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設定,角色設定,物品道具,武器設定,移動載具,遊戲地圖,特色系統,在線上模式,團隊合作,單兵作戰,道具系統,積分系統,遊戲原聲,配置要求,遊戲測評,IGN評價,國內測評,發售版本,
遊戲設定
遊戲的大環境背景設定在21世紀初,國際局勢已經完全惡化,俄美戰爭全面打響,俄軍進攻阿拉斯加的戰役已持續近兩星期。遊戲開始時,B連隊正在
阿拉斯加活動,受上級指示準備執行新的計畫,追尋敵人的秘密武器。
在劇情設定方面,《戰地:叛逆連隊2》的口味以及風格將變得比較嚴肅,黑色幽默成分則相應的有所減少。故事更多地刻畫了幾個士兵間深厚的情誼,從而在他們遇險時渲染出強烈的“戰爭悲劇色彩”。
該作是《戰地:叛逆連隊》的直接續作,在繼承前作破壞效果、單人劇情等特點的基礎上,調整了遊戲細節,特別是多人在線上遊戲元素的設定。《戰地:叛逆連隊2》格外重視“小隊配合作戰”,並設計了兩種全新的小隊配合的遊戲模式。
角色設定
兵種設定
遊戲中有4個兵種可供選擇:突擊兵(Assault)、
工程兵(Engineer)、
偵察兵(Recon)、醫療兵(Medic)。不同的兵種使用不同的武器,並有特殊道具和能力。例如,醫療兵放置在地上的醫療包可以為附近的士兵快速恢復生命值(包括敵軍),同時配備了電擊起搏器用來救活重傷倒地的友軍。
主要角色
玩家所在的是美軍“222營”的一個叫“B連”(B Company)的連隊。裡面的人幾乎全是因鬧出了大亂子而被轉調來的,一般被用作炮灰,由於“價值不大”,所以常在特種部隊之前被派入某戰場參戰或擔任“
救火隊”,導致極高的傷亡率。因此“B連”常常被稱為“Bad Company”(叛逆連隊)。
B連主要有四名人物:
中文名 | 原名 | 角色資料 |
馬洛 | Preston Marlowe | 遊戲主角,是B連中的新人,因此時常被B連隊的其他成員安排困難的任務。 |
雷德福德(中士) | Sergeant Redford | |
哈格 | George Gordon Haggard Jr. | 喜愛炸毀周圍的各種物品,而惹了不少麻煩。最後厭倦了戰爭,而後在史威瓦特的勸說下歸隊。 |
史威瓦特(小甜甜) | Terence Sweetwater | 拆彈專家,儘管畢業於大學但經常做愚笨的判斷。特徵是戴著眼鏡,背著大背包,拿著M60。 |
物品道具
武器設定
每個兵種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自由選擇自己上場用的武器、道具和特殊能力。多人遊戲中一共有46種武器、15種道具和13種特殊能力供玩家選擇。不少武器移植自《
戰地:叛逆連隊》,但是精度被調得更低,射速則更高。多數武器本身也有豐富的配件用以定製,玩家對全套的武器、道具、武器定製總共有15000餘套不同的組合選擇。
突擊兵(Assault) | AEK-971 VINTOVKA | XM8 P突擊步槍 | F2000突擊步槍 | AUG突擊步槍 |
AN-94阿巴甘突擊步槍 | HK416突擊步槍 | M16A2突擊步槍 | M16 SA 迷彩武器 |
工程兵 (Enginer) | 9A-91突擊步槍 | SCAR-L卡賓槍 | XM8 C 突擊步槍 | AKS-74U |
UZI 衝鋒鎗 | PP-2000衝鋒鎗 | UMP-45衝鋒鎗 | UMP SA 迷彩武器 |
醫療兵 (Medic) | PKM通用機槍 | M249通用輕機槍 | 88-式通用機槍 | M60輕機槍 |
XM8輕機槍 | MG36輕機槍 | MG-3通用輕機槍 | MG3 SA 迷彩武器 |
偵查兵 (Recon) | M24狙擊步槍 | 88式狙擊步槍 | SV98狙擊步槍 | SVU狙擊步槍 |
