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00萬人閱讀了史密斯在《紐約時報》發表的“我為什麼離開高盛”。文章像病毒迅速傳開,變成引領世界潮流的話題。這篇文章觸動了公眾的神經,使他們對於華爾街在社會中所起的角色,以及銀行界在短短的幾年之中就讓世界經濟一蹶不振的“賺了錢就跑”的心態產生了質疑。在本書中,史密斯向我們描述了專欄文章中無法包含的細節內容。他的故事開始於2000年夏天,當時,他懷揣夢想,初到高盛公司做一名實習生,學習高盛的商業原則。他從實習生做到銷售交易員,替客戶掌管著超過一萬億美元的資產。科技泡沫期間,史密斯面臨諸多鬧劇;9.11慘劇;大熊市;房地產過度繁榮;巴菲特拯救高盛。史密斯引領讀者踏上他在高盛公司的個人旅程,帶領我們進入這家世界上最強大的銀行。
基本介紹
- 書名:我為什麼離開高盛
- 又名:Why I Left Goldman Sachs
- 作者:格雷格·史密斯
- 譯者:徐彬
- ISBN:9787535781833
- 類別:經濟管理
- 頁數:299頁
-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1日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他是來自非洲遼闊莽原的頑童,卻成為了吃茶風雲的世界最牛投行的中堅;他是年薪百萬的富人,卻以一篇驚世駭俗的文章拷問斂財的底線。當今世界最大投行的成功秘訣是什麼?造就高盛帝國的企業文化正在崩坍?本書作者以自己在高盛12年的親身經歷,揭秘華爾街如何迷失了方向。
《紐約時報》人氣超3000000的專欄文章,引發全球關注的熱門話題;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通用電氣執行長傑克·韋爾奇,以及紐約市市長邁克·布隆伯格熱烈回應。
《紐約時報》人氣超3000000的專欄文章,引發全球關注的熱門話題;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通用電氣執行長傑克·韋爾奇,以及紐約市市長邁克·布隆伯格熱烈回應。
作者簡介
格雷格·史密斯,2012年在《紐約時報》發表的專欄文章 “我為什麼離開高盛”, 吸引超過300萬人閱讀。格雷格·史密斯於2012年從高盛辭職,當時他是負責高盛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美國金融衍生品的主管。他生於南非約翰內斯堡並在那裡長大,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2001年成為高盛的正式員工。工作的頭10年,他在高盛紐約總部工作。目前定居紐約。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高盛內部人士大膽爆料,引發我們的關注……對於很多人所嚮往的這一職業的路徑,它提供了一個難得看到的內部視角,使我們得以管窺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華爾街的富豪。 另外,本書對高盛的完整性所做的描述也會吸引一部分讀者。高盛以前是通過幫助客戶獲利而發展繁榮起來的,可是史密斯先生告訴我們,它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一家從客戶那裡獲利的機構。
——《經濟學人》
……對於高盛的文化,史密斯寫出了一本指南,並且對於衰退中的華爾街,也做了紀實性的描述。
——《今日美國》
——《經濟學人》
……對於高盛的文化,史密斯寫出了一本指南,並且對於衰退中的華爾街,也做了紀實性的描述。
——《今日美國》
名人推薦
高盛銀行被譽為“投資銀行中的勞斯萊斯”,已經經營了140多年。它之所以生命長青,主要是由於它緊緊圍繞著“客戶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這一原則,擁有一系列嚴格的道德價值觀。 21世紀初,史密斯加盟該公司並擔任一名初級分析師的時候,這些原則早已經確立並得以踐行。 他在書中描述道,自己進入了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環境,只有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中的上層梯隊成員才能生存下來,而且在這一環境中,保守秘密、誠實正直是每一個商業決策最根本的要求,並且在其中,公正的裁判可能來得非常迅即,也非常殘酷。 