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貝我的愛:新媽媽成長手記》不是指南,也不是教科書,它讓媽媽們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孩子,讓新媽媽的親人愛人更加了解母親和孩子。它是新媽媽們最貼心的夥伴,家人們最溫暖的朋友,它將陪伴你們一起走過初為人母這一段艱難而偉大的時期。這是一位樂觀而幽默的白領媽媽近兩年的育兒實錄。從知道自己懷孕到女兒會跑會跳,一段漫長而又短暫的時間,那些微妙而又巨大的心理變化,被作者一一記錄。第一次產檢,第一次胎動,第一次從護士手中接過自己的孩子,甚至第一次因為孩子與公婆發生衝突……她經歷了所有新媽媽已經經歷或者將要經歷的一切。對於初為人母的媽媽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充滿未知的過程。身體變化帶來了不適和焦躁,胎兒發育是否健康也是令她們掛心的大問題。孩子出生後,又要擔憂能否給他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隔代養育會不會造成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我的寶貝我的愛:新媽媽成長手記
-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 頁數:234頁
- 開本:32
- 作者:魚處於陸
-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8732436, 753873243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的寶貝我的愛:新媽媽成長手記》是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你的不安、忐忑與期待,我全部都了解——國內首部關注孕產婦心理健康的孕育日誌,負責任的爸爸一定要買給媽媽的最完美禮物。
過來人的心裡話,小魚媽媽陪你一起走過一生中最偉大,最艱難的時期!
這是一位新媽媽在孕產育期間的心情手記。她與千千萬萬個新手上路的年輕媽媽們一樣,對新生命的降生和成長充滿了忐忑和期待,但她又是一位特別的媽媽,聰明,善思,豁達,幽默。她遭遇過新媽媽們都會遇到的那些問題,也有新媽媽們都會有的那些敏感的小心思,但她天性中的樂觀和幽默,令這本孕育手記不僅有細膩動人的溫情語句,也充滿了輕鬆向上的活潑心緒,在令讀者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引發年輕父母們的深思。
過來人的心裡話,小魚媽媽陪你一起走過一生中最偉大,最艱難的時期!
這是一位新媽媽在孕產育期間的心情手記。她與千千萬萬個新手上路的年輕媽媽們一樣,對新生命的降生和成長充滿了忐忑和期待,但她又是一位特別的媽媽,聰明,善思,豁達,幽默。她遭遇過新媽媽們都會遇到的那些問題,也有新媽媽們都會有的那些敏感的小心思,但她天性中的樂觀和幽默,令這本孕育手記不僅有細膩動人的溫情語句,也充滿了輕鬆向上的活潑心緒,在令讀者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引發年輕父母們的深思。
作者簡介
“魚處於陸”是從《莊子·大宗師》的“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里摘出來的一個代號,它的背後是一個極普通的母親。能夠在朝九晚五之餘記下一份育兒手記,記下這其中的痛並快樂,這其實也出乎我自己的預料。因為我過去既不算日記少女,也不是文學青年。
雨果說過,“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親是堅強的。”是啊,老魚固然是懶惰的,可小魚她媽是勤奮的。對於孩子的愛和責任,給一個母親的那種驅動,是任何時候都不容忽視的。
雨果說過,“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親是堅強的。”是啊,老魚固然是懶惰的,可小魚她媽是勤奮的。對於孩子的愛和責任,給一個母親的那種驅動,是任何時候都不容忽視的。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一節 人為什麼要生孩子?
第二節 出人命了
第三節 孕婦不是病人
第四節 十二分的急以後的B超
第五節 糟糕,感冒
第二章 太平生長無事日
第一節 老爸記分牌
第二節 長遠規劃
第三節 動了動了,寶寶動了
第四節 孕婦猛於虎?
第五節 男西瓜還是女西瓜
第六節 腰酸背痛腿抽筋
第三章 猶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節 彩超,三維的
第二節 好大一股胎氣
第三節 瘋狂網上大採購
第四節 月嫂與婆婆不可得兼?
第五節 押男押女,買定離手
第四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
第一節 小魚現形記
第二節 你的月子抑鬱嗎?
