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擔雅寒式發展研究
書號978-7-118-09413-8
作者黃朝峰
出版時間2014年2月
譯者
裝幀平裝
出版基金
頁數196
字數220
中圖分類F426.48
叢書名
定價46.00
內容簡介
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係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是實施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重大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分析闡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理論基礎,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現狀和世界主要國家戰略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經驗啟示,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三種模式:依託型、共生型和嵌套型,各自的內涵依據、適用領域和實現路徑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最後從轉變觀念、創新制度、最佳化機制、完善法規、政策支持、變革科技創新體系、打造平台基地等方面提出了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對策建議。
目錄信息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與結構安排
第2章 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經濟學分析
2.1 軍民融合、國防開支與經濟成長
2.2 軍民融合與產業融合
2.2.1 技術融合
2.2.2 需求融合
2.3 分工理論
2.3.1 軍民融合與產業分工
2.3.2 軍民融合中產業分工的經濟學解釋
2.4 交易成本理論
2.4.1 軍民融合中的無效率
2.4.2 資產專用性
2.5 產權理論
第3章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現狀
3.1 我國軍民融合戰略的歷史回顧
3.1.1 軍民融合戰略的探索時期
3.1.2 軍民融合戰略的豐富時期
3.1.3 軍民融合戰略的成熟時期
3.2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頸抹燥懂發展取得的成就
3.2.1 法制環境初步形成
3.2.2 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3.2.3 發展實踐日益深入
3.3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存在的主要不足
3.3.1 “軍轉民”動力不足,“民參軍”熱情弱化
3.3.2 “民參軍”的準入門檻過高
3.3.3 各主體利益取向不同,軍地協調不足
3.3.4 專業化服務體系不完備
第4章 世界主要國家戰略性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4.1 美國
4.1.1 鼓勵軍民技術融合
4.1.2 政府與市場合力推動企業融合
4.1.3 軍方積極配合推動需求融合
4.2 歐洲主要國家:以英國航空航天產業為例
4.2.1 英國航空航天產業概況
4.2.2 英國航空航天產業管理機構
4.2.3 英國航空航天產業軍民融合經驗戰夜和
4.3 日本
4.3.1 “官、軍、民”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
4.3.2 “全民軍工”滲透型國防工業生產體系
4.3.3 以軍民兩用技術戰略為核心的國防工業戰略
4.4 俄羅斯
4.4.1 探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軍民結合點
4.4.2 組建軍民聯合集團公司
4.4.3 開發兩用技術
4.5 小結
第5章 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模式之一——依託型
5.1 “依託型”發展模式的內涵
5.1.1 技術屬性:依託國防科技工業核心技術,發展軍民兩用殃妹煉凶技術
5.1.2 需求屬性:依託擊拜料國防科技工業市場壟斷能力,拓展民用市場
5.1.3 模式選擇:專用資產和核心技術依託
5.2 適用領域
5.2.1 技術特性:國防科技工業具有強大的技術壁壘
5.2.2 需求特性:民用產品需求依賴國防科技工業
5.2.3 產業邊界:軍工產騙備業和民用產業技術邊界清晰
5.3 實現路徑
5.3.1 消除國防工業技術進入民用市場障礙
5.3.2 政府鼓勵民用產業積極使用國防工業技術
5.3.3 建立軍民融合綜合產業園區
5.4 案葛整精例:我國核電產業的軍民融合式發展
5.4.1 核電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概況
5.4.2 核電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分析
5.4.3 核電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第6章 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模式之二——共生型
6.1 “共生型”發展模式的內涵
6.1.1 技術屬性:生產技術可雙向轉移
6.1.2 需求屬性:軍用和民用產品通用程度較高
6.1.3 模式選擇:替代型和互補型共生
6.2 適用領域
6.2.1 技術特性:軍民技術互動式發展
6.2.2 需求特性:軍民需求相似度高
6.2.3 產業邊界:產品同質性較高
6.3 實現路徑
6.3.1 引導軍民融合的基礎研究和自主創新
6.3.2 建立軍民融合式高科技工業園
6.3.3 打造高品質軍民融合型產業鏈
6.4 案例:我國衛星產業的軍民融合式發展
6.4.1 衛星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概況
6.4.2 衛星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分析
6.4.3 衛星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第7章 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模式之三——嵌套型
7.1 “嵌套型”發展模式的內涵