史密斯在高盛很受歡迎,前途光明,晉升很快。他親眼見證了高科技泡沫、9·11恐怖攻擊,以及住房危機所帶來的影響。 經歷過金融風暴之後,高盛仍是證券公司中的領導者,屹立不倒,但是公司內部的文化卻發生了變化。 高盛公司不再是簡單地為客戶提供諮詢並為其進行交易,而是開始像一個對沖基金那樣進行自營交易,往往採取與他們推薦給客戶的策略相反的做法,這就使得公司跟客戶產生了巨大的利益衝突。 最終,公司文化的整體都受到了嚴重侵蝕,公司的一切目標的動力,都來自能夠提供最大額度佣金的交易,這被稱為“大象交易”,與此同時,客戶的利益則被放到了完全次要的位置。這最終導致了史密斯在2012年3月14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為什麼離開高盛”的專欄文章。 儘管史密斯對高盛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在其他方面對於該公司非常的友善。作者並沒有刻意給高盛潑髒水。這是一個個人的故事,他陷入了一波貪婪與背叛的浪潮,目睹了許多人完全忽視了曾經令高盛在華爾街成為最值得信賴的名字的一系列標準。 ——大衛·齊格弗里德
這是對於一個我們完全陌生的世界和心態的素描,有著類似普魯斯特的細節描寫,並且講述的是應該讓普通老百姓感到憤怒的故事。
——馬克·岡洛夫 《赫芬頓郵報 》
[格雷格·史密斯]的所作所為,是我們希望自己的銀行家也會做的事情:他把銀行的錯誤告訴公眾。
——漢密爾頓·諾蘭 Gawker(關注紐約名人和軼聞的部落格)
作者對在高盛的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所做的描寫,讓他的回憶錄更可信,更具說服力。
——柯克
這是對於一個我們完全陌生的世界和心態的素描,有著類似普魯斯特的細節描寫,並且講述的是應該讓普通老百姓感到憤怒的故事。
——馬克·岡洛夫 《赫芬頓郵報 》
[格雷格·史密斯]的所作所為,是我們希望自己的銀行家也會做的事情:他把銀行的錯誤告訴公眾。
——漢密爾頓·諾蘭 Gawker(關注紐約名人和軼聞的部落格)
作者對在高盛的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所做的描寫,讓他的回憶錄更可信,更具說服力。
——柯克
圖書目錄
第一章“我不知道,但我會找到答案”
第二章 盛與衰
第三章 跳羚初長成
第四章 塵埃落定
第五章 歡迎來到賭城
第六章 狩獵大象
第七章 眺望深淵
第八章 四種客戶
第九章“巨怪”
第十章 倫敦的召喚
第十一章 狂野的西部
後記
作者聲明
致謝
交易術語表
索引
第二章 盛與衰
第三章 跳羚初長成
第四章 塵埃落定
第五章 歡迎來到賭城
第六章 狩獵大象
第七章 眺望深淵
第八章 四種客戶
第九章“巨怪”
第十章 倫敦的召喚
第十一章 狂野的西部
後記
作者聲明
致謝
交易術語表
索引
後記
後記
我的文章發表那天接近午夜的時候,我降落在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我的照片已經到處都傳遍了,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會認出我,因此——也許這樣做很愚蠢——我臨時偽裝了一下自己,戴上深褐色的草帽,沒有刮鬍子。我直奔菲爾位於第七十九街和第三大道的家。菲爾給我準備了一個充氣床墊讓我過夜,並且讓我下飛機後立即去他那裡。
我不知道那一天會發生什麼,也沒有花很多的時間仔細計畫一下。我堅信我文章里的觀點,並且認為把它發表出來是一件正確的事。我會等它發表出來之後再去處理它所帶來的反應。一旦它真的來了,我才發現回應讓我難以招架,那么多的普通人給我發來數以萬計的訊息:從德克薩斯的鄉村,到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我也接到了數十名前同事和客戶的電話。
這些信息都有一個相同的主題:支持。嘗試改革一個已經迷失了自己的道路的體系,人們喜歡這樣的想法。他們喜歡有人面對一個強大的機構說出真相。他們喜歡冒險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的想法,即使這會讓個人付出代價。這么多的鼓勵,讓我非常感動。但是,當媒體展開攻勢之後,我很高興,我的第一反應是不作回應。我的弟弟,以及我最好的朋友萊克斯和丹在這方面跟我的本能反應一樣。原因如下:
