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的701天》,郭菲著,2018年3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在印度的701天
- 作者:郭菲
- ISBN:978-7-5535-0737-8
- 類別:紀實 散文
- 頁數:368
- 定價:49.80元
-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3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890×1240 1/32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序言,
作者簡介
郭菲,生於1981年,四川樂山人。四川大學法學碩士,後任教於樂山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被外派至印度理工學院甘地分校從事漢語教育工作兩年,成為該校首位中文教師。
內容簡介
一位四川高校的青年教師,被外派到位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印度理工學院擔任漢語教師。在印度的兩年間,他面對面採訪了富人老闆、學界精英、貧民窟居民等三十餘人,透過他們聽到了各種各樣的印度聲音。此外,他遊歷了艾哈邁達巴德、甘地訥格爾、阿嫩德等24座印度城市,探索印度的文化、宗教、教育、科技等問題。作者曾在天涯上連載這段經歷《天竺一夢——你從來沒聽到過的印度聲音》,引發二十萬網友熱議。後以《我在印度的701天》為名,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目錄
上篇 人生若只如初見
一 孟買一夜
二 風雨守望者
三 千分之一的榮耀
四 街道隨想
五 圍牆、動物、朋友
六 發達,還是落後?
七 艾哈邁達巴德
八 萬家燈火
九 人心
十 巴別塔通向何方
中篇 夢裡不知身是客
十一 蓮花與泥淖
十二 凡塵一醉
十三 罪惡之手
十四 印式婚禮
十五 最美的二重奏
十六 烏代布爾的狂歡
十七 與你同行
十八 阿嫩德舞夜
十九 大自然的饋贈
二十 一個人也要出發
二十一 朋友的秘密
二十二 逃離果阿
二十三 怒吼
二十四 真理與愛
二十五 一牆之隔
二十六 粉紅記憶
下篇 從此不復夢承恩
二十七 你們的使命
二十八 八月圍城
二十九 冷山
三十 米蘭的夢想
三十一 喜馬拉雅的浪子
三十二 聖雄
三十三 那座城,那片海
三十四 印度的女兒
三十五 莉祖的夢想
三十六 戈雅一家子
尾聲二則
雙城,無雙
最後的朝聖
後記
序言
數年前,我和廣大的青年朋友一樣,觀看過那部名字很雷人的印度經典影片《三傻大鬧寶萊塢》,當阿米爾·汗主演的蘭徹憑藉著自己的才識挽救了院長的女兒和孫子,當老淚縱橫的老院長幡然悔悟,死命抱著從死神手中搶回的嬰兒說“孩子,未來你喜歡什麼就去乾吧”時,我也曾為這樣的結局鼓掌喝彩、喜極而泣。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一所虛構的大學——“皇家理工學院”,原型則是印度的頂級學術聖殿——印度理工學院。那時候,它和我沒有絲毫關係,數年後,我成了這所大學史上第一位中文老師。
人生之所以有趣,就在於總是有一些意外不期而至。一封不經意的信件,將我推到了印度,一夢兩年。
我本是四川一所普通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2014年4月無意間通過系部工作QQ群進入了國家漢辦發布的招聘對外漢語教師的網站,出於今天尚不能合理解釋的某種心理,在沒有通知任何親友的情況下,信手申請了一個巴基斯坦60人的中國小項目,隨後將它拋諸腦後。
4月中旬,我便接到通知,已通過了四川省教育廳的初選,學校已經給漢辦寫了關於我的推薦信,沒有特別的理由不能退出,我才想起來確實有過申請出國工作這么一回事。5月初,我接到了北京的電話通知我參加考核。於是,我按時前往武漢大學,內容包含筆試、英語口試、試講、心理測試等,一一過關。
那時的我,以為將幾無懸念地派往巴基斯坦,然而命運的安排實在匪夷所思,我認識了一位女士,無意間改變了我的走向。
筆試時坐在我後方的尤老師,說她除了巴基斯坦哪裡也不去,事實上也根本不想出國教中文,只因為老公長期在巴基斯坦的喀拉蚩做生意,想去和老公團聚,才走了這一渠道。由於目標一致,我們便有了共同語言,保持了信息上的溝通。
接著,6月的一天,我再次接到北京的電話,通知我考核已通過,但由於某些原因,巴基斯坦“60人項目”已經取消,考慮到我考核成績良好,又是大學教師,決定調劑我到喀拉蚩大學孔子學院,我答應了下來。