7.1.1 技術屬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潛在軍事價值
7.1.2 需求屬性:向民用產業採購具有明顯優勢
7.1.3 模式選擇:主體嵌套與多層嵌套
7.2 適用領域
7.2.1 技術特性:民用技術具有前期領先特徵
7.2.2 需求特性:國防採購不涉及軍事裝備核心性能,屬於軍用基礎材料
7.2.3 產業邊界:產品零部件差異性較大
7.3 實現路徑
7.3.1 制定科學規劃引導高新技術和裝備需求匹配
7.3.2 打造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7.3.3 構建“嵌套型”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體系
7.4 案例:我國新材料產業的軍民融合式發展
7.4.1 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概況
7.4.2 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分析
7.4.3 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第8章 推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對策建議
8.1 樹立軍民融合式發展思想觀念
8.2 完善軍民融合式發展制度安排
8.3 設計軍民融合式發展運行機制
8.4 健全軍民融合式發展法律法規體系
8.5 出台軍民融合式發展優惠政策
8.6 夯實軍民融合式發展技術基礎
8.7 打造軍民融合式發展產業園區
第9章 總結與展望
後記
參考文獻
4.1 美國
4.1.1 鼓勵軍民技術融合
4.1.2 政府與市場合力推動企業融合
4.1.3 軍方積極配合推動需求融合
4.2 歐洲主要國家:以英國航空航天產業為例
4.2.1 英國航空航天產業概況
4.2.2 英國航空航天產業管理機構
4.2.3 英國航空航天產業軍民融合經驗
4.3 日本
4.3.1 “官、軍、民”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
4.3.2 “全民軍工”滲透型國防工業生產體系
4.3.3 以軍民兩用技術戰略為核心的國防工業戰略
4.4 俄羅斯
4.4.1 探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軍民結合點
4.4.2 組建軍民聯合集團公司
4.4.3 開發兩用技術
4.5 小結
第5章 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模式之一——依託型
5.1 “依託型”發展模式的內涵
5.1.1 技術屬性:依託國防科技工業核心技術,發展軍民兩用技術
5.1.2 需求屬性:依託國防科技工業市場壟斷能力,拓展民用市場
5.1.3 模式選擇:專用資產和核心技術依託
5.2 適用領域
5.2.1 技術特性:國防科技工業具有強大的技術壁壘
5.2.2 需求特性:民用產品需求依賴國防科技工業
5.2.3 產業邊界:軍工產業和民用產業技術邊界清晰
5.3 實現路徑
5.3.1 消除國防工業技術進入民用市場障礙
5.3.2 政府鼓勵民用產業積極使用國防工業技術
5.3.3 建立軍民融合綜合產業園區
5.4 案例:我國核電產業的軍民融合式發展
5.4.1 核電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概況
5.4.2 核電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分析
5.4.3 核電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第6章 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模式之二——共生型
6.1 “共生型”發展模式的內涵
6.1.1 技術屬性:生產技術可雙向轉移
6.1.2 需求屬性:軍用和民用產品通用程度較高
6.1.3 模式選擇:替代型和互補型共生
6.2 適用領域
6.2.1 技術特性:軍民技術互動式發展
6.2.2 需求特性:軍民需求相似度高
6.2.3 產業邊界:產品同質性較高
6.3 實現路徑
6.3.1 引導軍民融合的基礎研究和自主創新
6.3.2 建立軍民融合式高科技工業園
6.3.3 打造高品質軍民融合型產業鏈
6.4 案例:我國衛星產業的軍民融合式發展
6.4.1 衛星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概況
6.4.2 衛星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分析
6.4.3 衛星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第7章 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模式之三——嵌套型
7.1 “嵌套型”發展模式的內涵
7.1.1 技術屬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潛在軍事價值
7.1.2 需求屬性:向民用產業採購具有明顯優勢
7.1.3 模式選擇:主體嵌套與多層嵌套
7.2 適用領域
7.2.1 技術特性:民用技術具有前期領先特徵
7.2.2 需求特性:國防採購不涉及軍事裝備核心性能,屬於軍用基礎材料
7.2.3 產業邊界:產品零部件差異性較大
7.3 實現路徑
7.3.1 制定科學規劃引導高新技術和裝備需求匹配
7.3.2 打造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7.3.3 構建“嵌套型”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體系
7.4 案例:我國新材料產業的軍民融合式發展
7.4.1 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概況
7.4.2 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分析
7.4.3 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第8章 推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對策建議
8.1 樹立軍民融合式發展思想觀念
8.2 完善軍民融合式發展制度安排
8.3 設計軍民融合式發展運行機制
8.4 健全軍民融合式發展法律法規體系
8.5 出台軍民融合式發展優惠政策
8.6 夯實軍民融合式發展技術基礎
8.7 打造軍民融合式發展產業園區
第9章 總結與展望
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