專欄文章花了我近5個月的時間,其內容正是我想說的話。我反覆提煉了我的論點,直達本質。那些都是我深思熟慮的東西。而在文章發表的當天,不論我說什麼,都會偏離專欄文章的內容。讓我很自豪和興奮的是,對於辯論金融業中不負責任的行為,以及其中的利益衝突的辯論,我做出了一點點貢獻。我相信這一辯論是至關重要的。在所有媒體的關注下,在紐約降落後能夠直接去好朋友的地方,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我下了計程車,並開始收拾我的行李,菲爾的看門人走出來幫我。突然,他雙眼放光,向我露出我所見過的最燦爛、最熱情的笑容。
“你是格雷格·史密斯,對不對?”他興奮地問。他認出我來讓我嚇了一跳。一整天大部分時間我都在從倫敦飛來的飛機上,並沒有意識到新聞報導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歡迎來到紐約,”我剛一到他就對我熱情地說。“我只是想讓你知道,在這裡有很多人支持你。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站在你身後——我們因為你為我們仗義執言而深表感激。”我十分感動,也因為他說的而感到自己很渺小。在菲兒的樓下等電梯的時候,我花了一點時間去思考這件事所蘊含的酸甜苦辣。當我進門後,我很興奮看見老朋友在等待我。
開門的是看門人開爾文,他是一個年輕的非洲裔美國人,二十出頭,他希望有一天能進入金融界闖一闖。他在菲爾住的公寓樓上班,好支付他上夜校的學費以及家人的生活用度。他非常喜歡金融。也非常樂觀且理想化。他迷上了股市,想知道哪些因素讓股市有漲有跌,如何評估公司,如何理解資產負債表等。
我睡在菲爾家的充氣床墊上的三個星期里,每天出入公寓樓我都會跟開爾文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包括他應該讀哪些金融教科書,最好的市場期刊有哪些,以及要想進入金融業他應該做些什麼。
開爾文讓我想起來我當初為什麼要進入這個行業,以及人們為什麼該做他所在做的任何事情——因為他們熱愛這樣的事。我希望他能進入金融業。我希望金融業不會讓他失望。因為它需要像開爾文這樣的人。
---
談及金融業,人們有一個重大的誤解,以為華爾街只跟精英、活該賠錢的闊佬,以及不會直接受到這個行業的各種乖張行為影響的老爹老媽那樣的人打交道。這簡直是錯得不能再錯了。
即使是在華爾街的CEO們被揪到國會面前進行聽證之前——如勞埃德·布蘭克費恩受到美國證交會對高盛的欺詐指控,以及傑米·戴蒙在摩根大通因為違規交易損失60億美元之後,他們也試圖這樣說。“我們都是大孩子了。”“我們都是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了,確切地知道我們正在做什麼。”可是等一下,讓我們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使用的是誰的錢?
看看最近的醜聞吧:當阿拉巴馬州的一個縣與摩根大通進行結構性衍生工具交易,結果這場交易使全縣瀕臨破產,誰受到影響了呢?當希臘或義大利等國的政府與高盛或摩根買賣衍生工具,以掩蓋其債務問題,把問題儘量往後推的時候,受到影響的是誰?當摩根史坦利給Facebook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錯誤定價,以及共同基金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退休和401(k)儲蓄,最終遭受損失的又是誰?是老爸和老媽們。
當一個主權實體,比如利比亞,拿老百姓的錢投注到衍生工具上,轉眼就損失了數十億美元之後,誰的生活會受到影響?當巴克萊銀行和其他主要銀行操縱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率(LIBOR)(這是支撐著數萬億美元的學生貸款和抵押貸款的利率),受損失的又是誰?當摩根大通的經紀人出售了表現不佳的共同基金給他們的客戶以產生更多的費用,誰的儲蓄被蒸發掉了?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有這一切都最終會影響到普通的公民、教師、退休人員等。他們的命運都和這些組織所管理的自己的錢綁在一起。老爹老媽更容易受到華爾街的不良行為的影響,因為華爾街操縱的是他們的錢。
但是,華爾街為何能賺到這么多錢呢?按說,他們有的時候也得賠錢吧?不要指望這件事。想想這一點:
華爾街的銀行,在一些季度的每一天都會盈利。沒錯:連續90天。它們百分之一百會產生利潤。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最近打破了這個驚人的壯舉。這就像一千次連續成功擊球一樣。一個完美的紀錄。這怎么可能?
