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和之間的掙扎》為其中之一的《戰和之間的掙扎(北宋南宋遼金)》分冊,講述了北宋、南宋、遼、金四個王朝的興盛與衰敗。在這部《二十五史通講》的編寫過程中,編者主要以《二十四史》為底本,輔以《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等系列史籍,參用歷代筆記野史,擇善而從。即便是以某一人物傳記為主的故事,編者也沒有簡單地將史書中形成的傳記譯成白話充數、一般都要爬梳諸書,並在“書”、“志”和其他相關人物傳記中鉤稽史料,加以充實。
基本介紹
- 書名:戰和之間的掙扎
-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 頁數:223頁
- 品牌:長春出版社
- 作者:顏邦逸 徐斌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ISBN:9787544507196, 754450719X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陳橋兵變
黃袍加身
孤軍反宋
君臣議事
杯酒釋兵權
重建軍制
宋初平定天下之役
夜訪趙普
連平兩藩
兩路伐蜀
七寶溺器
攻破象陣
才子皇帝
熙載夜宴
賄賂保國
反問毒計
浮橋渡江
豈容酣睡
錢俶入朝
宋太祖治國與“金匱之盟”
坐穩皇位
轉怒為喜
金匱之盟
半部《論語》
趙普為相
節儉寬厚
燭影斧聲
遼宋之間的燕雲大戰
圍城打援
無敵楊業
高梁河之敗
太后攝政
君臣交友
党項聯遼
鎮靜迎敵
東路慘敗
痛失勇將
遼軍反撲
無疾而終
從宋太宗到宋真宗
誡吏慎刑
七弦演奏
太宗佯醉
德昭自刎
議立太子
剛正不欺
只見血山
宦官統軍
大事不糊塗
順利登基
承上啟下的時代
鐵打遂城
力拒遷都
御駕親征
遼宋議和
寇準失相
假造祥瑞
“天書”下凡
正色直言
當眾蒙羞
“五鬼”之首
一舉三得
不卑不亢
高風亮節
臨終舉薦
劉太后穩控大局
借腹生子
太后聽政
制表除弊
魚頭參政
不肯歸政
苦讀成才
犯顏直諫
厚葬宸妃
並葬二母
在戰與和之間搖擺
廢后風波
三次“光榮”
痛斥奸人
趨炎附勢
元昊建夏
延州被圍
攻守之爭
小范老子
栽培狄青
銀錢為靶
趁火打劫
據理力爭
再度使遼
三足而立
短命的“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
石破驚天
為友辯白
誣陷石介
一網打盡
漢書下酒
仁宗一朝的文臣武將
彈劾皇親
鐵面無私
智取崑崙
武將榮升
狄青之死
改革文風
蘇家父子
萬字奏章
仁宗立嗣
王安石變法的前前後後
皇帝家事
編著史書
濮王之議
太后懿旨
力排眾議
痛懲奸惡
力推新法
罷征民車
勘界繪圖
辭官編書
蘇軾外放
小吏上疏
內部分裂
再次罷相
烏台詩案
相逢一笑
元祐更化與黨爭
廢除新法
操之過急
車蓋亭詩案
白衣宰相
洛黨蜀黨
程門立雪
紹聖親政
蘇軾遭貶
花石綱之患與方臘起義
議立新帝
徽宗書畫
年輕天子
蔡京回朝
排擠曾布
刻“奸黨碑”
翻臉無情
斂財之術
花石之禍
四次拜相
籠絡宦官
大造園林
寵信道士
私會名妓
方臘起義
梁山好漢
在內亂中走向衰落的遼國
太后專權
酒後失言
皇叔反叛
皇后賦詩
皇后冤死
暗殺太子
擲骰升官
女真人建金滅遼
拒不起舞
阿骨打稱帝
叛遼降金
宋金聯盟
王黼為相
改換皇帝
一敗塗地
平州反金