這座“死亡之城”據說每年因暴亂和恐怖攻擊死亡人數有兩千人以上,而且就在宣布調劑那段時間,2014年6月8日晚,喀拉蚩真納國際機場又發生恐怖攻擊,超過五十人死亡。所以當我把這個訊息告知家人時,他們都擔心起來。但很快,他們就知道這個擔心是多餘的。
此時的尤老師還未得到北京的任何通知,焦急萬分,也不時打電話發簡訊問我進展如何。我毫無心計地告訴了她,我已被調劑派往喀拉蚩大學,並建議她主動找漢辦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把她也調劑過去。
於是乎,6月底,我又接到了漢辦的電話,我落選了。原因是尤老師請求他們一定要把她派往喀拉蚩和老公團聚,於是漢辦把我和尤老師的簡歷都發往了喀拉蚩大學孔子學院,在只招一人的情況下,喀拉蚩大學認為尤老師以前有過在喀拉蚩生活的經歷,所以最終選擇了她。
還好,好人有好報,上帝給你關上一道門的時候,也就給你打開了一扇窗。
漢辦老師說不用著急,叫我先和其他外派老師一起赴廈門大學參加崗前培訓,拿到資格再說,在培訓的過程中他們會繼續幫我調配,今年能走最好,就算走不了,明年也會優先考慮我。這不算一顆定心丸,我帶著患得患失的心態赴廈門大學培訓。
那裡聚集著兩百多名前往亞非的老師,絕大多數都已經落實了外派國家,培訓好便出發,只有少數老師的頭銜是——待定。我就是其中一名待定者,每當看到某些老師以目的國為單位三五成群,享受當下,展望未來,好不熱鬧,就頗會產生點找不到組織的二等公民感覺。
而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前些日子,世界上有一所知名學府,向漢辦發去了急需一名漢語教師的通知。這所大學之前並沒出現在那個師資報名網站,此時節卻要得很急,7月發出通知,希望老師8月就要到崗。
這所大學就是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IIT)。
巧合的是,這一年,印度不知出於什麼考慮,不再給孔子學院的教師發放簽證,但針對IIT這個級別的大學直接需要漢語老師的情況,仍舊發放。於是,漢辦第一時間把原來申請孟買大學孔子學院的一名女老師調劑到了印度理工學院,並且在我們培訓之前,就已經把該孫姓老師的資料發給了IIT.
結果卻是,在培訓的一天下午,我再次接到北京打來的電話:你已經被印度理工學院錄取,請培訓結束後即刻辦好籤證,儘快啟程。
我清楚地記得,接到電話的那一霎那,雲開霧散的喜悅。我問了問緣由,漢辦說,先前調劑給他們的老師沒有中級職稱,IIT希望即使是教語言的老師也至少有個講師職稱,所以退回了孫老師的資料,請漢辦重新推薦。
此時我就在那裡,剛好擁有講師職稱,身份是待定,IIT又要得很急,於是,在天時地利人和全部滿足的情況下,唯有我和IIT無縫連線,如同命中注定一般,我的前途從巴基斯坦轉向了他們的死對頭。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每當回味這段鬼使神差的經歷,我都覺得無比耐人尋味。如果當初我沒有點開QQ群里那一段連結,如果我沒有一念之間申請巴基斯坦項目,如果我沒有在武漢大學結交尤老師或者不告訴她進展,如果沒有印度拒發孔院簽證使孫老師提前占住那個名額再被挪出來……
於是我決定寫這本書,並非僅僅為了記錄這段工作經歷——因為教中文哪裡都大同小異。朋友說過:“你去印度其實是一種命中注定。那裡的奇聞軼事多發,但當我們真要談論它時,會發現其實我們對它的了解還是太少。你有幸站在這個國家一定的高度上駐足觀望,方能掙脫旅遊的蒙昧,沉浸其間,去領悟去發現,這才是真正的旅行。”
從此我便有了一點使命感,兩年間,無論健康還是病痛,酷熱還是寒冷,順利還是困擾,無論是悲傷、氣餒或是憤怒,我都會回味這一段因緣際會,然後刷新自己的情緒,頃刻之間,我就會像用舊了的智慧型手機,在系統即將崩潰之際恢復出廠設定,煥然一新地邁向前方。
如今兩年已至,書稿如期完成。我實現了對朋友們的承諾,我不生產故事,我只是真實故事的搬運工。
人生之所以有趣,就在於總是有一些意外不期而至。一封不經意的信件,將我推到了印度,一夢兩年。
我本是四川一所普通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2014年4月無意間通過系部工作QQ群進入了國家漢辦發布的招聘對外漢語教師的網站,出於今天尚不能合理解釋的某種心理,在沒有通知任何親友的情況下,信手申請了一個巴基斯坦60人的中國小項目,隨後將它拋諸腦後。
4月中旬,我便接到通知,已通過了四川省教育廳的初選,學校已經給漢辦寫了關於我的推薦信,沒有特別的理由不能退出,我才想起來確實有過申請出國工作這么一回事。5月初,我接到了北京的電話通知我參加考核。於是,我按時前往武漢大學,內容包含筆試、英語口試、試講、心理測試等,一一過關。