GOL狙擊步槍 | VSS消聲狙擊步槍 | M95狙擊步槍 | M95 SA 迷彩武器 |
通用武器 | M9手槍 | M1911手槍 | MP-443手槍 | MP-412 REX手槍 |
標記槍 | M93R手槍 | M1A1湯姆森衝鋒鎗 | |
M870戰鬥霰彈槍 | SAIGA 20K半自動霰彈槍 | SPAS-12戰鬥霰彈槍 | M14 MOD 0 EBR步槍 |
USAS-12 AUTO | | G3 | 二戰M1加蘭德步槍 |
移動載具
在多人遊戲中玩家能駕駛17種可移動載具,包括輕型越野車、沃德尼克車、坦克、武裝直升機,以及《戰地:叛逆連隊2》沒有的運輸直升機等戰地系列經典載具。遊戲中的新載具全地形突擊車(ATV)格外搶眼,儘管不具有攻擊性,這種輕型載具可以在複雜多變的戰場中提供很快的速度和很強的靈活度。單人遊戲中可使用的載具更多。武裝載具經過玩家的投票評選,兩款《
戰地1943》的二戰單兵武器,靈活性強的
湯普森衝鋒鎗和經典的
M1911手槍,也成為《戰地:叛逆連隊2》的解鎖武器之一,購買《戰地1943》的戰地老兵以及購買《戰地:叛逆連隊2:限量版》的玩家可以免解鎖獲取。
《戰地:叛逆連隊2》是首款能夠自定製載具的戰地系列遊戲。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作戰風格和戰術需要,從更厚的裝甲、更強的武器、煙幕彈、電子戰系統、加強版瞄具等升級中有限地選擇、套用到自己的載具上。
輕型 | 眼鏡蛇突擊車 | 悍馬突擊車 | VODNIK四驅車 | 四輪摩托 | |
重型 | M3布萊德雷騎兵戰車 | BMD-3傘兵戰車 | M1A2艾布拉斯主戰坦克 | T-90主戰坦克 | BMD-3自行高射炮 |
空中 | AH-64阿帕奇直升機 | MI-28浩劫直升機 | UH-60黑鷹運輸機 | M1-24雄鹿 | UAV無人機 |
水上 | 單人水上摩托 | 巡邏艇 | | | |
固定 | 重機槍 | 靜態反坦克武器 | 固定高射炮 | | |
遊戲地圖
《戰地:叛逆連隊2》發售時共有10幅地圖,後期又對各個平台追加了一些地圖,PC玩家則可以通過更新下載地圖。
遊戲中多數地圖均根據北美和南美的真實場景改變製作而得。設定在美國
阿拉斯加的一些地圖提供了令玩家期待已久的雪山場景,此外也有玻利維亞的茂密森林、沙土飛天的智利小鎮等場景供玩家探索。
地圖的規模與前作保持一致,但載具數量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遊戲模式下各種可選地區,如下表:
地圖 | 可選模式 |
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 | 征服、小隊死亡競技、小隊速攻 |
瓦爾帕索村(Valparaiso Villag) | 速攻、小隊速攻 |
拉古納-阿爾塔山脈(Laguna Alta) | 征服、小隊速攻 |
無罪之島(Isla Inocentes) | 速攻、小隊死亡競技 |
阿卡塔馬沙漠(Atacama Desert) | 征服、速攻、小隊速攻 |
阿里卡港(Arica Harbour) | 征服、速攻、小隊死亡競技 |
白色通道(White Pass) | 征服、速攻、小隊死亡競技 |
尼爾森灣(Nelson Bay) | 征服、速攻、小隊死亡競技 |
拉古納水壩(Laguna Presa) | 征服、速攻、小隊死亡競技、小隊速攻 |
瓦爾迪茲港(port Valez) | 征服、速攻、小隊速攻 |
重金屬(Heavy Meta) | 征服、小隊死亡競技 |
綠洲(Oasis) | 征服、速攻、小隊死亡競技、小隊速攻 |
嚴寒之戰(Cold wat) | 速攻、小隊死亡競技、小隊速攻 |
豐收節(Harvest Day) | 征服、速攻、小隊死亡競技、小隊速攻 |
