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活得粗糙點

《我想活得粗糙點》是義烏市寧波商會秘書長柴葉勇所著的個人散文隨筆集。 豐富、波折的人生讓一介武夫的他喜歡上寫作,這本文集是柴葉勇多年作品的合集,涉及童年、親情、友情、慈善等等方面,題材多樣,對於“粗糙”有著別樣的見解,富有真情實感。

基本介紹

  • 書名:我想活得粗糙點
  • 作者:柴葉勇
  • 類別:散文
  • 頁數:219頁
  • 出版社:寧波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4年7月1日
  • 開本:16開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他不是陳游標,他叫柴葉勇。他生於寧波,自幼習武,經生活之坎坷,歷商場之浮沉。
數十載以降,其心不改,以公益為經,以寫作為緯,做一個特立獨行的商人。
《我想活得粗糙點》這本文集是柴葉勇多年作品的合集,涉及童年、親情、友情、慈善等等方面,題材多樣,對於“粗糙”有著別樣的見解,富有真情實感。時光不老,筆耕不輟,曾經行走過的層層疊疊,草草編成心路歷程,似曾相識的回憶,住進了字裡行間。

作者簡介

柴葉勇(1969-),男,寧波人。現任浙江省義烏市寧波商會秘書長,國際獅子會浙江希望服務隊2014—2015年度和平海報主席。愛好寫作、武術,並熱心慈善,自籌資金創立“汩軒慈善基金會”,曾參加“5·12”汶川、“4·14”玉樹、“4·20”雅安地震和“10·8”餘姚水災的救災志願活動。數次在省內外武術散打比賽中奪得各級別冠軍,徒弟、學員遍及全國。曾多次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散文、小說和詩歌。他以熾熱的生活態度去迎接一次次的生活磨難。用直白通俗的筆觸記錄下雨露滋潤的人間萬象。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一葉泛舟
歌聲悠揚在回家的路上
寧波——向東是大海
當你途經我的盛放
淚濕衣襟的答案
花的故事
隨喜
一隻鹿皮箱子的故事
油菜花開
雲南印象之麗江、香格里拉尋夢
我和汽車的幸福情結
第二章 儒商物語
迎陽橋修復與保護啟事
真心真語真生活
日行_善皆在積累
生命向上的腳步永不停息
一壺漂泊行天下
春日裡——我與普洱有約
我想活得粗糙點
給酒瓶收藏者嘵朱的一封信
繡湖之美
暢想生命因磨礪而美麗
審美和友情
幸福指數與磨刀老頭
寫給熱戀的你們
與一個心靈乞討者的一段對話
珍愛生命與風險規避
第三章 心靈雞湯
我為自己喝彩
賞識人性,邂逅美與醜
菸草伴隨著戰爭的繚繞情結
傑寧之心——偉大父愛的詮釋
重慶——那一個給我驚奇的城市
與時俱進和落伍
那一個曾經叫“本來”的畫家
百年偶像人物隨感
我心目中的超凡女性
英雄的生命讚歌
四十的男人形象
奢侈品領航的中國異樣化消費
吾愛錢且藏錢?
值錢和有錢
淺說收藏
筆墨顯良心商道則人道

第四章 尋夢親恩
心靈深處有我的最愛——獻給偉大的母親節
感恩清明——憶我的爹爹
我輪迴中的所愛親人
孩子——這12年的來龍去脈
一場血和淚混著的夢魘——寫給親愛的孩子
思雨軒
追憶清明——寫給天國的孩子和親人
憶我親愛的姐姐
一個影響我一生的老師——戴振祥
亦師亦友——大哥唐智群千古
留些閒暇抬起頭來看看天空
有多少人需要感謝
第五章 心靈腳步
5·12紀念那些日子
心靈的召喚——寫在玉樹行前
給武警柴魯斌侄兒的一封信
那一群叫我老師的孩子們
愛在雅安日記
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志願者
第六章 漫步詩情
天堂電視劇
寫給雅安
雨夜武陽