那時的我,以為將幾無懸念地派往巴基斯坦,然而命運的安排實在匪夷所思,我認識了一位女士,無意間改變了我的走向。
筆試時坐在我後方的尤老師,說她除了巴基斯坦哪裡也不去,事實上也根本不想出國教中文,只因為老公長期在巴基斯坦的喀拉蚩做生意,想去和老公團聚,才走了這一渠道。由於目標一致,我們便有了共同語言,保持了信息上的溝通。
接著,6月的一天,我再次接到北京的電話,通知我考核已通過,但由於某些原因,巴基斯坦“60人項目”已經取消,考慮到我考核成績良好,又是大學教師,決定調劑我到喀拉蚩大學孔子學院,我答應了下來。
這座“死亡之城”據說每年因暴亂和恐怖攻擊死亡人數有兩千人以上,而且就在宣布調劑那段時間,2014年6月8日晚,喀拉蚩真納國際機場又發生恐怖攻擊,超過五十人死亡。所以當我把這個訊息告知家人時,他們都擔心起來。但很快,他們就知道這個擔心是多餘的。
此時的尤老師還未得到北京的任何通知,焦急萬分,也不時打電話發簡訊問我進展如何。我毫無心計地告訴了她,我已被調劑派往喀拉蚩大學,並建議她主動找漢辦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把她也調劑過去。
於是乎,6月底,我又接到了漢辦的電話,我落選了。原因是尤老師請求他們一定要把她派往喀拉蚩和老公團聚,於是漢辦把我和尤老師的簡歷都發往了喀拉蚩大學孔子學院,在只招一人的情況下,喀拉蚩大學認為尤老師以前有過在喀拉蚩生活的經歷,所以最終選擇了她。
還好,好人有好報,上帝給你關上一道門的時候,也就給你打開了一扇窗。
漢辦老師說不用著急,叫我先和其他外派老師一起赴廈門大學參加崗前培訓,拿到資格再說,在培訓的過程中他們會繼續幫我調配,今年能走最好,就算走不了,明年也會優先考慮我。這不算一顆定心丸,我帶著患得患失的心態赴廈門大學培訓。
那裡聚集著兩百多名前往亞非的老師,絕大多數都已經落實了外派國家,培訓好便出發,只有少數老師的頭銜是——待定。我就是其中一名待定者,每當看到某些老師以目的國為單位三五成群,享受當下,展望未來,好不熱鬧,就頗會產生點找不到組織的二等公民感覺。
而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前些日子,世界上有一所知名學府,向漢辦發去了急需一名漢語教師的通知。這所大學之前並沒出現在那個師資報名網站,此時節卻要得很急,7月發出通知,希望老師8月就要到崗。
這所大學就是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IIT)。
巧合的是,這一年,印度不知出於什麼考慮,不再給孔子學院的教師發放簽證,但針對IIT這個級別的大學直接需要漢語老師的情況,仍舊發放。於是,漢辦第一時間把原來申請孟買大學孔子學院的一名女老師調劑到了印度理工學院,並且在我們培訓之前,就已經把該孫姓老師的資料發給了IIT.
結果卻是,在培訓的一天下午,我再次接到北京打來的電話:你已經被印度理工學院錄取,請培訓結束後即刻辦好籤證,儘快啟程。
我清楚地記得,接到電話的那一霎那,雲開霧散的喜悅。我問了問緣由,漢辦說,先前調劑給他們的老師沒有中級職稱,IIT希望即使是教語言的老師也至少有個講師職稱,所以退回了孫老師的資料,請漢辦重新推薦。
此時我就在那裡,剛好擁有講師職稱,身份是待定,IIT又要得很急,於是,在天時地利人和全部滿足的情況下,唯有我和IIT無縫連線,如同命中注定一般,我的前途從巴基斯坦轉向了他們的死對頭。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每當回味這段鬼使神差的經歷,我都覺得無比耐人尋味。如果當初我沒有點開QQ群里那一段連結,如果我沒有一念之間申請巴基斯坦項目,如果我沒有在武漢大學結交尤老師或者不告訴她進展,如果沒有印度拒發孔院簽證使孫老師提前占住那個名額再被挪出來……
於是我決定寫這本書,並非僅僅為了記錄這段工作經歷——因為教中文哪裡都大同小異。朋友說過:“你去印度其實是一種命中注定。那裡的奇聞軼事多發,但當我們真要談論它時,會發現其實我們對它的了解還是太少。你有幸站在這個國家一定的高度上駐足觀望,方能掙脫旅遊的蒙昧,沉浸其間,去領悟去發現,這才是真正的旅行。”
從此我便有了一點使命感,兩年間,無論健康還是病痛,酷熱還是寒冷,順利還是困擾,無論是悲傷、氣餒或是憤怒,我都會回味這一段因緣際會,然後刷新自己的情緒,頃刻之間,我就會像用舊了的智慧型手機,在系統即將崩潰之際恢復出廠設定,煥然一新地邁向前方。
如今兩年已至,書稿如期完成。我實現了對朋友們的承諾,我不生產故事,我只是真實故事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