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此或彼

或此或彼

《或此或彼》是由丹麥著名作家索倫·奧貝·基爾克果所創作的一本圖書。該書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於1998年出版。

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圖書作者,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古希臘神話中,赫耳墨斯宙斯和邁一亞的兒子,奧林波斯神們的信使,道路與邊界之神,睡眠與夢想之神,死者的嚮導,演說者、商人、小偷、旅者和牧人的保護神——解釋學(Hermeneutic)一詞便來自赫耳墨斯(Herrnes)之名。思想接踵而至;我剛剛有了一個想法,正要寫下來,一個新的想法又噴涌而出——抓它、撓它——瘋狂——神經錯亂! 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是:在多長的時間裡,以及在怎樣的層次上他能夠甘於寂寞,無需得到他人的理解。能夠畢生忍受孤獨的人,能夠在孤獨中決定永恆之意義的人,距離孩提時代以及代表人類動物性的社會最遠。——基爾克果我相信,施特勞斯欣賞基爾克果,還因為他的小說似的寫作方式。施特勞斯在好地方一再說到過,以寫小說或戲劇(對話是其變化)的方式來表達哲學的古典哲人的一種傳統,如此寫作方式絕非搞著好玩,而是自有其古義弘深的理由。不幸的是,在康德哲學影響下,這種寫作方式幾乎被遺忘了——換言之,古典哲學中的那個與哲學人性命攸關的理由被遺棄了。在這段思想的摸索過程中,基爾克果始終伴隨著我。這位思想家一生下來身體就不怎么好,經歷世上的時光不長(1813生—1855初冬病逝),卻留下了不少卓見高超、才思精微的著作。在這些著作中,最令我入迷也最讓我費解的,便是這部《或此或彼》。——劉小楓

圖書作者

索倫·克爾凱郭爾生於哥本哈根一個富裕家庭,在眾兄弟姊妹中最年幼。克爾凱郭爾的父親早年是一個鄉下農民,後來白手興家成為城中暴發戶,並與富豪之女結婚,擠身哥本哈根的上流社會。後來其妻去世,基爾克果之父另娶家中女雇為妻,並在老年得幼子索倫·克爾凱郭爾。
克爾凱郭爾的父親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所有丹麥人一出生就自動成為路德會信徒),本身受正式教育不多,但勤於自學。他性格憂鬱,且深信自己因早年不虔敬的行為而受到神的咒詛(而且克爾凱郭爾大部分兄長、姊姊活不過三十四歲──那是耶穌被釘十架的年齡),對克爾凱郭爾管教──特別是宗教教育──非常嚴厲。克爾凱郭爾深受父親影響。另一方面,基爾克果自少生活富裕,但體弱多病,且跟兄長相處不融洽。種種因素造成基爾克果憂鬱的性格。
1830年,克爾凱郭爾開始學習心理學及哲學,並於翌年開始準備攻讀神學學位。但於1834年他的宗教信仰陷入低潮,生活變得糜爛,直至1838年才恢復過來。1840年他完成學位考試、同年向維珍妮·奧遜(Regine Olsen)求婚,並於1841年取得在其他學系等同博士的哲學碩士學位。
1841年,克爾凱郭爾覺得自己不可能擺脫憂鬱,更不可能有美滿婚姻,於是最終決定跟維珍妮解除婚約。這對他日後創作生涯影響深遠。
後來他成為活躍作家,以不同筆名出版多部不同文學、哲學作品。他一生大力反對當時得勢的黑格爾哲學,並致力反思神學。
1855年克爾凱郭爾於哥本哈根一家醫院逝世,臨終時不肯接受丹麥國家教會的聖餐,也不肯讓教會參與其喪禮。

圖書目錄

中譯本說明
《或此或彼》的成書經過
上部:生活的一個片斷(包括A的論文)
序言
詩篇
直覺情慾的諸階段或情慾音樂喜劇的諸階段
現代戲劇的悲劇因素中反映出來的古代戲劇的悲劇因素
剪影
最不幸的一個
初戀
輪作制
勾引家日記
增補
下部:威廉法官的信(B的論文·給A的書)
婚姻的審美效力
人格發展中的美學與倫理學的平衡
最後的話
那存在於與上帝有關的思想中的基礎:我們總是處於錯誤之中
增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