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是幼稚園殺手演唱的歌曲,收錄於《被世界遺忘的人》專輯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役
- 所屬專輯:《被世界遺忘的人》
- 歌曲原唱:幼稚園殺手
- 歌曲語言:國語
《戰役》是幼稚園殺手演唱的歌曲,收錄於《被世界遺忘的人》專輯中。
戰役是根據戰略需要,在一定區域和時間內所進行的一系列戰鬥的總和。戰役是戰爭的一個局部,直接服務和受制於戰爭全局 ,不同程度地影響戰爭全局。它直接運用戰鬥,也為戰鬥的成敗所直接影響。現代戰役,通常是諸軍種、兵種共同進行的合...
本文所說的抗日戰爭十大戰役分別是:淞滬會戰、上高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長沙會戰、緬北滇西戰役、湘西會戰。淞滬會戰 背景 淞滬會戰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軍以公共租界的日本人聚集區和黃浦江上...
巨鹿之戰是秦朝末年前207年至前206年,秦軍與起義軍項羽部隊在巨鹿(古縣名,在現在河北平鄉西南)展開的一場決戰,最後項羽獲勝。這是秦末戰爭中消滅秦軍主力的一次決定性戰役,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破釜沉舟 秦...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場戰略性戰役。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無論戰爭規模還是取得的戰果,在中國戰爭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
正面戰場十大經典戰役:淞滬會戰、忻口戰役、南京保衛戰、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崑崙關大捷、仁安羌大捷、常德會戰、雪峰山戰役。相關背景 中國兩個抗日戰場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起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1931年9月18日,日本法西斯...
遵義戰役,發生在1935年2月24日至28日;而紅軍第一次占領遵義,是當年1月7日,遵義會議是1月15日至17日;第一次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是在1月29日,而第一次東渡赤水河(二渡赤水)是在2月18日至20日。戰役簡介 1935年1月...
蘭州戰役,是第一野戰軍於1949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的城市攻堅戰,也是解放大西北中最關鍵、最激烈的一次決戰。第一野戰軍以傷亡8700餘人的代價,殲滅敵人2.7萬餘人,消滅了馬步芳集團的主力,使西北其他反動軍隊完全陷入分散、孤立的境地...
三國十大戰役,是指發生在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的十次改變歷史進程、決定歷史人物命運的十次具有轉折性的大戰。這十大戰役分別為:北方統一戰、江東統一戰、西川統一戰、濮陽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潼關之戰、合肥之戰、漢中之戰、荊州...
索姆河戰役(英語:Battle of Somme,法語:Bataille de la Somme)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時間發生在1916年6月24日到11月18日間,英、法兩國聯軍為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其擊退到法德邊境,於是在位於法國北方的索姆河...
解放戰爭五大戰役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濟南戰役和渡江戰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取得五大戰役的勝利,為實現全中國的解放奠定了基礎。遼瀋戰役(1948年9月至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東北軍區部隊在遼寧省西部和...
戰役類型 按照作戰行動性質對戰役所作的基本分類。分為進攻戰役和防禦戰役兩大類。
三大戰役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戰役。三大戰役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官渡之戰(公元200---公元201)簡略內容:袁紹與曹操,以曹操獲勝告終,曹操統一...
卡古爾河戰役:1770年8月1日,在俄土戰爭(1768—1774)期間,魯緬采夫將軍指揮的俄國第1集團軍4.2萬人和土耳其宰相哈利勒巴夏作戰圖統率的土軍主力7.5萬人在卡古爾河(多瑙河左岸一支流)進行的一次交戰。是俄國武裝力量最為輝煌的勝利...
土城戰役是發生在1935年1月下旬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場惡仗,這場戰鬥是毛澤東提議而由紅軍總部決定的,參戰雙方分別是中央紅軍和川軍,戰役結果為中央紅軍因情報失誤而錯估了川軍的兵力並最終戰敗。背景介紹 1935年1月,根據劉伯承、聶榮臻的...
抗美援朝戰爭五大戰役是指從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 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的主要戰役。經過五大戰役,迫使敵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在戰爭雙方形成戰略對峙情勢下,美國不得不...
淮海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第二個戰役。 [26]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以及其他軍區部隊與地方武裝,於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區域內,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大...
錦州戰役(又名錦州會戰),是從1948年10月7日到10月15日在遼瀋戰役第一階段中,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主力對據守遼寧省錦州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役,是遼瀋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戰役背景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根據全國軍事形勢,...
渡江戰役是指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規模巨大的強渡江河戰役。戰爭背景 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以及在戰略決戰階段的其他戰役,國民黨軍大部主力已...
中條山戰役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正面戰場國民黨軍隊在山西範圍內唯一的一場大規模對日作戰。1941年5月7日,中條山外圍日軍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東、北、西三個方向開始全面進攻。中條山戰役前後歷時一個多月,中國軍隊由於事前準備不...
格林瓦爾德戰役,德國文獻中稱為坦南貝格會戰,中文又譯作坦能堡會戰,是1410年7月15日,在條頓戰爭(1409—1411)期間,波蘭—立陶宛聯軍殲滅條頓騎士團的決戰。以步兵為主的波蘭-立陶宛聯軍以及捷克和匈牙利的志願部隊3.9萬人在波蘭國王...
1914年坦能堡會戰,又稱為坦嫩貝格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是在1914年8月17日至9月2日爆發的。 在1914年8月17日,俄羅斯帝國第一和第二集團軍侵入東普魯士,向首府柯尼斯堡進發。俄軍成功地進入德國,...
戰役 《戰役》是1962年羅伯特·奧特曼等執導電影。
長津湖戰役(英文:Battle at Lake Changjin,又譯:Battle of the Chosin Reservoir),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東線戰場在長津湖地區遂行的一次作戰。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在遭遇嚴寒、凍傷較多、兵力不足的條件下,與...
金門戰役,是解放戰爭末期發生於福建省金門的一場戰役。人民解放軍方面稱金門戰鬥、金門登入戰;中國台灣方面稱古寧頭戰役、古寧頭大捷或金門保衛戰。1949年10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兵團一部奉命發起金門戰役,3個多團的兵力乘木...
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インパール作戦,日軍代號:ウ號作戦,1944年3—7月),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於1944年3月至7月在印度英帕爾地區對英印軍進行的進攻戰役。1944年3月8日,日本緬甸方面軍發動英帕爾戰役(“烏”號作戰...
遼東戰役指甲午戰爭時期中日陸軍在奉天(今遼寧)遼河以東進行的一系列戰鬥。 遼東半島面臨黃海,又與山東半島遙遙相對,共扼渤海海峽,形成護衛京津的門戶,也是從海上進入清朝政權發源地——東北的唯一通道。戰略地位極為重要。1894年10月...
長城戰役進行到4月底,中日雙方都有結束作戰的想法,只是在達成什麼目標、以什麼手段結束的問題上不同而已。日本關東軍以第6、第8師團及一個混成旅團守備從古北口到山海關400公里的長城線,“兵力顯然不足,處於不遑應戰的狀態”,且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