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講學稿:一個中學校長的創新之路

我與講學稿:一個中學校長的創新之路

《我與講學稿:一個中學校長的創新之路》是2009年文匯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陳康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個中學校長的創新之路
  • 作者:陳康金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1日
  • 頁數:22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807417149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我與講學稿:一個中學校長的創新之路》內容簡介:研修感悟,帶著思考與困惑,帶著探索與期待,我參加了第十期全國國中校長高級研修班學習。六十天的研修詩一樣的生活與我們相依相伴,兄弟姊妹般的情誼使我們手足相牽,專家講座似園丁澆灌饑渴的花園,觀摩研討轉變了我們的教育理念。六十天的研修使我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理想的升華,讓我更堅定地認為,教育思想的靈魂就是求真。六十天的研修我的內心充滿感恩的涌動,由衷地感到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是我們前行的燈塔、力量的源泉、校長的家。祝福中心這個家蓬勃發展,永立前沿。
《我與講學稿:一個中學校長的創新之路》:文匯教育書系·東廬講學稿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講學稿”的形成
第一章 “講學稿”的起源
第一節 初為人師,教學靠苦幹
一、下題海,了解教什麼
二、做學徒,知道怎樣教
三、交朋友,了解如何教得好
四、定志向,力爭當個好老師
第二節 邊教學邊研究,教學求巧幹
一、成為骨幹,教學思巧幹
二、從細節上著手改進教學
三、切實可行地指導學法
第三節 邊學習邊研究,教學求高效
一、成為領導,教學求改進
二、想方設法學習如何教好課
三、自費進修尋找高效之路
第二章 “講學稿”的產生
第一節 學校發展中的困惑
第二節 “以人為本,教學合一”的教學改革的提出
第三節 “以人為本,教學合一”的教學改革的實踐
第四節 全校實施“講學稿”
第二篇 “講學稿”的使用
第三章 集體研究編寫“講學稿”
第一節 “講學稿”的編寫要求
第二節 “講學稿”的編寫過程
第三節 “講學稿”的編寫保障
第四章 師生合作實施“講學稿”
第一節 使用流程
第二節 使用要求
第三篇 “講學稿”的價值
第五章 形成了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育教學方式
第一節 講學稿指導下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流程
第二節 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實現了三大轉變
第三節 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育教學最佳化了管理體制,實現了教學管理創新
第六章 構建了教學、教研、培訓三位一體體系
第一節 “講學稿”在構建教學、科研、培訓三位一體體系中的作用
第二節 構建了重實效的校本培訓和日常化的教研活動兩個平台
第三節 促進個人反思生活化,同伴互助大眾化,專業引領本土化
第七章 營造了學校和諧發展的氛圍
第一節 師生心態的積極向上
第二節 和諧的育人氛圍
第四篇 “講學稿”的超越
第八章 “講學稿”的反思
第一節 教師角色的轉變是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活動實施的關鍵
一、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二、蓬在麻中,不扶自直
第二節 設計好“講學稿”是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活動實施的前提
一、講學稿是教師和學校給學生的學習乃至成長提供實實在在幫助的栽體
二、“講學稿”的質量決定著教師為學生的學習乃至成長提供的服務質量
第三節 提高校本培訓的有效性是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活動實施的保證
一、新的教學方式需要進行必要的培訓
二、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
第四節 不斷地實踐、反思、創新是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活動實施的活力所在
一、“實踐、反思、創新”貫穿於我校教育教學始終
二、不斷“實踐、反思、創新”促進學校不斷發展
三、“實踐、反思、創新”使得“講學稿”不斷出新
第五節 建立高水平的教學研究集體是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活動實施的重點和難點
一、讓教師少一點顧慮,多一點自信
二、給教師多一點人文關懷,少一點求全責備
第九章 “講學稿”的追求
第一節 “講學稿”的變化是老師服務學生的水平和自身價值追求的提升反映
第二節 “合融”教育改革需要“講學稿”改進求善
一、“合融”是更多層面、更多內容的“合一”
二、人的成長規律的複雜性決定了“合融”改革的艱難
附錄:“講學稿”的反響
後記

作者簡介

陳康金是東廬中學校長、高級教師,是南京市名校長、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中央教科所國內訪問學者、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南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江蘇省中國小校長省級培訓兼職教師、南京市國中數學教師培訓兼職教師、全國教育學會初專會常務理事、全國講學稿研究會會長。

後記

“東廬講學稿”——一個凝聚了“廬中人”的智慧和精神、融合了教案和學案以及分層次的評價練習為一體的有效教學載體,自1999年問世以來,經過全體師生不斷實踐和完善,在服務學生、實現教師價值、實現學校價值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使一所發展和提升原本受到各方面因素嚴重製約的鄉村初級中學一躍成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東廬講學稿”的成功經驗,得到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許多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在兄弟學校中也引起了廣泛關注。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育教學研究在我國基礎教育界方興未艾。為滿足有志於“講學稿”研究的廣大教師和教育教學研究人員的要求,同時也為了更好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現將我們在實踐過程中的經驗、體會和有關資料進行整理,編纂《東廬講學稿》叢書,作為“文匯教育書系”之一公開出版。
本叢書從醞釀、策劃、編寫至完稿出版,凝聚了全校教師和省市縣教研人員以及教育專家的汗水和智慧,得到了全國許多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的高度重視和熱情指導,並從不同角度對本叢書的編寫體例等提出了諸多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序言

新中國60年的輝煌歲月,見證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豐碩成果: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邁進大眾化時代,職業教育獲得長足發展,終身教育理念逐步確立,中國廣大教育工作者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艱苦創業,團結奮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強大的人力資源支持,為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在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中國日益清醒地認識到,教育在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中占據著基礎性和先導性戰略地位,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把巨大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從人力資源大國走向人力資源強國,是時代發展對中國教育的要求,也是歷史賦予中國教育的使命。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教育開始進入變革時期。教育體制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課程與教學改革逐次展開,中國教育在持續的變革中摸索前行,在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教育運行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成長方式轉變,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學習型、創新型國家組織的建設,實現社會公平、建設和諧社會的國家目標的提出,向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使教育有效應對挑戰,如何通過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培養高素質的國民,不僅成為我國教育面臨的新課題,而且成為政府和全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為適應教育外部環境變化而在2001年開始啟動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我國規模龐大的基礎教育帶入了一個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新時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