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心》是2011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鎮西。
基本介紹
- 書名:我的教育心
- 作者:李鎮西
- ISBN:9787504157751
- 類別:教師教育
- 頁數:279
- 定價:35.00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6
- 裝幀:平裝
- 策劃:北京源創教育研究院(源創圖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以成長為主線,以反思為主題,力圖比較客觀地展示作者李鎮西走過的歷程。作者把他的教育實踐大體分為三個階段:“教育浪漫主義”、“教育現實主義”和“教育理想主義”。並由此展開不同階段的反思。他的反思也經歷一個過程,從對自己教育行為的分析,到對教育行為背後所蘊藏的教育觀念的追問;從對身邊各種教育現象的解剖,到對中國教育理論的審視……無論是微觀的還是巨觀的,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整個教育,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提升。
作者簡介
?>李鎮西,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兼班主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出版有《愛心與教育》 《教有所思》《聽李鎮西老師講課》《做最好的家長》《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好的班主任》《用心靈贏得心靈》《李鎮西和他的學生們》等近30部著作。曾獲“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專家特殊津貼。2000年被提名為“全國十傑教師”,2007年被評為“2007十大感動四川年度人物”。
目錄
序言:永遠守住一顆樸素的教育心
一. 未來班:第一首透明的“教育詩”
1.從教訓到責任:激情年代點燃理想的激情
2.讓教育過程充滿兒童情趣
3.引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
4.做有童心和愛心的教育者
二. 從“語文教學”到“語文教育”
1.在於漪們的引領下開始語文教改
2.“語文教育”的思考
3.從“小語文”走向“大語文”
4.“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
三. 教育:把童年還給童年
1.讓孩子閱讀大自然這本書
2.把語文課堂搬到大自然
3.沒有活動便沒有集體
4.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一個美好的開端
四. 在錯誤中成長
1.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
2.愛,有時會變成一種傷害
3.比“機智”更重要的是“尊重”
4.公開課:追求真教育
五. 困惑與超越
1.把解剖刀對準自己的教育
2.教育:迎接商品經濟的挑戰
3.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改進”來“加強”
4.德育觀念的碰撞
六. 站在理論的制高點
1.穿行於人文精神的長廊
2.教育,不僅僅指向科學,它同時屬於人文學科
3.追求為了“人”的教育目的
4.對“素質教育”的思考
七. 團隊精神教育與班級民主管理
1.團隊精神教育漫話
2.用“法治”取代“人治”
3.“法治”管理的意義
4.一場有意義的爭論
八. 追隨大師,追隨名師
1.站在陶行知和蘇霍姆林斯基的肩上
2.聆聽於漪老師的教誨
3.錢夢龍:不僅僅是教育家
4.學習魏書生,不做魏書生
九. 從“愛心”到“民主”
1.有了愛,不等於就有了教育
2.在平等中培養平等
3.從做學生的“靈魂工程師”到“向學生學習”
4.轉化“後進生”:最好的教育科研
十. 語文:請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
1.語文創造精神的培養首先是解放學生的心靈
2.思想創新呼喚教育個性
3.讓課堂成為思考的王國
4.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舒展的心靈——我教《冬天》
十一. 我的生命在課堂
1.我又回到了校園
2.“新教育實驗”:讓教育回到原點
3.民主訓練與民主啟蒙
4.“行雲流水,舉重若輕”
十二. 走向平民教育
1.就任武侯實驗中學校長
2.追求科學質量觀
3.學校管理的民主追求
4.致信溫總理
序言
永遠守住一顆樸素的教育心