答案很簡單:信息不對稱。比賽場根本就不是平的。銀行可以看到每一個客戶在市場上做什麼,因此知道得比任何人都多。如果賭場的老闆總是能看到你手裡的牌,有時甚至決定能發給你什麼牌,你覺得他會輸嗎?
這就是事情的內幕:由於華爾街為最聰明的對沖基金、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和全世界的公司打理買賣,它了解一場交易中的每一方。它可以有效地看到每個人手裡的牌。因此,它拿自己的錢下注的時候會表現得更聰明。
更糟糕的是,如果華爾街說服你做一個交易,購買按公司的需求定製的結構性衍生工具,這就好像你手裡的牌已經提前確定了。在這樣的賭局中,賭場方面當然不大可能會輸。
現在再考慮一下賭局的發生地。在真正的賭場裡,頭頂上布滿了監控攝像頭。即使你不喜歡拉斯維加斯的賭場,但這是規定。
但是在華爾街,賭局可以轉移到一間漆黑的房間裡進行,沒有記錄、觀察或跟蹤。對不透明的場外衍生工具交易的時候,沒有攝像頭監控。在這個黑暗的、煙霧繚繞的房間裡,參加賭局的人會面臨極大的誘惑,嘗試利用客戶以及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正是這種誘惑和透明度的缺乏,導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最後,再想想銷售人員。你的銷售人員或交易員似乎是客觀的——就像一個友好的賭場銷售員,在你身邊跟你說說笑笑——但是有時候,他可能會試圖引導你進行對賭場最有利可圖的交易。如果你是玩21點或19點,你能指望賭場的人會告訴你什麼時候出牌嗎?有時,在華爾街,他們會敦促你再摸一張牌。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真正的賭場實際上可能比華爾街的銀行更加規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無法阻止導致危機的因素的作用,而且仍在奮力地拿出適當的補救措施,限制我在前面所描述的衝突。有了這些優勢,華爾街怎么可能輸呢?就連真正的賭場也不是每一天都賺錢。
下面這一點也可以證明這種信息優勢:為什麼根據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測算,高盛和摩根大通的共同基金——在長城的另一邊的其各自的資產管理部門——跟同行的相比表現不佳?為什麼高盛、摩根史坦利和摩根大通的一些炙手可熱的交易員,在選擇了自立門戶,建立自己的對沖基金之後就變得步履維艱?因為他們不再有優勢,無法再看到每個人手裡的牌。當你獨自一人,沒了優勢之後,就沒有了信息不對稱,也就不會有連續一千次的成功擊球了。
華爾街對於改革反對最激烈的,就是它所認識到的最有利可圖的領域:不透明的衍生工具及自營交易。但這些也恰巧是對於金融體系的穩定最為危險的領域。華爾街的遊說人員已經花費了超過3億美元,試圖否決規範衍生工具,使其變得更透明的相應措施(這一來它們就會被帶到光天化日之下,成為透明的交易)。這些措施原本還計畫使銀行不再能利用按照沃爾克規則(Volcker Rule)所具有的信息優勢跟客戶對賭。華爾街討厭透明度,並會儘可能努力防止相關監管的實施。
我是一個資本運營者。我致力於讓所有的人致富,並為企業賺到儘可能多的錢。這是保持經濟發展的燃料,財富應該是激勵世界各地的企業家的一種美好的願望。但是我希望它是公平的交易。我不認為要想發展資本主義,我們就可以儘可能地把道德的界限往後推,也不認為要想獲得最大的回報,就必須欺騙客戶。
我相信有長遠觀點的商業模式,其中應該有我們對客戶的內在的信託責任,這樣他們才會成為回頭客。這不僅是正確的事,而且這對企業也更好。這樣你掙的錢會一樣多——但是掙得更慢、更穩定,也更透明。這對股東也更好,因為他們喜歡可預見的收入流和穩定的業務記錄。如今這種賺了錢就跑的模式太不負責任,也不可持續。
