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爭規模
- 外文名:The scale of war
- 特點:參戰的國家多,波及地區廣
- 屬性:戰爭分類的依據之一
戰爭規模是指參戰力量的大小和戰爭行動的空間範圍,戰爭分類的依據之一。戰爭規模的大小是由交戰雙方的政治、軍事、經濟條件和戰爭目的、作戰能力、戰爭保障能力、地理條件等綜合因素決定的。由交戰雙方的政治、軍事、經濟條件和戰爭目的...
國際戰爭是指發生在國際間的大戰,通常參戰國家很多,已發生過兩次。二戰 日期:1937年7月7日或1939年9月1日 - 1945年9月2日 地點:歐非戰場、亞洲戰場 結果:同盟國勝利。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出現,造成了冷戰。導火線:歐洲...
在美國的的授意下,日本在朝鮮戰爭中秘密派出了掃雷部隊,是二戰後日本首次向國外派兵。 美國原先將朝鮮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的計畫因戰事進展極其順利而有所改變。麥克阿瑟將軍要求乘勢追擊,將共產主義逐出整個朝鮮半島。
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戰役之前德軍掌握有限的戰略主動權,能夠自主選擇發動戰略進攻的時間和地點;戰役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並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蘇聯紅軍從這裡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進攻。庫爾斯克會戰同時也被...
年7月7日/1939年9月1日 [260] [267] [278]—1945年9月2日 [60]),簡稱二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以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僕從國與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抗日戰爭(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68] [167]),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
這些矛盾的發展便導致了這一時期的各種戰爭。封建社會的戰爭規模已有很大發展,這既是社會經濟和人口發展的結果,同時還與兵源的擴大有關。軍隊的構成有陸軍和水軍(海軍),陸軍中除車兵被逐步取代外,主要是步兵和騎兵,騎兵在戰爭中常...
第四次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農曆甲午年),日本以突然襲擊清朝陸海軍的方式挑起了第一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史稱甲午戰爭。甲午戰爭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必然產物。1894年2月,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
其中64%的受訪者認為,世界正在逐步靠近大規模武裝衝突,而只有15%的人對此持相反觀點。受訪者表示,可能引發戰爭的原因包括恐怖主義威脅以及在敘利亞和整箇中東地區持續發生的武裝衝突。俄羅斯獨立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2016年10月31日公布...
參戰規模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10月7日起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同時標誌世界反恐戰爭的開始。與阿富汗作戰的國家主要有美國以及英國、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約國家,吉爾吉斯斯坦、日本、韓國、菲律賓...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第二次淞滬抗戰,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箇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在淞滬會戰中,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