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刀是明朝嘉靖年間戚家軍對抗倭寇使用的兵器,這把軍刀上部刻有“萬曆十年,登州戚氏”8字,是戚繼光任薊鎮總兵官時鑄造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戚家軍刀
- 使用時間:明朝
- 發明人:戚家軍
- 使用人:戚家軍
簡介,裝備,傳承,
簡介
緬懷先祖偉業 重鑄戚家刀
弘揚民族文化 再敘戚家軍
明朝嘉靖年間,我國經濟發達,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但隔海相望的日本卻群雄割據,戰事不斷,國家動盪,民不聊生。於是部分破產農民和一些不法商人便同流合污,到我國沿海走私搶劫,是為“倭寇”。
1556年,朝廷委派戚繼光駐守浙江,負責抗倭軍務。由於抗倭寇形勢的需要,1559年,戚繼光在浙江義烏創建戚家軍,總兵力約4000多人。從成軍到萬曆八年戚繼光去職,戚家軍經歷八十餘戰,始終未嘗敗績,共殲滅倭寇15萬餘。令倭寇聞風喪膽,從此不敢再越雷池一步。後萬曆年間,作為明朝後期的一支國防主力,戚家軍又隨浙兵一起遠征朝鮮,屢建奇功。
戚家軍的輝煌已成歷史,但戚家軍為捍衛民族利益,不怕犧牲,英勇獻身的精神卻永載史冊,千古傳頌。
截止2018年,在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橋下鎮橋下村,還生活著一群當年戚家軍的子孫。群村戚姓人數約占全國戚姓總數的50%。據橋下戚氏宗譜記載,明朝嘉靖38年,橋下戚氏男丁壯士200餘人到義烏參軍,追隨戚繼光出生入死,是為戚家軍精英。從此以後,橋下戚氏男丁踴躍參軍,蔚然成風,世代相傳。現在橋下戚姓長輩還經常用這樣一句話來教育後生:你如果不聽話,就送你到義烏軍營訓練,用殘酷的戰事告訴晚輩為人應善的道理。
“民族英雄戚繼光”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所領導的戚家軍之所以能百戰百勝,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點:一是治軍嚴明;二是裝備精良。
裝備
戚家軍的裝備,不僅有發達的火器,更有精妙的戚家刀。
1.明朝軍隊,刀是步兵的基礎裝備。但當時的明刀在和倭寇交戰時,常遭精良的日本刀磕折,死傷極重;
2.在明朝倭寇作亂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戚家刀一改往日的風格,主要體現在刀刃製作方式和形質,開始帶有明顯的日本風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寬度的縮小,刀尖帶有一個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間起一條鎬線,刀背也有一條棟線,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採用削棟,減輕刀刃整體重量但是不減少刀刃的強度。
3.刀刃鍛造,戚繼光提出“鐵要多煉、刃用純鋼”的要求,用百鍊鋼做刀身,純鋼做刀刃,做到整體剛柔並濟。這樣的類型非常適合戰場的格鬥,為此戚繼光、俞大猷專門編著此種刀的刀法。
傳承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提高,刀在現代武器中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但在抗倭戰爭中,毋庸置疑,戚家刀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為了秉承戚家軍抗倭這一段輝煌的歷史,並使戚家刀這一中華民族的武器瑰寶發揚光大。橋下村戚成軸先生花費數年,四處收集,潛心研究,並付巨資委託全國鑄劍大師鄭國榮先生重鑄戚家刀。2011年9月,
經過鄭國榮先生2年時間的精心打造,戚家刀終於問世。
經戚成軸先生同意,現將戚家刀原形傳於網上,以供分享。——戚顯德於永嘉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