在經濟危機發生四年後,我們卻對此無動於衷,什麼也沒有做,這怎么可能?我們難道不是生活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民主國家嗎?對於這一傷害所有人使極少部分人致富的問題,我們的社會竟然缺乏政治意願來解決,對此人們應該感到憤怒。這個問題也會在幾年之後威脅到全世界。
人們都知道,這個系統中存在嚴重的問題,但很少有人能指出問題到底是什麼。1929年金融市場動盪後,美國參議院舉行了佩科拉聽證會調查造成問題的原因。此項調查導致了真正的改革,使銀行負起應有的責任,並消除了造成股市暴跌的做法。這之後金融體系出現了幾十年的平靜。如果我的這本書只能做到一件事,我希望它可以使有些人對金融界有足夠的了解,打電話給他們所在州的眾議員和參議員,並向他提出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沒有勇氣和我做同樣的事情?
我的文章發表那天接近午夜的時候,我降落在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我的照片已經到處都傳遍了,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會認出我,因此——也許這樣做很愚蠢——我臨時偽裝了一下自己,戴上深褐色的草帽,沒有刮鬍子。我直奔菲爾位於第七十九街和第三大道的家。菲爾給我準備了一個充氣床墊讓我過夜,並且讓我下飛機後立即去他那裡。
我不知道那一天會發生什麼,也沒有花很多的時間仔細計畫一下。我堅信我文章里的觀點,並且認為把它發表出來是一件正確的事。我會等它發表出來之後再去處理它所帶來的反應。一旦它真的來了,我才發現回應讓我難以招架,那么多的普通人給我發來數以萬計的訊息:從德克薩斯的鄉村,到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我也接到了數十名前同事和客戶的電話。
這些信息都有一個相同的主題:支持。嘗試改革一個已經迷失了自己的道路的體系,人們喜歡這樣的想法。他們喜歡有人面對一個強大的機構說出真相。他們喜歡冒險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的想法,即使這會讓個人付出代價。這么多的鼓勵,讓我非常感動。但是,當媒體展開攻勢之後,我很高興,我的第一反應是不作回應。我的弟弟,以及我最好的朋友萊克斯和丹在這方面跟我的本能反應一樣。原因如下:
專欄文章花了我近5個月的時間,其內容正是我想說的話。我反覆提煉了我的論點,直達本質。那些都是我深思熟慮的東西。而在文章發表的當天,不論我說什麼,都會偏離專欄文章的內容。讓我很自豪和興奮的是,對於辯論金融業中不負責任的行為,以及其中的利益衝突的辯論,我做出了一點點貢獻。我相信這一辯論是至關重要的。在所有媒體的關注下,在紐約降落後能夠直接去好朋友的地方,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我下了計程車,並開始收拾我的行李,菲爾的看門人走出來幫我。突然,他雙眼放光,向我露出我所見過的最燦爛、最熱情的笑容。
“你是格雷格·史密斯,對不對?”他興奮地問。他認出我來讓我嚇了一跳。一整天大部分時間我都在從倫敦飛來的飛機上,並沒有意識到新聞報導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歡迎來到紐約,”我剛一到他就對我熱情地說。“我只是想讓你知道,在這裡有很多人支持你。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站在你身後——我們因為你為我們仗義執言而深表感激。”我十分感動,也因為他說的而感到自己很渺小。在菲兒的樓下等電梯的時候,我花了一點時間去思考這件事所蘊含的酸甜苦辣。當我進門後,我很興奮看見老朋友在等待我。