第三節 我愛公主菲奧娜
第四節 小魚衝擊波
第五節 老魚的改變
第五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
第一節 小傢伙的大動作
第二節 重建巴別塔
第三節 病如西子
第四節 因為愛著你的愛
第六章 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一節 開合中西文化的褲子
第二節 他山之石
第三節 說“不”的智慧
第四節 失笑噴飯滿案
第五節 風花雪月和魚
後記
第一節 人為什麼要生孩子?
第二節 出人命了
第三節 孕婦不是病人
第四節 十二分的急以後的B超
第五節 糟糕,感冒
第二章 太平生長無事日
第一節 老爸記分牌
第二節 長遠規劃
第三節 動了動了,寶寶動了
第四節 孕婦猛於虎?
第五節 男西瓜還是女西瓜
第六節 腰酸背痛腿抽筋
第三章 猶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節 彩超,三維的
第二節 好大一股胎氣
第三節 瘋狂網上大採購
第四節 月嫂與婆婆不可得兼?
第五節 押男押女,買定離手
第四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
第一節 小魚現形記
第二節 你的月子抑鬱嗎?
第三節 我愛公主菲奧娜
第四節 小魚衝擊波
第五節 老魚的改變
第五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
第一節 小傢伙的大動作
第二節 重建巴別塔
第三節 病如西子
第四節 因為愛著你的愛
第六章 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一節 開合中西文化的褲子
第二節 他山之石
第三節 說“不”的智慧
第四節 失笑噴飯滿案
第五節 風花雪月和魚
後記
文摘
第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一節 人為什麼要生孩子?
無論當代女性穿上硬墊肩,工作起來和男人一樣多么的有擔當,可到了生孩子這件事情,還是要被打回原形的——好多年前在伊甸園偷吃果子那事兒,還沒完呢。
以前,我尚且還不是個孩子他媽,但我對這事兒自有一番考量。別人問我喜不喜歡孩子。我總是謹慎地回答:我喜歡某些孩子。
其實心裡在想:為什麼你們總這么問?好像所有的孩子都一樣?好像你不在乎這一個孩子和那一個孩子的差別?難道泛愛本身不正是對個性的抹煞?你怎么能那么輕描淡寫地說“你喜歡孩子”,就像我說“我喜歡貓”或“我喜歡狗”?常常有人說我這套歪理匪夷所思。
我總覺得生孩子會給女人帶來神奇的化學反應。如果說普通的十個月給一個女人的是量變,那么懷胎這十月給一個女人的就是質變。
母親的典型症狀是什麼?是談起自己孩子時的眉飛眼笑:孩子如何的會背唐詩,如何的有外語天賦,如何的喜歡聽莫扎特,如何的聽到音樂就舞起來……是發自肺腑的跟我講“我女兒是個標準的美人胚子”,“你不想生孩子是因為你沒見過我的孩子”……是我一上線就被她們逮住去空間看孩子的新照片,看了還必須夸,誇了還必須跟上次不重樣……
我經常擦著冷汗想:天哪,這真是我原來認識的誰誰誰嗎?好在照例夸鄰居家的孩子和狗,說“這孩子將來是要做官的”也是一種必備的社交禮儀。
我曾經戲謔地把一些“重症”母親稱為“烏龜媽媽”。典出那個小故事:麻雀媽媽中午有事不能到學校去給小麻雀送午飯了,就委託烏龜媽媽把飯給小麻雀帶去。
烏龜媽媽說:“可是我怎么知道哪個寶寶是你的呢?”
麻雀媽媽說:“很好認的,學校里最漂亮的那個就是呀。”
於是烏龜媽媽中午來到學校。可是她左看右看,都是小烏龜最漂亮,她只好把午飯給了小烏龜。
簡單的來說,如果小烏龜穿著鞋在你家雪白的沙發上跳來跳去,烏龜媽媽看到的是一隻可愛的小烏龜,而你看到的是沙發上的腳印子。
我一度認為社交屆應該嚴格區分有孩子的婦女和其他婦女,因為有孩子的婦女會以帶孩子為由推掉聚會,她們自有自己的魔法世界;即使來了她們也只談論孩子,孩子才是那個魔法世界的唯一核心;最糟糕的是她們帶著孩子來赴會,這些小小魔王的各種狀況永無窮盡。對著一個把給孩子換尿片作為頭等大事的母親,你會想談風月還是國事?還是都算了吧。
有孩子的生活,遠遠看上去,曾經沒有呈現出任何吸引力。而有孩子的生活,遠遠看上去,也料想的到充斥著巨大的責任。
有人說,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命運。是的,沒有比這更人命關天的事情了。孩子是父母的一個無辜決定,它卻造成一個人綿長的一生。怎么知道將來這個人,對這個決定是喜愛的,是感激的?怎么知道這個人的將來,歡樂就比痛苦多?怎么知道,這個決定就有價值和意義?
