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我的傾訴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R_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126頁
- 開本:16
- 作者:張賢亮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811468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探訪世界的精彩,挖掘歷史的深邃,沉潛到內心情感的點滴記憶,浮現出寫作經驗的甘苦自知!
《我的傾訴》是著名作家張賢亮先生的一本散文集。由39篇文章組成。書中主要收集了張賢亮先生訪歐雜談及對生命對文學的體悟。這些文章均在書刊上發表過,其中9篇為北歐紀行,1篇為訪英問談,1篇為台灣地區紀行,多篇為書序和散文。
《我的傾訴》是著名作家張賢亮先生的一本散文集。由39篇文章組成。書中主要收集了張賢亮先生訪歐雜談及對生命對文學的體悟。這些文章均在書刊上發表過,其中9篇為北歐紀行,1篇為訪英問談,1篇為台灣地區紀行,多篇為書序和散文。
作者簡介
張賢亮,江蘇盱眙人。五十年代初在北京讀中學。高中畢業後自願去甘肅支邊。1957年因詩作《大風歌》被錯劃為右派,由此開始長達二十二年的被管制、關押、勞改、流浪的生活。1979年平反後陸續出版了《男人的風格》、《習慣死亡》、《我的菩提樹》等長篇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靈與肉》、《肖爾布拉克》、《綠化樹》、《情感的歷程》等中篇小說。另有《張賢亮中篇小說選集》、《張賢亮選集》等小說集多種。
圖書目錄
“維京”的後代
金髮碧眼的董仲舒——北歐的漢學家
思索和表現人生的藝術
沒有被遺忘的角落
從照顧殘疾人說開去
天涯若比鄰——北歐的同行
“文化大革命”與北歐
“鐵騎士”“滂克”、“自由城”
文學的殿堂在股票市場的樓上
訪英問談
野鳥原音——兩岸·十日·百年
我應該有所表示——《我為什麼不買日本貨》後記
何為我“本命”?
對一種負疚的分析
也談“小人”——讀《歷史的暗角》
小說的公式
談俄羅斯文學
發瘋的鋼琴
我的傾訴
對生命的貪婪
參與、逃避和超越
追求智慧
消遣的方式
中國土著的廉政觀
夜歌
羊雜碎
美麗的眼睛
悼“外公”
老照片
父子篇
睡前絮語
隨風而去
丫頭·婆姨
小說規律
出賣“荒涼”
“不可說”
莫讓孔雀東南飛
我與《朔方》
心安即福地
金髮碧眼的董仲舒——北歐的漢學家
思索和表現人生的藝術
沒有被遺忘的角落
從照顧殘疾人說開去
天涯若比鄰——北歐的同行
“文化大革命”與北歐
“鐵騎士”“滂克”、“自由城”
文學的殿堂在股票市場的樓上
訪英問談
野鳥原音——兩岸·十日·百年
我應該有所表示——《我為什麼不買日本貨》後記
何為我“本命”?
對一種負疚的分析
也談“小人”——讀《歷史的暗角》
小說的公式
談俄羅斯文學
發瘋的鋼琴
我的傾訴
對生命的貪婪
參與、逃避和超越
追求智慧
消遣的方式
中國土著的廉政觀
夜歌
羊雜碎
美麗的眼睛
悼“外公”
老照片
父子篇
睡前絮語
隨風而去
丫頭·婆姨
小說規律
出賣“荒涼”
“不可說”
莫讓孔雀東南飛
我與《朔方》
心安即福地
文摘
思索和表現人生的藝術
瑞典駐華大使的夫人是位美術愛好者。我們應邀到瑞典駐華大使館赴午宴,看到使館客廳上掛著的那幅油畫,就是大使夫人的作品。
這是幅無框油畫,畫布上塗抹著一片通紅的顏料,邊緣上還能看出筆畫,越到中心越濃,紅得像一團燃燒的火。臨時代辦告訴我們,這幅畫畫的是“離婚時的感情”。
當時,文井同志說,說這幅畫表現的是結婚時的感情也行。我說,說它表現的是戀愛時的感情也可。文井端詳了一會兒,搖搖頭,無話可說。何濱說,它也可說是表現了革命。
總之,抽象派的繪畫你怎么去理解它都行。它的意義不是表現了什麼,而是喚起了欣賞者的什麼意念和情感。