開門的是看門人開爾文,他是一個年輕的非洲裔美國人,二十出頭,他希望有一天能進入金融界闖一闖。他在菲爾住的公寓樓上班,好支付他上夜校的學費以及家人的生活用度。他非常喜歡金融。也非常樂觀且理想化。他迷上了股市,想知道哪些因素讓股市有漲有跌,如何評估公司,如何理解資產負債表等。
我睡在菲爾家的充氣床墊上的三個星期里,每天出入公寓樓我都會跟開爾文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包括他應該讀哪些金融教科書,最好的市場期刊有哪些,以及要想進入金融業他應該做些什麼。
開爾文讓我想起來我當初為什麼要進入這個行業,以及人們為什麼該做他所在做的任何事情——因為他們熱愛這樣的事。我希望他能進入金融業。我希望金融業不會讓他失望。因為它需要像開爾文這樣的人。
---
談及金融業,人們有一個重大的誤解,以為華爾街只跟精英、活該賠錢的闊佬,以及不會直接受到這個行業的各種乖張行為影響的老爹老媽那樣的人打交道。這簡直是錯得不能再錯了。
即使是在華爾街的CEO們被揪到國會面前進行聽證之前——如勞埃德·布蘭克費恩受到美國證交會對高盛的欺詐指控,以及傑米·戴蒙在摩根大通因為違規交易損失60億美元之後,他們也試圖這樣說。“我們都是大孩子了。”“我們都是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了,確切地知道我們正在做什麼。”可是等一下,讓我們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使用的是誰的錢?
看看最近的醜聞吧:當阿拉巴馬州的一個縣與摩根大通進行結構性衍生工具交易,結果這場交易使全縣瀕臨破產,誰受到影響了呢?當希臘或義大利等國的政府與高盛或摩根買賣衍生工具,以掩蓋其債務問題,把問題儘量往後推的時候,受到影響的是誰?當摩根史坦利給Facebook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錯誤定價,以及共同基金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退休和401(k)儲蓄,最終遭受損失的又是誰?是老爸和老媽們。
當一個主權實體,比如利比亞,拿老百姓的錢投注到衍生工具上,轉眼就損失了數十億美元之後,誰的生活會受到影響?當巴克萊銀行和其他主要銀行操縱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率(LIBOR)(這是支撐著數萬億美元的學生貸款和抵押貸款的利率),受損失的又是誰?當摩根大通的經紀人出售了表現不佳的共同基金給他們的客戶以產生更多的費用,誰的儲蓄被蒸發掉了?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有這一切都最終會影響到普通的公民、教師、退休人員等。他們的命運都和這些組織所管理的自己的錢綁在一起。老爹老媽更容易受到華爾街的不良行為的影響,因為華爾街操縱的是他們的錢。
但是,華爾街為何能賺到這么多錢呢?按說,他們有的時候也得賠錢吧?不要指望這件事。想想這一點:
華爾街的銀行,在一些季度的每一天都會盈利。沒錯:連續90天。它們百分之一百會產生利潤。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最近打破了這個驚人的壯舉。這就像一千次連續成功擊球一樣。一個完美的紀錄。這怎么可能?
答案很簡單:信息不對稱。比賽場根本就不是平的。銀行可以看到每一個客戶在市場上做什麼,因此知道得比任何人都多。如果賭場的老闆總是能看到你手裡的牌,有時甚至決定能發給你什麼牌,你覺得他會輸嗎?
