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初期

戰爭初期是從戰爭爆發到完成第一步戰略任務的一段時間。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東北軍一槍未發,即讓出瀋陽城。日軍得寸進尺,4個多月內,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淪陷。日本強占東北後,中國人民就開始了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但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前,未能形成全國性的民族戰爭。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略防禦階段。即是戰爭初期,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當時,日本侵略者把國民黨作為主要作戰對象,所以由國民黨軍擔負的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進攻的主要戰場。在全國抗戰初期,國民黨表現了一定的抗日積極性,先後進行了平津會戰、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重要戰役,並取得了台兒莊戰役的勝利,阻滯了日軍的推進,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但是,由於國民黨在政治上實行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在軍事上則採取單純防禦的戰略方針,所以,儘管國民黨軍隊的許多官兵對日軍的進攻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戰場的戰局仍非常不利,先後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亦遷都重慶。

基本介紹

正文
從戰爭爆發到完成第一步戰略任務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長短,取決於交戰雙方的戰略指導思想、戰爭準備程度、初期的戰略目的以及戰爭爆發的方式。在這段時間裡,進攻一方多以預先展開的主力,向對方實施突然襲擊,力求初期取得決定性勝利;防禦一方往往在被動形勢下,採取緊急措施,抗擊對方的突襲,以求穩住戰局,為爾後作戰創造有利條件。與此同時,交戰國迅速轉入戰時狀態,動員各自的力量進行戰爭,並積極開展外交活動,以創造有利於本國的國際條件。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武器裝備、鐵路運輸和通信技術迅速發展,軍隊的動員擴編和戰略展開大為加快,戰爭的突然性和規模增大,戰爭初期的作戰對整個戰爭進程的影響也相應增大,從而引起各國軍事家的重視。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初期一般指各交戰國從正式宣戰到軍隊完成戰略展開,主力開始投入交戰這一段時間。各交戰國為了爭取時間,先敵完成戰略展開,往往在戰前就開始動員和準備工作,戰鬥行動日趨積極。這樣,使從宣戰到主力開始投入交戰的時間,比以往大為縮短,軍隊作戰行動的比重有了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初期出現一些新的特點:進攻一方在戰前就完成了戰爭準備和戰略展開,採取不宣而戰、突然襲擊的方式發動戰爭,一開始就使用主力尋求戰略決戰,企圖達到初期決勝的目的;而防禦一方多因準備不足,在對方突然襲擊下,倉促應戰,形成戰爭初期嚴重的被動和失利局面。在現代條件下,由於武器裝備的迅速發展,軍隊的作戰能力和機動性大大提高,戰爭初期的作戰更加激烈複雜,其結果將對整個戰爭的進程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各國對戰爭初期都極為重視。蘇軍認為,未來戰爭從一開始就將是十分激烈的,而初期戰役可能對整個戰爭進程發生決定性影響。因此國家在平時須保持強大的軍隊,作好戰爭準備,以便戰爭一開始就能對敵國實施戰略突襲,並在主要方向上,集中優勢兵力,使用大量坦克機械化部隊,在空降兵配合下,實施寬正面、高速度、大縱深的連續突擊,一舉使對方的防禦體系陷於癱瘓,摧毀其抵抗意志和支持戰爭的能力,並力求達到初期決勝的目的。美軍認為,戰爭初期具有重要意義。一場戰爭的結局,可能取決於初戰的成敗,為此,要求首先準備打贏一場戰爭的第一仗。強調平時做好充分的實戰準備,提高遠程機動和快速反應能力,以便一旦威懾失靈,能夠及時作出反應,立即投入戰鬥。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為了防備侵略者的突然襲擊,平時須居安思危,常備不懈。根據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和現代戰爭的特點,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全面提高軍隊的戰備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在戰爭初期,首要的是抗住戰爭發動者的戰略突襲,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和戰爭潛力;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靈活運用各種作戰形式和戰法,大量殺傷、消耗敵人,制止其長驅直入,掩護國家迅速轉入戰時體制,初步穩定戰局,粉碎敵人初期決勝的企圖,迫敵進行持久作戰,為最後戰勝侵略者創造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