抽象派藝術在北歐不如在西歐北美風行,似乎在他們的藝術品中占的分量不大。但他們並不排斥和輕視現代派藝術,挪威筆會中心秘書長布魯德伏女士(Brudevoll),她好像還是挪威外交部的一位主管文化交流的官員,在我國駐挪威大使館為我們舉行的招待會上,呷著中國茶這樣對我說:現代派的文學藝術表現了現代人的憤怒,表現了現代人的反傳統意念。他們的那些畫,比如用草繩掛著一隻鞋釘在牆上,用木片當畫筆蘸著顏料在畫布上亂塗等等,她也不喜歡,在挪威民眾中也沒有市場,這種藝術沒有生命力,不會持久的。但是她認為,在這種亂塗亂抹的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中,會產生新的、比傳統藝術更偉大的藝術。
在丹麥奧登薩,安徒生的故鄉,我們參觀完安徒生的故居走出來,看見故居前的小廣場上突兀地豎著兩扇怪模怪樣的鐵門。我說:“咦,這兒開著這兩扇門倒挺別致!”於是大模大樣地從兩扇門中穿了出去,這引起了我們代表團的其他三位成員一陣大笑。原來這不是兩扇門,而是現代派藝術的一種,所謂的鋼雕。
自古以來,雕塑家都是用岩石和青銅做材料來表達其藝術意念,但是近幾十年隨著特種鋼的問世,他們也轉而採用起工業時代的這種主要材料來了。沒有一座鋼雕品是具有現實形象的。比如,一根光光的細長的金屬桿上頂一個大鋼球,球上安一片月牙形的鋼片,這就是一座藝術品,標題為《街上的女人》。在斯德哥爾摩市區裡的文化中心的大廳,我們還看到過幾座這樣的鋼雕品。有的鋼雕品以幾何圖形起到室內裝飾的作用。據說,鋼雕品要比其他雕塑作品貴得多。
在奧登薩,我雖然“出了洋相”,但也啟發了我應該怎樣理解這種現代派的藝術品。我始終認為我的感覺沒有錯,我所見的鋼雕就是一扇門,說不定我還真正把握了作者的意圖。現代派藝術,就是以喚起欣賞者的最初印象為準的。它經不起琢磨,你越琢磨它越沒有意義。
當然,能代表現代北歐藝術的,還應該說是具有哲理性的雕塑和繪畫。
奧斯陸的雕塑公園是以挪威雕塑家古斯塔夫·維格蘭德(1869—1943)的名字命名的,現在已成了奧斯陸風光的最主要代表。我們去參觀那天,天陰沉沉的,幾乎要飄下雪花。花園裡沒有幾個遊人,一位在大學裡當講師的挪中友好協會的年輕人給我們義務當嚮導(這裡強調義務是必要的,在西方請人替你乾什麼工作都得付錢)。
我們從正門進去。正門的五扇大門上都有浮雕,雕的是人和巨蜥的搏鬥。據嚮導說,巨蜥在這裡象徵著邪惡。在長達八百五十米的中軸線兩旁,安放著五十八座青銅雕像。雕像群的主題,我看大約是概括了“人生”。從天真活潑的兒童開始,到羞怯的青少年期,再到火熱的戀愛期,再到甜蜜的家庭期,然後生兒育女,直到兩個跪著的,乳房乾癟下垂的老婦人,最後表示生命接近死亡。
五十八座雕像,每座至少有兩人,共有一百三十餘人,每人約有一米五十至一米六十高,形象生動,表情逼真。有一半以上的雕像表現的是人的戀愛期和家庭期。表現戀愛期的一座雕像構圖很別致:在一個大圓環的內圈,男女頭對腳地彎成弧形,像在水中潛泳似的追逐,妙就妙在你分不出誰在追求誰,而是互相追求。我看這種形式倒表現了生活的真實。
青銅雕像群的盡頭,也就是從前大門的通道中間(我不知道有沒有後門,在我們中國,沒有一所公園是沒有後門的),是一個大噴泉。大噴泉前面,兩邊各有兩根高如華表的石柱,石柱上和大門上的浮雕一樣,是人和巨蜥在搏鬥。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左面兩根石柱上雕的是兩個女人和巨蜥在拚命,而右面兩根石柱上雕的兩位先生卻被巨蜥征服了。這么說來,女人對邪惡的抗爭性要比男人大得多了,換句話說,男人是經不起邪惡的征服的。我不知道維格蘭德先生是不是這個意思,然而我心中卻為我們男士抱不平。
我們去的時節,大噴泉沒有噴水,公園的花木還被塑膠布裹著,據嚮導說,如我們晚一個月來,這裡就百花盛開了。不過,我們也可以想像到在夏季這裡一定是絢麗多彩的。大噴泉的護欄呈四方形,中間是一個大圓盤,由六個力士掮著,每個力士都表現出竭盡全力的樣子而又姿態各異。噴泉水看來是從圓盤中射出的了。石護欄四周刻著浮雕,表現的又是人的一生,從生到死。最後一幅“死”和第一幅“生”是連線的,象徵著生命的周而復始,永不寂滅。“死”死在一堆牛骨頭上,“生”也生在一堆牛骨頭上。