眾叛親離
北宋王朝的最後日子
徽宗退位
保衛汴京
蔡京下場
學生請願
再度南侵
宗澤抗金
東京陷落
搜刮財物
罵賊而死
秦檜簽名
皇帝慘死
抗金英雄與議和人物
鎮守開封
岳飛投軍
三呼“過河”
苗劉之變
韓世忠救駕
擂鼓戰金山
被困黃天盪
秦檜歸來
岳家軍
跪拜稱臣
郾城大捷
忍痛撤軍
岳飛入獄
太后歸國
莫須有
秦檜專權
海陵王南侵與隆興和議
完顏亮篡位
籌劃侵宋
聲東擊西
勉強應戰
書生上陣
采石之戰
史浩主和
北伐失敗
隆興和議
世宗治國
開禧北伐的前前後後
父子嫌隙
鳳娘妒悍
“過宮”事件
提前即位
朱熹被逐
慶元黨禁
英雄虎膽
壯志難酬
開禧北伐
嘉定和議
謀廢太子
擅自廢立
湖州之變
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
統一蒙古
創立文字
野狐嶺大戰
耶律楚材
班師東歸
萬里西行
臨終遺囑
推舉大汗
南宋聯蒙滅金
紅襖軍抗金
金宋開戰
“借道”攻金
圍攻汴京
制止屠城
攻破蔡州
端平入洛
全線潰敗
元朝滅宋之站
蒙哥稱汗
重用漢儒
裂帛“止殺”
開府金蓮川
釣魚城之戰
彌天大謊
權相專權
李■反叛
偏取下策
興建大都
襄樊之戰
義除奸相
起兵勤王
臨危受命
母子出家
流亡小朝廷涯山覆滅
二王南逃
委任以專
一片丹心
崖山血戰
浩然正氣
從容就義
文摘
趙匡胤原是周世宗手下的一員得力戰將,跟隨周世宗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戰功。周世宗親征北漢因病返回的途中,從行囊中取出文書批閱,忽然發現了一塊長約三尺的木頭,上邊清晰地刻著一行小字:“點檢作天子。”周世宗覺得很奇怪,就把它收了起來。當時擔任殿前都點檢的是駙馬張永德,與周世宗是郎舅關係,為官以來一直忠心耿耿。但是周世宗不敢掉以輕心,就罷了張永德的官,改由趙匡胤擔任殿前都點檢,把後周最精銳的部隊禁軍交給他指揮。
後周顯德六年(959),後周朝廷忽然接到邊境送來的緊急戰報,說是北漢和遼朝聯合出兵攻打後周邊境。恭帝和太后全無主意,宰相范質和王溥只得做主,派趙匡胤帶兵抵抗。趙匡胤接到出兵命令後,立刻調兵遣將。兩天后,他親率大軍開拔北上,同行的還有他的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謀士趙普。
當天晚上,大軍到了離汴京20里路的陳橋驛(今河南開封東北),趙匡胤命令將士們就地紮營休息。士卒們走累了,自然是倒頭便睡,趙匡胤喝了點兒酒,聲稱頭痛,也早早地躺下了,還吩咐衛兵不許任何人打擾。
還在趙匡胤沒有離開汴京的時候,城裡謠言已經是滿天飛,“策點檢為天子”被描繪得活靈活現,不少人做好了逃難的準備。到了陳橋驛後,精通天文、善於占卜的殿前散員第一直散指揮使苗訓說他看見太陽之上還有一個太陽,兩個太陽長時間地摩擦、撞擊,他指著奇怪的天象對手下楚昭輔說:“這前一個太陽應驗在周,後一個太陽應驗在都點檢身上,後日將取代前日,這是天命。”
這個說法很快就在軍中傳開了,眾將議論紛紛。江寧節度使高懷德說:“現在皇上年紀幼小,既不懂軍國大事,也不會體恤前線將士,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現在就擁立趙點檢做皇帝吧!”
大夥聽了,都覺得此言有理,就推舉都押衙李處耘去跟趙匡義和趙普商量。李處耘來到趙匡義那裡,還沒有把話說完,一幫將領就闖了進來,亮出明晃晃的刀劍,大叫大嚷道:“我們已經商量妥了,非請趙點檢即位不可!”