也許不生比生更有責任感,我身邊已經有很多夫妻都決定不生孩子了,儘管我覺得他們都是那么優秀,又有養育孩子的上好條件,生他一兩支足球隊也不為過。
那么,人為什麼要生孩子呢?我總是無聊地這樣問別人。典型的有這么幾種回答:
●人家都生呀,跟著生唄。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孩子是傳統的充分必要條件。很長一個時期,人們不知道原來自己還可以丁克的時候,沒有孩子的夫妻總是要接受別人異樣的眼光。孩子不單可以證明你是個正常人,還可以保證你正常地過下去。
●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竊以為遠沒有聽上去那么冠冕堂皇,尤其是在我國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之下。僅僅我國就已經有十幾億人口,生命——完全可以是不可承受之重。
●養兒防老。
在我們還沒有這么社會化,還沒有象樣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時候,“老”比現在要可怕的多。老意味著喪失勞動能力和沒有飯吃。所以在強調“孝”多過“愛”的時候,我總覺得背後潛藏著巨大的不安和恐慌。曾經我們的祖先都背過“父母在,不遠遊”,可現在身邊無數的城市飛人在提醒我:我的下一代可能會更早的踏上更遠的遠方。老,能防得住嗎?
●傳遞香火。
昔日秦皇漢武,今日焉知後人何在?什麼香火能耐得住歲月侵蝕?
●孩子是父母感情的紐帶。
曾經有人跟我說:倆人都老大不小了,整日面面相覷,又沒了戀愛時候的激情,有什麼意思啊?孩子是雙方生命的延續,是愛情的結晶,是日新月異發展變化的新個體,占據超多精力,提供無窮樂趣,實在是居家旅行的必要調劑和補充。
這是我唯一覺得靠譜的理由。不過,我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庭是要孩子的先決條件,而孩子不應該是挽救問題家庭的賭注。常見有女人試圖用孩子來留住男人遠去的腳步,哪怕他們的心都已經不在了。我要恨恨地說:這樣,對孩子是多么的不公平啊。
其實最終我也沒有想明白人為什麼要生孩子,沒有任何非生不可的理由,拖兒帶女的形象又不符合我江湖女俠的造型。
過了很多年以後,不知不覺身邊的小朋友日益多了起來,逆向思維才把我從思維困境中挽救出來了。我倒過來一想,沒有孩子——那怎么行呢?那就趕緊生吧,時不我待。
非論出個子醜寅卯,也只有拿本能說事兒了。
一個物種繁衍生息的本能有多強大,看看大馬哈魚的洄游就知道了——不論淺灘瀑布從不停歇,忍飢挨餓遍身血紅,一路歷盡無數獵食者的重重殺戮大快朵頤,回到那條記憶中的清淺小溪,最好的結局不過是產下卵,筋疲力盡地靜靜地死去——還有比這更壯麗的生命讚歌嗎?
P2-5
第一節 人為什麼要生孩子?