特色系統
在線上模式
《戰地:叛逆連隊》一共有四種多人在線上模式。Xbox 360、PS3版遊戲支持最多24人,PC版支持最多32人同時在線上對戰。而為了防止建築物全部摧毀變成一片平地的情況出現,遊戲的節奏設計得格外的快。
經典的在線上遊戲模式有“突擊”(Rush)模式和傳統的“征服”(Conquest)模式。Rush模式與《戰地:叛逆連隊》的“奪金戰”模式類似,玩家將分為攻防兩方,攻防需要在兵力值耗盡前用定時炸彈或其它武器擊破守方守衛的6-8個箱子。在Rush模式中掌握蓄力猛攻的時機是十分重要的。“征服”模式則與其它戰地系列遊戲保持一致。指揮官的角色仍然沒有出現,而轟炸支援等特殊技能則由每名玩家控制。這兩個模式支持“真實”(Hardcore)特殊模式,取消了陣亡視角,所有
HUD被關閉,而武器的威力則更強。
另外兩個遊戲模式更注重小隊配合,是首次在戰地系列遊戲中亮相。“小隊死亡競技”(Squad Deathmatch)模式允許相互對立的四個四人小隊進行對抗。累計擊殺敵人數達到規定數量(默認50)的小隊判定獲勝。“小隊突擊”(Squad Rush)是突擊模式的精煉版,兩支小隊在沒有載具的小地圖中進行攻防交戰。
團隊合作
一個陣營的士兵仍然可以分為若干小隊,每隊最多4人。同小隊員的名字及其基本狀態會實時顯示在遊戲螢幕上。玩家可以自主選擇要加入的小隊,這滿足了那些相互認識、希望共同作戰的玩家的需要。遊戲製作組吸取了前作的經驗教訓,小隊系統有了不少改進,玩家間的互動有所增強。小隊內部可以進行秘密通話;加入小隊的玩家陣亡後可以在其它小隊員身邊重生。
單兵作戰
在《戰地:叛逆連隊2》中兵種較少,各兵種擁有的能力較綜合,因此個體士兵的能力有所提高。遊戲在重視團隊配合的同時,兼顧了個體士兵的爽快體驗,個體士兵也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對局部戰局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遊戲取消了前作的“自動注射器”系統,取而代之的是醫療兵裝備的能夠群體醫療的醫療包。另外靜息回血系統可以在玩家沒有受到攻擊時,緩慢地自動回復生命值。為了加快遊戲的節奏,遊戲中士兵護甲較為脆弱,經受不住槍林彈雨,很容易陣亡。不過,遊戲的重生時間與戰地前作相比較短,加之有醫療兵配備的起搏器可以救人,玩家陣亡後可以很快上陣。
一定距離內,玩家可以通過瞄準其它士兵來判斷其為敵軍或我軍。發現敵人後,要通過手動報點才能在小隊的小地圖上顯示敵軍方位。
遊戲特意設定了近身武器攻擊快捷鍵,玩家無需切換武器,就可以快速使用貼身匕首進行防禦或偷襲。
道具系統
在叛逆連隊2的多人遊戲中,玩家可選擇的武裝載具多達15種,其中包括:輕型越野車、裝甲運輸車、坦克、武裝直升機,以及《戰地:叛逆連隊2》沒有的運輸直升機等戰地系列經典載具。而單人遊戲中可使用的載具則更多。
叛逆連隊2是首款能夠自定製載具的戰地系列遊戲。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作戰風格和戰術需要,從更厚的裝甲、更強的武器、煙幕彈、電子戰系統、加強版瞄具等升級中有限地選擇、套用到自己的載具上。
積分系統
在在線上遊戲中玩家的得分會計入自己的積分。積分增加到一定量後,玩家可以提升自己的等級,最終達到最高的50級。遊戲中有40種徽章(Pins)、228種星章(Stars)和40種勳章(Insignias)。徽章需要玩家在一場比賽內達到相應的目標,可重複獲得;星章與各種武器綁定,星章的銅、銀、金級別代表玩家對相應武器的掌握程度;勳章獎勵玩家在團隊合作中的出色表現,當玩家在所有場次的累積數據達到目標後即可獲得。
遊戲原聲