我經常收到全國各地年輕教師的來信,他們總問我同一個問題:“我們工作一段時間就倦怠了,而您是怎樣保持您的激情的呢?”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從何說起呢?我想到兩年前,我和四位大學畢業後分到我校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輕教師談心。也許我和這幾位小姑娘的談心內容,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至少會讓一些青年教師有所感悟。
當時,我先請她們談了談自己幾個月教師生活的感受,她們在述說的時候也向我提出了一些疑惑。於是,我對她們說了以下的觀點。
一、永遠保持現在這種純淨的童心
永遠保持現在這種純淨的童心,這很難,但一定要保持,其支撐點是把教育當成信仰,不為名利工作,而是為自己工作,不能讓自己的心生鏽。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會有職業倦怠感,你們要警惕,要有高遠的志向。要想透,說到底我們是為自己而工作,為自己的幸福人生而工作。一個孩子就是一個故事,我們幫著他編織人生的故事。其實,每一個老師的一生也是一個故事,精彩與否全取決於我們的精神狀態。有人的一生是戲劇,跌宕起伏,盪氣迴腸;有人的一生是詩歌,優美精粹,優雅凝練;有人的一生是散文,從容淡定,厚重雋永;有人的一生,是無序的文字,雜亂無章,平庸乏味……我希望你們的人生是戲劇。你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非常精彩而純真的序幕,未來還有很多懸念等著你們。你們永遠都不要氣餒,永遠都不要退縮。優秀老師和平庸老師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堅持,或者說是否堅守。大家都有理想、有熱情、有童心,但優秀老師能夠持之以恆,而平庸老師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遇到挫折,慢慢就消沉了,一顆心就開始生鏽了。你們要警惕。要把純真保持到永遠。
二、要有愛心
教育是從愛出發,進入人的心靈,傳播愛,培植愛。你們現在和孩子有感情,孩子也愛著你們。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條件。只有心心相印,教育才談得上是真正的成功。尤其是要愛那些後進生,他們更需要尊重。別看他們平時滿不在乎,其實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老師的關注和尊重的。因為他們平時缺乏被尊重,所以,哪怕老師給他們一點點愛,他們都是非常珍惜的。還有,學生往往比老師大度。有時候學生犯了錯誤,老師狠狠批評他們後,還在生氣,可孩子見了老師一樣親熱地打招呼,叫老師好。我們老師做得到如此大度嗎?這方面,老師要向孩子學習。所以我們要多想想孩子好的一面。當然,愛孩子,也包括科學地嚴格要求。嚴格要求,也是愛的一種體現方式。這裡強調“科學地嚴格要求”,就是說要講究方法。學生犯了錯誤,可以斥責,甚至大發雷霆,但任何時候,無論老師多么氣憤,都不能打學生,也不能說損害學生自尊心的話。比如,那天有個老師批評學生:“這是你爹媽教的嗎?”學生一下就火了,於是師生矛盾激化。其實,這個老師是很愛孩子的,但她沒有意識到,衝動中說出的一句話,會激怒孩子。你們看,任何一個學生都不允許老師傷害其父母。對學生嚴格要求,前提還是要和學生建立感情和信任。只要孩子依戀你,只要你和孩子有了感情,嬉笑怒罵就能皆成教育。愛學生一陣子容易,難的是永遠都愛孩子。10年前,我的《愛心與教育》之所以能夠引起轟動,就是因為人們覺得我十多年持之以恆地愛孩子不容易做到。其實,在我看來,持續地保持對孩子的愛是很自然的,沒有什麼做不到的。
三、要善於積累智慧
對學生的愛,意味著責任。責任就意味著要持續不斷地幫助學生成長,同時自己也要成長。這是一場持續終生的“戰爭”,敵人當然不是學生,而是我們在教育上遇到的困難。離開了教育智慧,愛是空洞的。如果真正愛孩子,就要研究。對孩子的愛,能夠使一個老師變得聰明起來。因為愛孩子,我們就會想:怎么才能不辜負孩子的愛呢?那就要把他們教好。怎樣才能把他們教好呢?那就要動腦筋研究教育呀!從哪裡開始研究呢?就從我們遇到的困難開始研究。剛才你們都談到缺乏經驗,我無法對你們教學上的具體困難一一提出具體的建議,但我想說的是,智慧就是從難題中來的。你們每遇到一個難題,就應把它當成課題來研究。長期這樣帶著一顆思考的大腦工作,你們就會有越來越豐富的智慧。要樂於和後進生打交道,這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也是最好的成長路徑。任何一個名醫都不是靠醫感冒而成為名醫的,而是靠醫疑難雜症成為名醫的。別人醫不好的病,他都能醫好,漸漸地他就成為名醫了。同樣地,名師也是這個道理。只教本來就很優秀的學生是成不了名師的,只有善於轉化後進生,把一個個後進生教成了優秀學生,你才算是真正的名師。所以說,教育智慧更多的是從研究轉化後進生中積累起來的。你們讀我的《愛心與教育》,讀《李鎮西班級管理日誌》,裡面的萬同還有陳鑫,當初是多么讓我頭疼啊!可是,正是在和他們打交道的過程中,我積累了教育智慧。你們的教育之路還很長,還有無數困難等著你們,你們要意識到,正是這些困難能夠成就你們,不但讓你們變得有智慧,而且也能讓你們感到教育的幸福。