石護欄上面有二十座青銅雕像,雕的是平頂的樹叢,每個樹叢都有人,男的和女的,二十座樹叢的男女又構成人的一生:兒童在樹下嬉戲,青年沿樹幹攀緣而上;他們談戀愛在樹叢里,做愛在樹叢里,生兒育女在樹叢里,最後死也死在樹叢下。嚮導說,這組樹叢雕像表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始終、永遠離不開自然。
如果知道挪威的森林面積占他們國土的一半以上,那就完全理解這組雕塑了。內塞女士不是說過,北歐人感到孤獨時就回到森林裡去嗎?由嚮導的話,我想,這整個雕像群的意義大約是這樣的:噴泉的水象徵著富足,六人奮力掮著大圓盤象徵著生活的艱辛,又表現了人的努力,樹叢雕像則象徵著人對大自然的依賴,與石護欄的浮雕配合起來,又含有人生的短暫與人類永世長存這一哲理。
應該一提的是,我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那個金碧輝煌的市政府大廳中,也看到類似表現人的一生的繪畫。在大廳一面高牆的最上部,挨近拱頂的地方,用彩筆畫著一組人物,從兒童開始,逐漸演化為青少年,戀愛,家庭,生兒育女,直到死亡,“死”好像也是死在一堆牛骨頭上(姑存疑,因為畫很高,我看不太清楚),而在死時又同是生。在這個大廳的正面,繪的既不是上帝,也不是耶穌,而是釋迦牟尼。由此我想到,北歐的這種對人生的觀念的根源,不在天主教和基督教,恰恰是吸收了東方宗教的結果。因為只有東方宗教,尤其是佛教,才把時間當作一個圓盤,這一圓盤如同車輪一樣反覆循環不已;不但是時間,生活在時間形式里的人,其靈魂也是往返輪迴的。
P25-28
瑞典駐華大使的夫人是位美術愛好者。我們應邀到瑞典駐華大使館赴午宴,看到使館客廳上掛著的那幅油畫,就是大使夫人的作品。
這是幅無框油畫,畫布上塗抹著一片通紅的顏料,邊緣上還能看出筆畫,越到中心越濃,紅得像一團燃燒的火。臨時代辦告訴我們,這幅畫畫的是“離婚時的感情”。
當時,文井同志說,說這幅畫表現的是結婚時的感情也行。我說,說它表現的是戀愛時的感情也可。文井端詳了一會兒,搖搖頭,無話可說。何濱說,它也可說是表現了革命。
總之,抽象派的繪畫你怎么去理解它都行。它的意義不是表現了什麼,而是喚起了欣賞者的什麼意念和情感。
抽象派藝術在北歐不如在西歐北美風行,似乎在他們的藝術品中占的分量不大。但他們並不排斥和輕視現代派藝術,挪威筆會中心秘書長布魯德伏女士(Brudevoll),她好像還是挪威外交部的一位主管文化交流的官員,在我國駐挪威大使館為我們舉行的招待會上,呷著中國茶這樣對我說:現代派的文學藝術表現了現代人的憤怒,表現了現代人的反傳統意念。他們的那些畫,比如用草繩掛著一隻鞋釘在牆上,用木片當畫筆蘸著顏料在畫布上亂塗等等,她也不喜歡,在挪威民眾中也沒有市場,這種藝術沒有生命力,不會持久的。但是她認為,在這種亂塗亂抹的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中,會產生新的、比傳統藝術更偉大的藝術。
在丹麥奧登薩,安徒生的故鄉,我們參觀完安徒生的故居走出來,看見故居前的小廣場上突兀地豎著兩扇怪模怪樣的鐵門。我說:“咦,這兒開著這兩扇門倒挺別致!”於是大模大樣地從兩扇門中穿了出去,這引起了我們代表團的其他三位成員一陣大笑。原來這不是兩扇門,而是現代派藝術的一種,所謂的鋼雕。
自古以來,雕塑家都是用岩石和青銅做材料來表達其藝術意念,但是近幾十年隨著特種鋼的問世,他們也轉而採用起工業時代的這種主要材料來了。沒有一座鋼雕品是具有現實形象的。比如,一根光光的細長的金屬桿上頂一個大鋼球,球上安一片月牙形的鋼片,這就是一座藝術品,標題為《街上的女人》。在斯德哥爾摩市區裡的文化中心的大廳,我們還看到過幾座這樣的鋼雕品。有的鋼雕品以幾何圖形起到室內裝飾的作用。據說,鋼雕品要比其他雕塑作品貴得多。
在奧登薩,我雖然“出了洋相”,但也啟發了我應該怎樣理解這種現代派的藝術品。我始終認為我的感覺沒有錯,我所見的鋼雕就是一扇門,說不定我還真正把握了作者的意圖。現代派藝術,就是以喚起欣賞者的最初印象為準的。它經不起琢磨,你越琢磨它越沒有意義。