這個冬日用來享受
風語中的交警
風一樣的承諾
六月的思緒
感恩節續貂
寫在七夕前
曬痛
雨夜
守望
後記

文摘

人之所以明理,是因為有思想,在思考著將來,也在回味過去。盤點著那些瑣碎的記憶,就像在細品午後的綠茶。我閒暇時會坐在那張堅實的茶桌旁,隔著厚厚的玻璃,面朝熙熙攘攘的馬路,記憶的碎片在腦子裡天馬行空。安靜的茶桌,很粗的花梨木原木做成的,就連椅子的靠背也是,椅子腳和靠背是一體的,比成人的手臂還粗,泛著陳舊的暗紅。我喜歡這木器給我帶來的感覺,喜歡那線條,更喜歡它的古樸,木質構件鏤空雕刻透析出來的美艷,油亮油亮的,頗有感覺。
從小開始,我就住在大外婆半送半賣給我們的老宅中,裡面儘是些明清木件家具,大大小小,七零八落,堆的堆著,用的用著。從七八歲開始,要么和小夥伴泡在樹灘沼澤地蘆葦盪里,要么也就跟著老爹在那老屋裡乘涼、睡午覺。宅子剛買來的時候,由於多年的塵封,滿屋子透著一股家具和各種生活用品的霉味。但我挺喜歡這種感覺,那是探索的味道,我喜歡把玩、翻弄那些我似懂非懂的物件。甚至到現在還記得曾把外公留在衣櫃抽屜里的玳瑁銅眼鏡當玩具弄壞了。翻到一把紙摺扇,玩久了到後來放到哪裡去都不知道。記得我在那屋子整整探索了好幾年,一直在找,一直在發現,反正感覺都是新奇的,我所沒見過的。午睡的時候從後窗吹來習習涼風,帶著蟬鳴的嗚咽;老楝樹結出的滾滾(我們小時用來當彈珠或者是武器的樹果子),落到屋頂瓦片上,會一下子彈跳滾落,順著瓦壟發出咚隆隆的響聲,很像揚琴的敲錐划過琴弦時所發出的樂章,只是聲音夾雜在蟬鳴和風聲中略微小了點。陽光徑直照耀,樹影斑駁,要是沒有風在吹動,我甚至會把投影想像成什麼動物和東西出來。陳年的風霜雨雪給那青磚灰瓦的馬頭牆留下印記,我經常會去撫摸老牆,就像現在去感受愛情一樣。綠綠的苔痕,參差的石灰使得牆壁有一種別具的風味,斑斑駁駁得毫無規則,和那張老床一樣,一片片的油漆已經脫落,在告訴我那些屬於它的年份。我也經常看著那些雕花格柵發愣,也就因為這些格柵,在那時候我就熟悉了鏤雕、浮雕、透雕,更有嵌著白色的動物骨頭。看著那雕得栩栩如生的,穿著長袍、戴著官帽、彎著腰的壽星,就覺得奇怪,古時候他們雕來做什麼的呢?呵呵,後來長大了才明白這才是我們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的文明!
一般爹還在午睡,我就先起來,經常拿著從棕櫚掃把上抽下來的棕櫚絲,去逗那牆上的螞蟻,看著它們把小玩意背來背去,也會挑逗它們打起架來,玩累了就像野貓一樣,趴在後面的天水缸(老家下雨時從瓦壟收集雨水的缸)里猛喝幾口,順便看看缸里的泥鰍,看它鑽進缸底的綠毛毛里沒有。有時候少不了會丟一塊小石子進去,看看能不能碰到小泥鰍,但是這機率幾乎為零。現在回想起來,以前的舉動甚是可笑,也算是一種童趣吧。
而我只是單單在感受那老屋帶來的多年來的那些積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是行者的腳步,丈量的是我們祖輩幾代的變遷。唯有它的胸懷是寬廣的,也是人和自然物件互贈性情的心靈之歌,幸運地盛放在我的眼前。在它眼裡,我們只是個過客,是時代變遷的宿物,一瞬過眼,是它的積累,等到那一天展示它無盡的風華。
當你暇時途經我的盛放,那要歸結於那些旅途的積累,流浪的撒歡,還有那歲月賞賜給我的閱歷。記得那時候國中沒上完就去了杭州,那時候自費去讀技校是相當的新鮮。學校在清泰門,每逢星期天學校里根本見不到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還不借讀書之名飽覽下勝景?那才叫土鱉睞!前一天上午和學校門口租腳踏車的阿姨說好,挑一輛新點的,就五毛錢,可以瘋玩上一天。
到了第二天,天才蒙蒙亮,背上那把20幾塊錢買來的吉他。腳踏車后座和前面各有一個人,有時候會是女同學,有時候是男同學,反正是五毛錢,不帶白不帶。早上出去,回到學校時天肯定黑了。學校大門和門衛小門都是關著的,翻牆也成了唯一選擇。夜深了,門衛也不會給我們這些搗蛋學生開門的。前一天準備好吃的東西,沒到中午就被我們席捲一空,幸好幾個人偷偷在教務處刻了蠟紙,印了些所謂的時政新聞,裝訂成小冊子,幾個人就在保傲路那段一毛一本開賣。賣小冊子的五六塊錢足夠我們幾個開心地跑上吳山,彈彈那自己都不懂的旋律,因為那時候就學了和弦,還是古典和弦,連什麼是譜都不知道,就是好玩。每次星期天出去,我們一共要經過5個有交警的巷口,老遠路看見白衣紅領章的警察,就讓兩個先下來,我騎過去在對面等他們(她們),這樣一個接一個的,不厭其煩地經過葵巷、浙二、平海路、六公園。有時候還會一整天繞上西湖好幾圈,傻傻地爬上大樹去數過往的汽車,一輛,十輛,到最後誰也記不清數到了多少。P10-12

後記

後記
記不清幾年前誰和我說過,我有那么多的隨筆,何不整理出一本散文集。我也未放在心上,心想那么點斤兩齣書就頗有些難堪了吧。平日裡,匆匆之餘還是會提筆記下生活中的層層瑣碎。如歷次參與救災,在汶川、玉樹、雅安、餘姚,記憶就像電影膠片一樣在腦海迴蕩,一有空閒便一筆筆記下。
有些事情當你有心想去做時,往往會遇到難以預料的緣分。去年六月,我和好友朱老師提起出書一事,他看過書稿後說:你有足夠的篇章來出書了,我幫你去北京請魯光老師題個書名,你想好題目告訴我。他還感嘆道:你一個習武之人,狂放不羈,還真能靜下心來創作?後來,我的這本書稿果真得到了魯光老師的題字。
整成此書的一個緣由是因為有許多網友和身邊好友的支持和鼓動。他們對我的每一篇小作,都會保持一種期待的心情,一經上傳便爭相閱讀。有了這些鼓勵,我的寫作便有了更大的動力。我覺著把支離破碎的思想或者雜亂無序的過往編織成文字,留與後人,不管對他人有沒有用,也算是一種苦行僧般的功德吧。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確不假,直性子人的文字也難轉彎。非常慚愧,我的文筆還有待學習和成長,能做到的只是不遺餘力地在行進中積累、努力,爭取不讓大家失望!最後需要感謝在此書出版過程中幫助過我、給予鼓勵的朋友們,這本拙作的出版有你們很大的一份功勞。
柴葉勇
2014年7月於義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