四、要加強閱讀
我知道你們都很忙,但再忙也不要放棄閱讀。你們知道,我是非常忙的,但我每天無論如何要抽出時間閱讀。外出開會,我都要帶一本書,有空就讀。要把閱讀當做一種生存方式,或者說是我們生命的一種呈現方式。就像每天都要洗臉、刷牙、吃飯一樣,每天都要閱讀。我這裡有很多書,以前我都是贈送,現在我不送了,因為送給老師,老師會覺得這書來得太容易,而且反正是自己看,所以往往不讀,而是放在書櫃裡。現在我都是借,規定時間歸還,並且要求在書上勾畫批註,要有閱讀的痕跡。以後這些書讀的人多了,就會留下不同老師的批註,這本書就變得更有價值。存放在學校圖書館,若干年以後,比如一百年以後的老師看到這些書,會有怎樣的感慨?我希望你們要養成勤於閱讀的習慣,這是你們一生源源不斷的精神養料。
五、要勤於寫作
你們剛才講的那些故事,如果寫下來都非常精彩。經常記錄自己的教育故事和感受,就是總結、提煉你們的教育智慧。你們不要說自己文筆不好。我沒有要求你們寫小說、詩歌,不過就是用樸素的筆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最好是寫故事,怎么做的就怎么寫,不需要動腦筋的。如果每天都能寫一點,或者說一周寫一篇,甚至一個月寫一篇,一、兩年下來,你們都會有一筆財富。每天的生活經歷都是財富。記錄每天的教育故事,就像是採礦,時間一長,經過提煉,這些礦藏都會變成黃金!這是教育對你們的饋贈。我特別提倡你們跟蹤一些特殊學生的成長經歷,這也是你們的教育經歷。這樣的故事寫起來也很有意思,因為每一天都充滿懸念。我當年記錄萬同的故事就是這樣的。一個優秀教師和一個平庸教師之間一個重要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堅持記錄自己的教育實踐。如果我們不及時記錄,很多教育財富就從我們的指縫中白白流失了,多可惜呀!其實,每一個人都是能寫的,只是有的人喜歡找各種理由來原諒自己:“今天太累了!”“算了,明天吧!”“要勞逸結合嘛!”最後什麼都沒有寫。前段時間,我看張瑞莉老師寫的故事相當不錯,我說:“你做的並不比我差,寫的也不亞於我,可為什麼我被稱為‘專家’,而你不是呢?就是因為你沒有堅持,而我堅持了。”所以,你們不但要寫,還要堅持下去。我會不斷督促你們的。希望以後我能夠為你們出專著。
坦率地說,客觀環境有很多我們都不滿意,但我們一時也無法改變,能夠改變的只是我們的心態。要在內心堅守信念,保持內心的寧靜和純真。目光要放長遠一些,不要斤斤計較於眼前的得失。要培養自己寬廣的胸襟。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裡面說,我們閱讀不是為了讓知識把我們的心靈占滿,而是為了讓我們的心胸得以蕩滌因而空曠清澈。這話說得真好。我們就是要擁有一種博大的胸襟、長遠的目光,讓自己更加高尚、更加純淨、更加豁達,這樣我們才能擁有真正幸福的精神世界。
兩年過去了,這幾位年輕老師發展得都很好。我很欣慰。
我特別願意和年輕教師聊天。我校有一個“青年教師沙龍”,每個月都要搞一次活動。每次聚會,我都會和他們談讀書,談教育故事,也談我的經歷。我從他們青春的面容上看到我的過去,我也希望他們到了我這個年齡,依然能夠保持著單純的教育情懷。
在我追述我近30年教育歷程的時候,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那就是我一直保持著一顆樸素的教育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顆“教育心”,就是一顆童心。說到教育,我們可以想到很多詞:“觀念”哪、“智慧”呀、“技巧”啊、“愛心”哪,等等,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可能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童心”。這個“童心”,意味著“理想”“純真”“熱情”“好奇”“良知”……我還曾對年輕教師們說過,一個平庸教師和一個優秀教師的區別可以體現在許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平庸教師的童心會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泯滅,而優秀教師之所以優秀就是直到最後一次站在課堂上,他依然懷著一顆純潔的童心。
我的教育歷程,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可以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財富”。因此,這些文字,對年輕教師來說不會一點意義都沒有。我最想說的是,無論如何,要永遠守住一顆樸素的教育心!——我願以此與千千萬萬年輕的教育同行們共勉。
李鎮西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