遊戲的音樂專輯《戰地:叛逆連隊2:原聲譜曲》(Battlefield: Bad Company 2 Original Score)於2010年2月2日發布,代理商為E.A.R.S.。
該專輯共有11個曲目,總長度20分05秒。
序列 | 歌曲名 | 時長 |
01 | The Storm (Main Theme) | 2:35 |
02 | The Secret Revealed | 4:01 |
03 | Cold War | 0:49 |
04 | Snowy Mountains | 3:03 |
05 | The Ancient Weapon | 3:50 |
06 | Operation Aurora | 1:14 |
07 | Snowblind | 0:43 |
08 | The Storm (Edit) | 1:01 |
09 | The Secret Revealed (Edit) | 1:01 |
10 | Snowy Mountains (Edit) | 1:00 |
11 | The Ancient Weapon (Edit) | 0:58 |
配置要求
| 最低配置 | 推薦配置 |
作業系統 | | Windows Vista / Windows 7 |
CPU | Core 2 Duo @ 2.0GHz | |
記憶體 | 2GB | 2 GB |
顯示卡 | GeForce 7800 GT / ATI X1900 | GeForce GTX 260 或同級別ATI顯示卡 |
顯存 | 256MB | 512 MB |
硬碟空間 | 15 GB(線上下載版本);10 GB(光碟版本) | 15 GB(線上下載版本);10 GB(光碟版本) |
遊戲測評
IGN評價
IGN對《戰地:叛逆連隊2》其作出了評測,認為《戰地:叛逆連隊2》在畫面、聲效、手感以及耐玩性方面的表現堪稱一流,使得大多數單項獲得9分,最終以8.9的高分收場。
IGN評測語翻譯如下:
總體8.0分:DICE團隊製造了一種接近電影風格的優秀表現,給《戰地:叛逆連隊2》帶來更震撼的效果。
畫面9.0分:遊戲背景的畫面毋庸置疑了,但是最搶眼的還是物理環境可破壞性的加入。
聲效9.0分:精彩的聲效表現使得該作超越了普通水準。
手感9.0分:射擊感覺爽快流暢,多人對戰更是精彩的體驗。
耐玩9.0分:《戰地:叛逆連隊2》網路模式非常成功,玩家在體驗很長時間之後也不會感到厭倦。
國內測評
《叛逆連隊2》延續了前作加入了建築破壞和物體破壞的支持,在遊戲中,玩家可以使用重型武器破壞建築物,這樣的遊戲設定和表現效果是很少見到的。即使是有著09年
FPS巔峰之稱的COD6的物理破壞效果也不及《叛逆連隊2》。
就遊戲總體來說,品質上雖然居高不下,可上手時卻很難讓人適應,特別是擁有
3D眩暈症的玩家們需要長期的遊戲體驗才能完全適應該遊戲的視角設定。從遊戲多樣化的系統設定和互動環境來看,這款遊戲在不發售前就具有相當的魅力來吸引玩家了。
最重要的是該作開放的在線上設定,讓玩家擁有了更多的選擇。相比之下,現代戰爭2雖然擁有高超的遊戲品質,可體驗過程卻單調的多了。這款遊戲的劇情設定極富“戰爭悲劇色彩”,是一款真正意義上有體驗價值和寓意的遊戲作品。EA的戰地系列一直都不缺乏等待的玩家,而叛逆連隊2的到來或許已足以讓玩家們體驗到下一款戰地系列作品的誕生了。(遊民星空評)
發售版本
平台 | 語言 | 發售時間 |
PC | 中文 | 2010年03月02日 |
XBOX360 | 其他 | 2010年03月05日 |
英文 | 2010年03月02日 |
日文 | 2010年03月11日 |
PS3 | 其他 | 2010年03月05日 |
英文 | 2010年03月02日 |
日文 | 2010年03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