這就是事情的內幕:由於華爾街為最聰明的對沖基金、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和全世界的公司打理買賣,它了解一場交易中的每一方。它可以有效地看到每個人手裡的牌。因此,它拿自己的錢下注的時候會表現得更聰明。
更糟糕的是,如果華爾街說服你做一個交易,購買按公司的需求定製的結構性衍生工具,這就好像你手裡的牌已經提前確定了。在這樣的賭局中,賭場方面當然不大可能會輸。
現在再考慮一下賭局的發生地。在真正的賭場裡,頭頂上布滿了監控攝像頭。即使你不喜歡拉斯維加斯的賭場,但這是規定。
但是在華爾街,賭局可以轉移到一間漆黑的房間裡進行,沒有記錄、觀察或跟蹤。對不透明的場外衍生工具交易的時候,沒有攝像頭監控。在這個黑暗的、煙霧繚繞的房間裡,參加賭局的人會面臨極大的誘惑,嘗試利用客戶以及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正是這種誘惑和透明度的缺乏,導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最後,再想想銷售人員。你的銷售人員或交易員似乎是客觀的——就像一個友好的賭場銷售員,在你身邊跟你說說笑笑——但是有時候,他可能會試圖引導你進行對賭場最有利可圖的交易。如果你是玩21點或19點,你能指望賭場的人會告訴你什麼時候出牌嗎?有時,在華爾街,他們會敦促你再摸一張牌。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真正的賭場實際上可能比華爾街的銀行更加規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無法阻止導致危機的因素的作用,而且仍在奮力地拿出適當的補救措施,限制我在前面所描述的衝突。有了這些優勢,華爾街怎么可能輸呢?就連真正的賭場也不是每一天都賺錢。
下面這一點也可以證明這種信息優勢:為什麼根據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測算,高盛和摩根大通的共同基金——在長城的另一邊的其各自的資產管理部門——跟同行的相比表現不佳?為什麼高盛、摩根史坦利和摩根大通的一些炙手可熱的交易員,在選擇了自立門戶,建立自己的對沖基金之後就變得步履維艱?因為他們不再有優勢,無法再看到每個人手裡的牌。當你獨自一人,沒了優勢之後,就沒有了信息不對稱,也就不會有連續一千次的成功擊球了。
華爾街對於改革反對最激烈的,就是它所認識到的最有利可圖的領域:不透明的衍生工具及自營交易。但這些也恰巧是對於金融體系的穩定最為危險的領域。華爾街的遊說人員已經花費了超過3億美元,試圖否決規範衍生工具,使其變得更透明的相應措施(這一來它們就會被帶到光天化日之下,成為透明的交易)。這些措施原本還計畫使銀行不再能利用按照沃爾克規則(Volcker Rule)所具有的信息優勢跟客戶對賭。華爾街討厭透明度,並會儘可能努力防止相關監管的實施。
我是一個資本運營者。我致力於讓所有的人致富,並為企業賺到儘可能多的錢。這是保持經濟發展的燃料,財富應該是激勵世界各地的企業家的一種美好的願望。但是我希望它是公平的交易。我不認為要想發展資本主義,我們就可以儘可能地把道德的界限往後推,也不認為要想獲得最大的回報,就必須欺騙客戶。
我相信有長遠觀點的商業模式,其中應該有我們對客戶的內在的信託責任,這樣他們才會成為回頭客。這不僅是正確的事,而且這對企業也更好。這樣你掙的錢會一樣多——但是掙得更慢、更穩定,也更透明。這對股東也更好,因為他們喜歡可預見的收入流和穩定的業務記錄。如今這種賺了錢就跑的模式太不負責任,也不可持續。
在經濟危機發生四年後,我們卻對此無動於衷,什麼也沒有做,這怎么可能?我們難道不是生活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民主國家嗎?對於這一傷害所有人使極少部分人致富的問題,我們的社會竟然缺乏政治意願來解決,對此人們應該感到憤怒。這個問題也會在幾年之後威脅到全世界。
人們都知道,這個系統中存在嚴重的問題,但很少有人能指出問題到底是什麼。1929年金融市場動盪後,美國參議院舉行了佩科拉聽證會調查造成問題的原因。此項調查導致了真正的改革,使銀行負起應有的責任,並消除了造成股市暴跌的做法。這之後金融體系出現了幾十年的平靜。如果我的這本書只能做到一件事,我希望它可以使有些人對金融界有足夠的了解,打電話給他們所在州的眾議員和參議員,並向他提出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沒有勇氣和我做同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