趙匡義和趙普聽了暗暗高興,一面叮囑大家安定軍心,一面趕快派人告訴留守在京城的大將石守信、王審琦,讓他倆做好應變的準備。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軍營,將士們全起來了,大家迫不及待地擁到趙匡胤暫住的驛館外,讓趙匡義進去把趙匡胤喊起來。
黃袍加身
天剛蒙蒙亮,趙匡胤就被一陣呼喊聲吵醒了。他披衣走出大帳,只見一群將校個個手執兵器,列隊站在廳前,齊聲喊道:“諸將無主,願策點檢為天子!”趙匡胤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被眾人簇擁到廳堂,高懷德等人找來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披在趙匡胤身上。接著又推又拉地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回京即皇帝位。趙匡胤一句話還沒說,眾將已經率領大家跪倒在地,高呼萬歲。
趙匡胤一臉不情願的樣子說道:“你們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擁立我當皇帝,可我趙家世代深受國恩,怎么可以做這種事情呢?”
趙普上前大聲說道:“主帥素來愛兵如子,此次擁立如不應允,這些將校兵士將會落個大逆不道的罪名,死無葬身之地,主帥還是應允了吧!”
“對!應允了吧!”全體將帥齊聲呼喊著。
見此情景,趙匡胤無可奈何地說:“你們既然要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們都能聽從嗎?”
“一切聽陛下吩咐!”將士們異口同聲地說。
“那好,你們聽著:到了京城以後,不得冒犯太后和幼主,不許欺凌朝廷大臣,不準搶掠國家倉庫、民宅。執行命令的將來有重賞,違反者定斬不饒!”
將士們又是齊聲允諾,趙匡胤這才下令回師京城。當時正是上早朝的時候,訊息傳來,朝中大亂,眾臣束手無策,只有侍衛軍副都指揮使韓通一人準備抵抗,在路上遇到趙匡胤的部下王彥,他轉身逃跑,被追到宅上殺掉。
宰相范質不得已率百官迎接趙匡胤,趙匡胤流著眼淚說:“我違心從事,實在愧對天地。現在到了這個地步,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范質剛要答話,趙匡胤的部將羅彥環按劍厲聲喝道:“大家共同推舉都點檢為天子,誰敢反對,我的寶劍不饒他!”范質等人相對無言,只得跪拜聽命。
趙匡胤表面文章做得很足,他先讓人起草好了禪讓詔書,跪著從周恭帝手裡接過來,又舉行了禪讓儀式,這才名正言順地登基做皇帝。因為他擔任過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所以他把新王朝的國號定為“宋”,國都仍在汴京。
孤軍反宋
趙匡胤篡周稱帝後,很多後周舊臣都不服氣。昭義節度使李筠當年深受郭威恩遇:淮南道節度使李重進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還有建雄軍節度使楊延璋、成德節度使郭崇等人,都與後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旦朝廷疏於控制,隨時可能成為叛逆。
在這些隱患當中,最讓宋太祖頭痛的就是屯兵西北的李筠。趙匡胤派使者宣他進朝時,他當時就想拒絕,但被左右苦苦勸阻,不得已勉強下拜。等到擺酒奏樂時,李筠突然把郭威的畫像掛到牆上,痛哭流涕。建隆元年(960)四月,宋國開國只有四個月,李筠就聯絡楊延璋一起正式起兵,宣布反宋。
李筠身為鎮邊大將,連年征戰,手下的將士全都身經百戰,勇猛不怕死,戰鬥力很強。起兵之後很快就襲取澤州(今山西晉城),殺死澤州刺史張福。李筠接著又打敗了趙匡胤派來的援軍,親率三萬大軍南下。
李筠反叛的訊息傳到京師後,趙匡胤決定御駕親征。宋軍氣勢大盛,叛軍卻紛紛陣前倒戈。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一戰,李筠的叛軍首遭敗績,三千多人被殺。戰敗之後,李筠退進澤州城,繼續抵抗。
李筠的愛妾劉氏預料澤州城很難守住,就建議他突圍奔上黨,那裡城堅牆固,又易於求援。他的部下卻勸阻道:“現在大家都說跟大王一條心,一旦離城而走,如果有人劫持大王降敵,後悔可就來不及了!”李筠猶豫不決,也就失去了突圍的良機。
序言