當然,能代表現代北歐藝術的,還應該說是具有哲理性的雕塑和繪畫。
奧斯陸的雕塑公園是以挪威雕塑家古斯塔夫·維格蘭德(1869—1943)的名字命名的,現在已成了奧斯陸風光的最主要代表。我們去參觀那天,天陰沉沉的,幾乎要飄下雪花。花園裡沒有幾個遊人,一位在大學裡當講師的挪中友好協會的年輕人給我們義務當嚮導(這裡強調義務是必要的,在西方請人替你乾什麼工作都得付錢)。
我們從正門進去。正門的五扇大門上都有浮雕,雕的是人和巨蜥的搏鬥。據嚮導說,巨蜥在這裡象徵著邪惡。在長達八百五十米的中軸線兩旁,安放著五十八座青銅雕像。雕像群的主題,我看大約是概括了“人生”。從天真活潑的兒童開始,到羞怯的青少年期,再到火熱的戀愛期,再到甜蜜的家庭期,然後生兒育女,直到兩個跪著的,乳房乾癟下垂的老婦人,最後表示生命接近死亡。
五十八座雕像,每座至少有兩人,共有一百三十餘人,每人約有一米五十至一米六十高,形象生動,表情逼真。有一半以上的雕像表現的是人的戀愛期和家庭期。表現戀愛期的一座雕像構圖很別致:在一個大圓環的內圈,男女頭對腳地彎成弧形,像在水中潛泳似的追逐,妙就妙在你分不出誰在追求誰,而是互相追求。我看這種形式倒表現了生活的真實。
青銅雕像群的盡頭,也就是從前大門的通道中間(我不知道有沒有後門,在我們中國,沒有一所公園是沒有後門的),是一個大噴泉。大噴泉前面,兩邊各有兩根高如華表的石柱,石柱上和大門上的浮雕一樣,是人和巨蜥在搏鬥。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左面兩根石柱上雕的是兩個女人和巨蜥在拚命,而右面兩根石柱上雕的兩位先生卻被巨蜥征服了。這么說來,女人對邪惡的抗爭性要比男人大得多了,換句話說,男人是經不起邪惡的征服的。我不知道維格蘭德先生是不是這個意思,然而我心中卻為我們男士抱不平。
我們去的時節,大噴泉沒有噴水,公園的花木還被塑膠布裹著,據嚮導說,如我們晚一個月來,這裡就百花盛開了。不過,我們也可以想像到在夏季這裡一定是絢麗多彩的。大噴泉的護欄呈四方形,中間是一個大圓盤,由六個力士掮著,每個力士都表現出竭盡全力的樣子而又姿態各異。噴泉水看來是從圓盤中射出的了。石護欄四周刻著浮雕,表現的又是人的一生,從生到死。最後一幅“死”和第一幅“生”是連線的,象徵著生命的周而復始,永不寂滅。“死”死在一堆牛骨頭上,“生”也生在一堆牛骨頭上。
石護欄上面有二十座青銅雕像,雕的是平頂的樹叢,每個樹叢都有人,男的和女的,二十座樹叢的男女又構成人的一生:兒童在樹下嬉戲,青年沿樹幹攀緣而上;他們談戀愛在樹叢里,做愛在樹叢里,生兒育女在樹叢里,最後死也死在樹叢下。嚮導說,這組樹叢雕像表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始終、永遠離不開自然。
如果知道挪威的森林面積占他們國土的一半以上,那就完全理解這組雕塑了。內塞女士不是說過,北歐人感到孤獨時就回到森林裡去嗎?由嚮導的話,我想,這整個雕像群的意義大約是這樣的:噴泉的水象徵著富足,六人奮力掮著大圓盤象徵著生活的艱辛,又表現了人的努力,樹叢雕像則象徵著人對大自然的依賴,與石護欄的浮雕配合起來,又含有人生的短暫與人類永世長存這一哲理。
應該一提的是,我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那個金碧輝煌的市政府大廳中,也看到類似表現人的一生的繪畫。在大廳一面高牆的最上部,挨近拱頂的地方,用彩筆畫著一組人物,從兒童開始,逐漸演化為青少年,戀愛,家庭,生兒育女,直到死亡,“死”好像也是死在一堆牛骨頭上(姑存疑,因為畫很高,我看不太清楚),而在死時又同是生。在這個大廳的正面,繪的既不是上帝,也不是耶穌,而是釋迦牟尼。由此我想到,北歐的這種對人生的觀念的根源,不在天主教和基督教,恰恰是吸收了東方宗教的結果。因為只有東方宗教,尤其是佛教,才把時間當作一個圓盤,這一圓盤如同車輪一樣反覆循環不已;不但是時間,生活在時間形式里的人,其靈魂也是往返輪迴的。
P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