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新農村建設建言:新農村建設優秀證文集

我為新農村建設建言:新農村建設優秀證文集

《我為新農村建設建言:新農村建設優秀證文集》是2008年12月1日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的內容涉及新農村建設問題的方方面面,根據文章的體裁和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實踐類、理論類和調研類三大類。

基本介紹

  • 書名:我為新農村建設建言:新農村建設優秀證文集
  • ISBN:9787109130418 
  • 頁數: 259頁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其中涉及比較集中的問題和體現出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因地制宜建設新農村。實踐類稿件中所宣傳的典型經驗,包括區(縣)、鎮(鄉)、村等不同層次,內容各不相同。但總結這些經驗,一個明顯的共同之處在於,新農村建設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從本地實際出發,找到一條適合自身條件的發展之路。幾乎所有的成功典型,都是通過認真細緻的調查分析,找出本地在自然資源、區位優勢、歷史積澱、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優勢與特色,正確定位,科學規劃,使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第二,保護農民權益,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建設新農村。新農村建設要想取得成功,不能採取行政命令的手段,而是要尊重農民的意見和選擇,同時要讓農民分享建設成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他們滿懷熱情地投入到這項偉大事業中來。可以說,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已經成為了各地、各部門和各界人士的共識。
第三,勇於探索創新機制建設新農村。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只有通過不斷解放思想,深化農村改革、積極創新、開拓進取,才能保持長久的動力。
第四,遵循城鄉統籌發展的原則建設新農村。新農村建設的艱巨性決定,這項工程僅依靠國家支持和農村內部挖潛仍然是不夠的,必須在農村城市化的進程中以城帶鄉、以工哺農,整合全社會的力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新農村。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我們黨首次把“生態文明”這一理念寫進黨的行動綱領,而在本次徵文的60篇獲獎稿件中,以涵養生態、加強環保為主要內容的文章占到了十分之一,這既反映了廣大作者對中央精神的重視,也說明了各地尤其是北京市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面已經積極行動了起來。

目錄

序言
第一編 理論
創新觀念和系統運作是新農村建設的兩大基本要素(一等獎)
鄉村建設在宜居城市中的地位及其動力機制(一等獎)
振興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的途徑(一等獎)
以產業結構調整促生態涵養區農民增收(二等獎)
選好帶頭人建設新農村(二等獎)
新農村文化建設重在建設農村公共文化(二等獎)
建立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三等獎)
把握重點抓住根本(三等獎)
強化農村人才資源管理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等獎)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思考與探索(三等獎)
新農村建設要處理好兩個關係(三等獎)
克服四種傾向(三等獎)
婦女應撐半邊天——農村婦女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發揮作用(三等獎)
新農村建設需要新的農村金融撬動(三等獎)
創新培養機制培育新型農民(三等獎)
第二編 調研
昌平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調查(一等獎)
瞄準實際需求推進農村信息化(一等獎)
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惠及農民——房山區新型農村
合作醫療調查與思考(一等獎)
“天府”第一村——四川寶山村新農村建設調查(一等獎)
循環經濟讓垃圾變廢為寶——兼談門頭溝區王平鎮探索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新模式(二等獎)
關注農民工生活質量(二等獎)
白草畔下的新農村——房山區霞雲嶺鄉四馬台村調查(二等獎)
從三個村的實踐看京郊新農村建設應處理好的幾個關係(二等獎)
解決農民養老問題構建和諧新農村(二等獎)
合心合力築和諧——西地村新農村建設的做法與啟示(二等獎)
探索開發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的有效途徑(三等獎)
北京市通州區新農村建設中“普惠制”的研究(三等獎)
新農村文化建設拷問“村莊行動能力”——湖北荊門官橋老協會的調查與思考(三等獎)
在共建探索中共享和諧——福建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的實踐創新與思考啟示(三等獎)
對新農村建設的建議(三等獎)
第三編 實踐
在京郊希望的田野上——北京郊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見聞錄(一等獎)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