稱。
戰車兵是中國先秦時期於中原各國常置的一個兵種,於騎兵出現時,曾經稱霸中原數百年,各諸侯國亦有生產戰車作為軍隊的主力。

淘汰

西漢初期亦有編制戰車兵,直到西漢中期(漢武帝在位)因地形受限嚴重才完全由騎兵取代。(需要在平原之地才能完全發揮作用)

形式

戰車兵通常配備二或四匹戰馬、一輛戰車、三個士兵作為一個戰車兵,一位士兵負責駕馭馬匹,一位士兵拿槍或矛、戟、戈之類的兵器,一位士兵拿弓與矢,車尾插上所屬國家之軍旗。 戰車的單位稱作乘(音:ㄕㄥˋ)。
一般而言,戰車兵的周圍會配上少量的步兵,左邊的士兵拿弓、中間的士兵駕車、右邊的士兵拿槍或矛、戟、戈之類的兵器。
另外,每乘戰車還有自己的步兵,據《司馬法》記載,春秋以前為二十二人編制,其中包含七名車下士兵和十五名步兵,連同三名車上士兵,總計二十五人,為一步兵輛,配合戰車作戰。步兵的身份很低微,有些甚至是奴隸。

裝備

為了保護戰車兵的安全,車上士兵的裝備相比步兵來說也要精良得多。比如車上士兵一般都有厚重的皮甲冑,有的還有高豎的甲領用來保護頸部,較大的盾牌來增強防護能力。連轅馬也披有厚重的皮馬甲,頭套皮馬胄,為顯得更為威猛,有的還蒙以虎皮。木製的輿(車箱)表面有的還釘鑲青銅護甲,或在軸頭裝有長刺。但隨車的步兵是沒有護體的甲冑的,有的只是戈和盾牌,或弓矢。
戰車上一般都配備有柄的兵器,如被稱之為“車戰五兵”的兵器戈﹑殳﹑戟﹑酋矛﹑夷矛等,兵器均插放在戰車輿側,多件成一組,供士兵 在作戰中隨具體情況選取使用。
戰車上的兵器的長度是有所區別的,通常一件比一件長,由六尺六寸到二十四尺不等。甚至為了防備意外情況的發生,還會準備一些短柄的兵器,如劍等,以馬傷車毀時用來衛體護身。

交戰

木製戰車相當笨重,一乘車至少寬三米,前面駕上四匹馬,全長也約有三米。兩車逼近,必須錯車才能交戰。雙方共同遵守的戰車作戰基本戰術原則為“輿側接敵,左右旋轉”。戰車在接敵過程中,主要是車左以弓矢在輿側射傷敵人,接敵後則須與敵車接輿近戰。
劉邦與項羽戰於京索河一帶的平原時(今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西南),劉邦就曾以兩千乘戰以及郎中騎兵協同作戰圍項羽於京索河平原,最後龍且率三萬楚軍迎救,項羽得以突圍敗走。
車兵在騎兵出現於中原之前,一直作為軍隊的主力,有所謂的步車並重,直到戰國後期,更有所謂的車騎並重。

外國

在國外早期,如羅馬、希臘、埃及仍亦有戰車兵的存在過,在外國的戰爭電影常出現,羅馬帝國時期以後,逐漸被淘汰。

記載

戰國七雄時,唯獨齊與韓未生產戰車過百乘。
戰國七雄各國軍隊主力記載
齊有帶甲數十萬(《戰國策�齊策一》策士所造蘇秦語)。
楚有帶甲(或作持戟)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戰國策·楚策一》策士所造蘇秦語、《楚策一》江乙語、《秦策三》蔡澤語、《史記·楚世家》頃襄王十八年大射者語)。
韓兵卒不過三十萬,包括廝徒在內,除了防守邊疆關塞的以外,“見卒不過二十萬”(《戰國策�韓策一》策士所造張儀語,《韓策一》蘇秦說有“帶甲數十萬”)。
趙有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戰國策·趙策二》策士所造蘇秦語)。
魏有帶甲三十萬或三十六萬,防守邊疆和輜重部隊十萬(《戰國策·齊策五》策士所造蘇秦語、《魏策一》張儀語、《魏策三》須賈語)。它最強大的時期,據說有“武力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奴隸)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戰國策·魏策一》策士所造蘇秦語)。
燕有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戰國策·燕策一》策士所造蘇秦語)。
秦有帶甲(或作奮擊)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戰國策·秦策一》策士所造蘇秦語、《韓策一》、《楚策一》張儀語、《秦策三》范雎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