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形冠籽(新種)種子頂端呈近截形,兩側邊向基部略收縮,基部略呈鈍尖狀。為生化在晚二疊世晚期的一種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截形冠籽(新種)
- 界:植物界
- 科:髓木目 Medullosales
- 屬:冠籽屬 Stephanospermum
- 種:截形冠籽(新種)
文獻描述:1988 Stephanospermum cf. akennioides,李中明博士論文,圖版1-4;圖版5,圖1 1991 Stephanospermum cf. akennioides,Li,p.115-133;figs 1-20 1995 Stephanospermum cf. akennioides,Li and Cui,p.62(註:該頁下圖顛倒了)
形態描述:僅有縱切面的標本,種子頂端呈近截形,兩側邊向基部略收縮,基部略呈鈍尖狀。種子長7.2mm,最大直徑3.8mm。頂端具4個齒狀的冠,冠高300-600m,基部寬200m。種子頂端中央具一低矮的珠孔喙,300m高,基部直徑300m。珠被僅保存有硬質層,厚100-150m。分為二層:外層為一層柱狀細胞,內層由5-10層細胞構成,細胞近等徑,直徑10-15m。珠心除在種子基部外均與珠被分離,與大孢子斷續貼合,維管束斷續分布於珠心和大孢子之間。在大孢子內有多細胞的雌配子體,但僅其邊緣的細胞保存較好,表皮細胞狀,外平周壁較厚。
比較研究:Hall(1954)將冠籽屬分為兩個亞屬。一個是無喙籽亞屬Arhynchospermum Hall,具低矮的珠孔喙和硬質層冠;另一個是管籽亞屬Siphonospermum Hall,具高的珠孔喙和硬質層冠。目前冠籽屬共有6個種,其中3個種歸入無喙籽亞屬,包括:Stephanospermum caryoides Oliver、S. costatum Good et al.和S. ovoides Hall;另外3個種歸入管籽亞屬,包括:Stephanospermum akenioides Brongniart、S. elongatum Hall和S. konopeonus(Langford)Drinnan et al.。這6個種及當前標本的主要特徵比較見表6-1。 與這6個已有種相比,當前標本在形狀上比較特殊:其頂端近截形,最大直徑位於近頂端處,基部鈍尖。而其它6個種的最大直徑均位於近中部,頂端不呈截形,基部近圓形。此外當前標本的珠孔喙及硬質層冠都很低矮,不如其它6個種的發育。李中明(1988;Li,1991)認為當前標本的珠心內的維管束為一連續的套狀構造,但經觀察他的文章中的圖片(Li,1991:figs 4,5)以及他留下的標本,發現珠心中的維管束實際上是呈分離的束分布於珠心和大孢子之間(見本文:圖版47,圖E、F)。如果這種現象不是由於保存不佳所造成,它應當是區別當前標本與其它6個種的重要特徵之一,因為後者的珠心維管束都是呈連續的套狀。 李中明(1988;Li,1991)認為當前標本與法國晚石炭世斯梯芬期的Stephanospermum akennioides(即本屬的模式種)相近,因此將其定為S. cf. akennioides。本文作者認為兩者的形態特徵(包括大小、縱切面形狀、冠和珠孔喙的發育程度等)差別明顯,很難用發育階段不同來解釋。前已提到,當前標本的珠心內的維管束為分離的束狀,而Stephanospermum akennioides的為連續的套狀。此外,兩者的地質時代相差很遠,一個是晚石炭世,一個是晚二疊世,它們屬於同一個種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本文將其定為一個新種,代表了冠籽屬中地質時代最新的一個種。 表6-1:冠籽屬幾個種主要特徵對比(Table 6-1:Main features of the known species of Stephanospermum Brongniart) 種特徵 S. akenioides S. caryoides S. costatum S. elongatum S. konopeonus S. ovoides S.trunctatum sp. nov. 種子縱切面形狀 長橢圓形 近圓形 卵形 橢圓形 橢圓形 卵形 頂端近截形,基部鈍尖種子直徑 4-4.5mm 12.5mm 8mm 5-8.5mm 5-6mm 7mm 3.8mm 種子長 10mm 15.5mm 15mm 13-19mm 8-11mm 10mm 7.2mm 種子長/直徑 2-2.2 1.2 1.88 1.5-1.7 1.6-1.8 1.4 1.9 冠長 1mm 1mm 無 1.4-2mm 0.7-1mm 0.23mm 0.3-0.6mm 珠孔喙長 1.7mm 0.8mm 無 3.5-4.4mm 1.5-1.7mm 1mm 0.3mm 柱狀細胞層 有 有 無 有 有 有 有硬質層厚度 300m 900m 100m 450m 300m 300m 100-150m 資料來源 ①② ①② ②③ ②④ ② ②④ ⑤, this paper ① Doubinger et al., 1995;② Drinnan et al., 1990;③ Good et al., 1982;④ Hall, 1954;⑤ Li, 1991
時代產地:貴州水城汪家寨礦汪家寨組頂部1號煤層煤核,晚二疊世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