歷史是有思想、有靈魂的人類的生活史、奮鬥史、發展史,就其本質的主導方面而言,“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柯林伍德《歷史的觀念》)從歷史哲學的層面來看,“歷史的價值就在於,它告訴我們人已經做過什麼,因此就告訴我們,人是什麼。”(柯林伍德《歷史的觀念》)如此認識,中國的古聖先賢早有濫觴,只要在古籍中稍加搜尋,就不難找到很多。“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經》)“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學史。”(龔自珍《尊史》)如此等等,讀來無不深受啟迪。而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恩格斯的表述則更為激昂和切當:“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我們比任何一個哲學學派,甚至比黑格爾都重視歷史,歷史不過是檢驗他的邏輯結構的工具。”(恩格斯《英國狀況》)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歷史意識強烈而又有大量史籍史跡遺存的國家,目前正處於一個振興的時代,歷史對國人的現實意義,自不待言。然而,浩如煙海而又書之以文言的正史、雜史、野史和史論著作,很少有人能夠通讀。僅以一部《二十四史》或《資治通鑑》,若無曠日持久之備,尋常人莫敢問津。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些有見識的學者一直在積極地為廣大青少年編寫各種通俗歷史讀物,漸漸地蔚然成風,至今已有相當的積累,如《上下五千年》等較為大型的歷史讀物也有多種問世。在這種背景下,一些電視台開辦的旨在滿足大眾趣味的歷史講座,還有一些歷史劇,都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收視率。一時之間,興起了一個溫度不低的“歷史熱”。無疑,這對於普及歷史知識,提高歷史意識都大有裨益。
當然,如此規模宏大的文化活動不可能盡善盡美,一無疏漏,存在某些不足也在情理之中。眾所周知,“每個新的一代都必須以自己的方式重寫歷史”,每一次重寫歷史都是承續這篳路藍縷的一環,但是我們有責任盡全力跨越疏漏的草創階段,奉獻給炎黃子孫有關本民族發展脈絡的最好的讀物。
基於這樣的宗旨,我們首先將自己的敘說視為歷史的還原和本來面目的恢復,堅決屏棄“戲說”或“演說”式的眩惑。要做到這一點難度頗大。歷史不可能重演,記載史實的文獻零碎而各有其選擇性。為了把一件史實敘說得清楚而完備,我們往往不得不參閱多種史料,反覆對勘、比較、分析,然後將最接近史實的文字以現代漢語表述出來。在這部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主要以《二十四史》為底本,輔以《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等系列史籍,參用歷代筆記野史,擇善而從。即便是以某一人物傳記為主的故事,我們也沒有簡單地將史書中形成的傳記譯成白話充數、一般都要爬梳諸書,並在“書”、“志”和其他相關人物傳記中鉤稽史料,加以充實。
其次,我們深知,歷史是一個大的系統,人物與人物、事件與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其間都存在著複雜而有機的聯繫。作為一個不斷運動的進程,每一歷史事件都有前因後果,決不能從中割斷開來。所以,我們在編寫過程中儘量避免孤立地敘述一人一事,儘量避免兒童故事式的簡化敘事或茶餘飯後式的獵奇敘事。於是,讀者才能看到這套叢書中囊括的一千多個倚伏鉤連的故事。
再其次,記載歷史事實的文獻鮮不受撰史者、評史者的制約,一些有名的評議常被附在文獻上,與之同在。這很容易造成重寫者敘說的偏離和歪曲。顯而易見者如《二十四史》傳後的贊語,《資治通鑑》中的“臣光日”之類,這是較易於識別並處理的。而滲入歷史人物與事件中觀察角度、材料取捨和各種隱性評價,即所謂的文獻的“選擇性”,則是很難剝離和剔除的。歷史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要區別,常常就表現在這裡。為此我們頗感躊躇,既不免效法李卓吾(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李贄)與古人對話,又不能不勉力追隨學術前沿的駿足,行文之間難免不呈露匆遽之態,唯望讀者理解。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只有站在現在的頂峰,才能解釋過去”,這是治史者的箴言,也是敘史者的高標,我們願以此與同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