無論當代女性穿上硬墊肩,工作起來和男人一樣多么的有擔當,可到了生孩子這件事情,還是要被打回原形的——好多年前在伊甸園偷吃果子那事兒,還沒完呢。
以前,我尚且還不是個孩子他媽,但我對這事兒自有一番考量。別人問我喜不喜歡孩子。我總是謹慎地回答:我喜歡某些孩子。
其實心裡在想:為什麼你們總這么問?好像所有的孩子都一樣?好像你不在乎這一個孩子和那一個孩子的差別?難道泛愛本身不正是對個性的抹煞?你怎么能那么輕描淡寫地說“你喜歡孩子”,就像我說“我喜歡貓”或“我喜歡狗”?常常有人說我這套歪理匪夷所思。
我總覺得生孩子會給女人帶來神奇的化學反應。如果說普通的十個月給一個女人的是量變,那么懷胎這十月給一個女人的就是質變。
母親的典型症狀是什麼?是談起自己孩子時的眉飛眼笑:孩子如何的會背唐詩,如何的有外語天賦,如何的喜歡聽莫扎特,如何的聽到音樂就舞起來……是發自肺腑的跟我講“我女兒是個標準的美人胚子”,“你不想生孩子是因為你沒見過我的孩子”……是我一上線就被她們逮住去空間看孩子的新照片,看了還必須夸,誇了還必須跟上次不重樣……
我經常擦著冷汗想:天哪,這真是我原來認識的誰誰誰嗎?好在照例夸鄰居家的孩子和狗,說“這孩子將來是要做官的”也是一種必備的社交禮儀。
我曾經戲謔地把一些“重症”母親稱為“烏龜媽媽”。典出那個小故事:麻雀媽媽中午有事不能到學校去給小麻雀送午飯了,就委託烏龜媽媽把飯給小麻雀帶去。
烏龜媽媽說:“可是我怎么知道哪個寶寶是你的呢?”
麻雀媽媽說:“很好認的,學校里最漂亮的那個就是呀。”
於是烏龜媽媽中午來到學校。可是她左看右看,都是小烏龜最漂亮,她只好把午飯給了小烏龜。
簡單的來說,如果小烏龜穿著鞋在你家雪白的沙發上跳來跳去,烏龜媽媽看到的是一隻可愛的小烏龜,而你看到的是沙發上的腳印子。
我一度認為社交屆應該嚴格區分有孩子的婦女和其他婦女,因為有孩子的婦女會以帶孩子為由推掉聚會,她們自有自己的魔法世界;即使來了她們也只談論孩子,孩子才是那個魔法世界的唯一核心;最糟糕的是她們帶著孩子來赴會,這些小小魔王的各種狀況永無窮盡。對著一個把給孩子換尿片作為頭等大事的母親,你會想談風月還是國事?還是都算了吧。
有孩子的生活,遠遠看上去,曾經沒有呈現出任何吸引力。而有孩子的生活,遠遠看上去,也料想的到充斥著巨大的責任。
有人說,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命運。是的,沒有比這更人命關天的事情了。孩子是父母的一個無辜決定,它卻造成一個人綿長的一生。怎么知道將來這個人,對這個決定是喜愛的,是感激的?怎么知道這個人的將來,歡樂就比痛苦多?怎么知道,這個決定就有價值和意義?
也許不生比生更有責任感,我身邊已經有很多夫妻都決定不生孩子了,儘管我覺得他們都是那么優秀,又有養育孩子的上好條件,生他一兩支足球隊也不為過。
那么,人為什麼要生孩子呢?我總是無聊地這樣問別人。典型的有這么幾種回答:
●人家都生呀,跟著生唄。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孩子是傳統的充分必要條件。很長一個時期,人們不知道原來自己還可以丁克的時候,沒有孩子的夫妻總是要接受別人異樣的眼光。孩子不單可以證明你是個正常人,還可以保證你正常地過下去。
●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竊以為遠沒有聽上去那么冠冕堂皇,尤其是在我國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之下。僅僅我國就已經有十幾億人口,生命——完全可以是不可承受之重。
●養兒防老。
在我們還沒有這么社會化,還沒有象樣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時候,“老”比現在要可怕的多。老意味著喪失勞動能力和沒有飯吃。所以在強調“孝”多過“愛”的時候,我總覺得背後潛藏著巨大的不安和恐慌。曾經我們的祖先都背過“父母在,不遠遊”,可現在身邊無數的城市飛人在提醒我:我的下一代可能會更早的踏上更遠的遠方。老,能防得住嗎?
●傳遞香火。
昔日秦皇漢武,今日焉知後人何在?什麼香火能耐得住歲月侵蝕?
