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的骨骼在遠方》分成4個部分,收入阿布司南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30多年中的詩歌作品85首,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詩歌體系。作者以敞開的方式為讀者展示自己的心路歷程,以真誠的書寫讓讀者走進他的心靈世界,看到他的歡樂、痛苦和憂傷,感知到他在成長道路上的迷惘,也分享他在人生中的升華與感悟。
作品目錄
一九八〇年代 | 一九九〇年代 | 二〇〇〇年代 | 二〇一〇後 |
---|
靜夜 祭酒 在戰爭舞台上 太陽·月亮·生命 山里兒子山里兵 死神的圍困 望夫石 商標背面的戰地日記 缺角月亮的寨子 記者,詩人和犯罪現場 綠茵場邊站成一尊雕像 綠葉情 白帆頌 永恆的年齡 墓碑 | 冬天的森林 山裡的女人 沒有水的小村 有一條河 山中女人 遠村 藍夜 人在旅途 風在緩慢地吹 沿著漫長的冬季走動 冬天記事 山裡的孩子 渴望天空 越過河流 小雨走過村莊 母校 寂動 曲登貢偶遇一位老人 黃昏的草原 遠離草原的日子 依拉草原上的奶牛 菩提樹 月亮頌 走在街上 沉默的高原 高地上神鷹 白茫雪山的紅葉 陽光一顆一顆 搴白 鷹鷲 吉祥的村莊 西風過處 輓歌 緬茨姆峰 奶子河 有一個時刻 龍潭河邊的酒吧 秋天 天空·雪花和星星 | 遠離最後的懷想 最初的記憶 雪冬 詩 某種微笑 幸福的事物 夢 冬天的情人 住在冬天 燃燒 心靈的輓歌 懷舊 走不出的河谷 歲月之殤 吹奏樂音的聖徒 雪地上最後一隻鳥 時光序列 自己的路途 回到書房 復活 歌謠 從我房間所能望見的一座雪山 街頭的少女之歌 | 初春 高原 獻給阿媽 通天河 顯影與碎片 血光照耀的四月 眺望 歌謠開始的地方 |
作品鑑賞
民族宗教的殿堂里居住的都是神靈,詩歌殿堂里則可以容下更多世俗生活的歡樂和痛苦。阿布司南的詩在兩界之間尋覓、探索,尋找著前行的方向。在《歲月之殤》中有迷亂、困惑和掙扎,在《吹奏樂音的聖徒》中有尋找之後的皈依,並獲得一種“永不止境的精神”快感。讀阿布司南後期的詩,有許多類似於參禪悟道式的收穫與感悟。比如《雪地上最後一隻鳥》《時光序列》《從我房間所能望見的一座雪山》等。在《雪地上最後一隻鳥》中,詩人以悲憫的情懷注視著那隻雪地上靜靜佇立的小鳥,在想像中將它幻化成“一個蹲著的孩子”,以移情的方式把對人的情感投射到小鳥身上,或許那隻小鳥就是詩人自我本真的呈現,讓他感受到“這個蹲著的孩子/也許過於固執,冷艷/也許因真實而被寂寞所傷。”詩的背景是深遠的天空、潔白的雪地,襯映著一隻小鳥的孤獨、寂寞與純真,還有詩人熱切目光的追逐。這是詩人直面自我的瞬間,有一種真實而坦誠之美。在《時光序列》中,詩人對世俗生活的內容有新的解讀。或者說他在追求精神高度的同時,從未放棄過世俗生活的歡娛。這是一首充滿溫暖的詩,土地、鄉民、青稞,高原的四季,親情的溫暖,在詩行中閃爍著動人的光芒。“大雪覆蓋,鳥聲絕跡/我們足不出戶/臉上充滿思念……妻和女兒始終圍在身邊……”簡樸的生活,聖潔的理想,二者在詩中結合得和諧,為詩歌增添了美的力量。
為聖潔的理想而書寫,已經成為阿布司南詩歌寫作中的執著追求。閱讀《我的骨骼在遠方》,可以感受到阿布司南在詩歌中的上升和攀援,雖然步履蹣跚,但卻一直保持著上升的態勢。他從未停下探尋的腳步,讓身體和大腦永遠保持在路上的姿勢,在詩歌中實現自我的修煉,這是一名詩人可貴的品質。所以,正如《復活》中的詩句所表達的那樣:“神靈住進了人的心中/於是人就只剩下了靈魂靜靜地對視。”詩歌是詩人的人生路上永遠不倒的一面旗幟,從詩歌藝術的角度看,阿布司南的詩體現了高原和民族的特色。
藏族是一個有著悠久藝術傳統的民族,既誕生過《
格薩爾王傳》那樣厚重優秀的史詩作品,也有《
倉央嘉措情歌》那樣優美、抒情充滿浪漫精神的作品。詩歌已經是藏族文學中有著悠久傳統的一種文學樣式。民族文學傳統對當代詩人而言,永遠是一條奔涌不息,滋養精神的河流。阿布司南的詩歌是自由詩體,但是對一個能熟練運用藏族語言的詩人來說,母語帶來的韻律感也會深深烙在他的無意識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在韻律方面的追求。他的一些詩,詩行短小,句子簡潔,讀起來有一種朗朗上口的音韻美。比如《有一條河》這首詩:“深深的腳印中/你的兒子/茁壯成包穀/木桶里的水/潺緩如酒/有女人在月光下沐浴。”這些詩的韻律感都比較強,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民族風情。此外,他的詩歌中出現的意象大多和高原有關,一是自然環境中的事物,諸如雪山、草地、神鷹、青裸、馬匹……它們是高原的自然存在,也是個體生命成長的載體。眾多意象構成了與眾不同的民族生活環境,為阿布司南的詩歌增添了獨特的風格。比如《歌謠開始的地方》這首詩中,大量高原事物密集地出現於詩行,使藏族文化的意蘊得到釋放。二是充滿神性的事物,為他的詩染上了一層莊重深層的色彩。諸如寺廟、僧侶、神佛、經卷、經幡、聖殿……它們代表著藏族的宗教信仰和永恆追求。詩人的情思在二者之間自由穿行,尋找著精神的皈依。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6年,該書獲迪慶藏族自治州文學藝術作品成果一等獎。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