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陝北延川插隊的日子

我在陝北延川插隊的日子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整整一代人的集體經歷和集體記憶,老知青是有著特殊經歷的一代人,他們的青春經歷也是“史無前例”的,並且後無來者。這代人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去農村插隊,留下永生的體驗和記憶。作者邢儀就在陝北延川插隊,後來成為了知名畫家,她筆下對知青生活和人物的記錄與描繪成為了留在畫布上的歷史。一代人的記憶不應該被遺忘,更值得記述和描繪。 邢儀留戀插隊生活和陝北的大河大川,不光因為那裡有她年輕時走過的土地,她更留戀的是那樣的一種質樸生活,那樣的一種本真的人生狀態,還有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史鐵生、路遙、孫立哲``````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在陝北延川插隊的日子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167頁
  • 開本:16
  • 定價:48.00
  • 作者:邢儀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21222388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代人的集體經歷和集體記憶
真誠繪製,忠實記錄,把歷史留在畫布上,告訴後人我們曾有著一個怎樣的青春歲月。
真實記錄與回憶知青一代的巔峰人物——史鐵生、路遙、孫立哲。
萬字真實紀錄史鐵生最後的日子,用情至深,令人無法釋懷。
獻禮2014紀念上山下鄉運動四十周年

作者簡介

邢儀,1951年生於北京,清華附中初67屆畢業生。1969年在延安地區延川縣關莊公社插隊,後於1973年考上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員、女美術家聯誼會員、北京油畫學會員。1998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油畫展紀念知青插隊三十周年,2000年受中法文化藝術協會邀請赴巴黎辦展。2008年5月參加上海美術館舉辦的知青油畫邀請展,油畫作品《三、八節留念》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09年元月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個人油畫展,百幅油畫作品紀念知青上山下鄉四十周年。

專業推薦

邢儀的畫裡,充滿了對陝北高原情感的濃濃集聚,對知青生活感受的細細抒發,不但真實地再現了陝北的地域生活,而且準確地表現了知青的情感價值。她用一百多幅油畫,描繪了陝北的民俗生活和自然風光,記錄了知青參加春種、夏鋤、秋收、基建、學習、開會等日常生活,既表現了“心無城府,腦中有‘神’”的早年知青風貌,也留住了精神獨立、思想自由的史鐵生形象。
——作家王克明

圖書目錄

自序
推薦序
一九六八年冬
陝北延川縣關莊公社
青平川
陝北的夏天
秋天的高原
我的同學史鐵生
知青窯
我們的同學——赤腳醫生孫立哲
他在延川縣城監獄呆了六年
做錯火車的驚悚經歷
老紅軍秦鳳山
初戀祭
理論學習
上西安美院
那個陝北青年——路遙
十可餡餃子
她嫁給了農民
北京幹部老石
陝北的大集和大戲
關於豬的記憶
古老、滄桑、神秘的黃河渡口
黃河邊的石碾子
一條走過青春的路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出了膿的手上空出一個大洞,大夫在洞裡塞滿紗布,囑咐說回村後每天要把紗布拉出來,換藥後再塞進去新的紗布,這是讓傷口慢慢從里往外癒合,否則先在外面長好,又會把膿包在裡面。飯也沒吃又往回返,走到岔口天色就晚了。死靜的山間小路,只有我一個年輕女孩聽著自己的腳步聲,睜大眼睛,豎著耳朵,疑神疑鬼,左盼右顧,腳下加速,神經繃得要爆,走最後一段山路時四周已是漆黑一團了。
第一次去縣城是和隊長去開“三乾會”,背上鋪蓋,挎包里裝上乾糧,早_L8點出發,走出岔口,走到公社,直奔下川,沿著清平川的溪流,一會兒在左邊沿著村子走,一會兒繞到右邊挨著山邊走,終於出了川道,上了公路還有一二十里地呢。到縣城已是晚上8點鐘了,兩隻腳都從鞋幫里腫了出來,整整走了一百里地。
晴天,陰天,夏日,寒冬,記不得都是為了什麼事,記不得沿著清平川走了多少回。史鐵生說得好——記憶不準確,留下的是印象,留下的是心情。那時候出門絕沒有代步工具,全憑兩條腿,一出村就要準備一整天走下去,直走得身體麻木,腳步機械,孤獨、迷茫涌在心頭。說來奇怪,日後長久地生活在繁鬧、擁擠的大城市裡,心中揮不去的、常常記起的卻是那種孤獨感。

序言

——我為什麼愛畫知青題材的畫

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總是畫知青題材的油畫?
其實我也常問自己這個問題。
如果拋開現如今藝術界的浮躁、市場經濟、迎合、御用和“接軌”等因素,一個畫家畫什麼題材的畫,應該是自己最感興趣,認為最有意義,最放不下,最想表現出來給人看的東西。就像作家寫書一樣,畫家的作品也離不開個人的經歷及其對世界和社會的認知。
老知青是有著特殊經歷的一代人,如同我們經歷的“史無前例”的文革動亂一樣,我們的青春經歷也是“史無前例”的,並且後無來者。青春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段最重要的生命過程,而我們這代人正是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去農村插隊,在城市長大的我們,十七、八歲像朝陽一樣的年華,不諳政治,心無城府,但腦中有“神”(人造的神),回響號召滿懷雄心壯志,奔赴農村去當農民。從首都北京到陝北農村,生活上和心理上的極大反差,造成了我們永生極深刻的體驗和記憶。
我在文革後大學恢復招生的第二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後又回到陝北工作,前後十年。二十多年後,當我在北京的家中,坐在畫布前舉起畫筆的時候,我的腦海里浮現出的全是在陝北插隊的生活場景,一幕又一幕,於是我就一幅一幅地畫下去,欲罷不能。曾有段時間,我也嘗試其它題材,但在我的內心深處總有一種牽掛,使我不安,畫著畫著,就又回到陝北鄉土題材的土油畫了,好像這是我的宿命。
有朋友勸我:現在是市場經濟,因該與時俱進。
但我作為一名老知青出身的畫家,本身就不時髦,老知青是“過去時”,時尚與“老知青”無緣,在歷史的人生舞台上每個人只能演好自己的角色。況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和藝術,我們這代人不能沒有表現自己的藝術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整整一代人的集體經歷和集體記憶,這段歷史自會有政治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正確評價。一代人的記憶不應該被遺忘,更值得記述和描繪。作為畫家我要對自己的靈魂和藝術負責,真誠繪製,忠實記錄,把歷史留在畫布上,告訴後人,我們曾有著一個怎樣的青春歲月。
我慶幸自己後來成為了畫家,作為畫家,在農村的經歷就全部成為了我的財富。我插隊的地方有著千迴百轉的黃河和莽莽黃土高原,那裡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那裡有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根。美好的自然,壯麗的山河,樸實、淳厚的父老鄉親,賦予了我作為一個藝術家最基本的素質。我認為藝術家具備質樸、敦厚、率真的氣質比其它一切技術、畫法都重要。我留戀插隊生活和陝北的大河、大川,不光是因為那裡有我年輕時走過的土地,我更留戀的是那樣的一種質樸的生活,那樣的一種本真的人生狀態,越是久居城市越是懷念。
插隊生活是我們的青春經歷,自然鄉土中有我們的根,自然、鄉土、青春,是我所追求的繪畫要素,也是我永恆的藝術情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