●孩子是父母感情的紐帶。
曾經有人跟我說:倆人都老大不小了,整日面面相覷,又沒了戀愛時候的激情,有什麼意思啊?孩子是雙方生命的延續,是愛情的結晶,是日新月異發展變化的新個體,占據超多精力,提供無窮樂趣,實在是居家旅行的必要調劑和補充。
這是我唯一覺得靠譜的理由。不過,我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庭是要孩子的先決條件,而孩子不應該是挽救問題家庭的賭注。常見有女人試圖用孩子來留住男人遠去的腳步,哪怕他們的心都已經不在了。我要恨恨地說:這樣,對孩子是多么的不公平啊。
其實最終我也沒有想明白人為什麼要生孩子,沒有任何非生不可的理由,拖兒帶女的形象又不符合我江湖女俠的造型。
過了很多年以後,不知不覺身邊的小朋友日益多了起來,逆向思維才把我從思維困境中挽救出來了。我倒過來一想,沒有孩子——那怎么行呢?那就趕緊生吧,時不我待。
非論出個子醜寅卯,也只有拿本能說事兒了。
一個物種繁衍生息的本能有多強大,看看大馬哈魚的洄游就知道了——不論淺灘瀑布從不停歇,忍飢挨餓遍身血紅,一路歷盡無數獵食者的重重殺戮大快朵頤,回到那條記憶中的清淺小溪,最好的結局不過是產下卵,筋疲力盡地靜靜地死去——還有比這更壯麗的生命讚歌嗎?
P2-5
後記
我由衷感謝編輯的喜愛與支持,使我的這本育兒日記得以出版,使我給小魚的這份禮物更加厚重。而這本日記所承載的鮮活的生命,才是真正驚世駭俗的作品。我這樣說,不是因為小魚有什麼了不起,而是一個新生命使熟視無睹的我重新認識到:生命,就是世間最美的奇蹟。
孩子的弱小稚嫩讓我垂憐不已,孩子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又讓我覺得生畏。想起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這些未來,我自然覺得肩挑大義。
一美元收購《新聞周刊>的哈頓說,寫作是自我發現的過程。是的,養一個孩子也是。不生一個孩子,你永遠不知道你會是什麼樣的父母。我很高興我有一個女兒,也很高興自己沒有一分鐘後悔成為一個母親。
我是個喜歡問問題的人,曾經我以為成長會使我獲得更多的答案,可我發現不是這樣的,成長只是使我有了更多的問題。成長永遠不會結束,哪怕我已經成了一個母親。孩子,會使我們不斷面臨新的驚喜,新的挑戰,新的責任。孩子沒有既定的生長樣式,父母的問題也並非總有標準答案。本書中所有的觀點,都是我的個人觀點。我竭誠地希望,此書可以引起您的思考,或者一笑,那樣便已帶給我莫大的滿足。
我將來大抵不會成為每天對小魚說“我愛你”的母親,因為我含蓄慣了。有時候我看著小魚穿得鼓鼓囊囊,笨拙地蹲下來,或者低著頭認真地研究一個小小線頭的樣子,我的心裡就會湧上一股類似於朱自清看到父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的情緒,使得我總是要沉默地摸摸她的頭,或者輕輕地吻她一下。
天下父母,情同於我。我知道他們都在心裡對孩子說:請你一定要快樂。
孩子的弱小稚嫩讓我垂憐不已,孩子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又讓我覺得生畏。想起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這些未來,我自然覺得肩挑大義。
一美元收購《新聞周刊>的哈頓說,寫作是自我發現的過程。是的,養一個孩子也是。不生一個孩子,你永遠不知道你會是什麼樣的父母。我很高興我有一個女兒,也很高興自己沒有一分鐘後悔成為一個母親。
我是個喜歡問問題的人,曾經我以為成長會使我獲得更多的答案,可我發現不是這樣的,成長只是使我有了更多的問題。成長永遠不會結束,哪怕我已經成了一個母親。孩子,會使我們不斷面臨新的驚喜,新的挑戰,新的責任。孩子沒有既定的生長樣式,父母的問題也並非總有標準答案。本書中所有的觀點,都是我的個人觀點。我竭誠地希望,此書可以引起您的思考,或者一笑,那樣便已帶給我莫大的滿足。
我將來大抵不會成為每天對小魚說“我愛你”的母親,因為我含蓄慣了。有時候我看著小魚穿得鼓鼓囊囊,笨拙地蹲下來,或者低著頭認真地研究一個小小線頭的樣子,我的心裡就會湧上一股類似於朱自清看到父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的情緒,使得我總是要沉默地摸摸她的頭,或者輕輕地吻她一下。
天下父母,情同於我。我知道他們都在心裡對孩子說:請你一定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