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南岩溶含水層演化機理研究》是依託西南大學,由袁道先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西南岩溶含水層演化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袁道先
- 依託單位:西南大學
- 批准號:40672165
- 申請代碼:D0702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經費:45(萬元)
《我國西南岩溶含水層演化機理研究》是依託西南大學,由袁道先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我國西南岩溶含水層演化機理研究》是依託西南大學,由袁道先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我國西南岩溶面積廣,岩溶發育強烈,在國際上有代表性,由於水源漏失,造成生產生活用水困難,但地下水很豐富。岩溶含水介質的不均勻性,...
以袁道先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岩溶環境與碳循環研究,近10年來相繼完成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IGCP279、IGCP379和IGCP448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西南岩溶含水層演化機理研究”。在執行中美合作項目“中國環境健康工程”;流動站簡介 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畫:重慶市岩溶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技術與示範。取得的...
1、岩溶動力系統的運行機制和規律研究方面:進一步闡明我國不同類型岩溶動力系統的運行規律、動力機制,完善和發展岩溶動力學理論。室內實驗發現碳酸酐酶(簡稱CA)對方解石溶解具有明顯的催化作用,特別是在高CO2分壓條件下。據生物學有關研究, CA存在於某些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體內,因此,通過這些生物的腐爛或分泌,CA...
《岩溶-裂隙含水層地下水重金屬遷移機理研究》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由曹廣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岩溶-裂隙含水層的高度非均質性是控制地下水流和污染物遷移的關鍵因素,岩溶介質中地下水滲流和污染物遷移機理成為岩溶含水層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本申請結合我國西南地區岩溶發育特徵及地下水重金屬...
完善岩溶動力學理論,創新岩溶地下水系統圈劃、調查及立體動態表達方式,形成岩溶隧道工程區地下水循環模式,建立岩溶地下河系統水資源評價模型,開展岩溶地下河系統水污染過程模式和機理研究,探索岩溶地下水污染突發事件處置方法,研發岩溶地下河污染快速識別和含水層修復技術。重建全新世增溫期古氣候環境的演化格局,進行...
《我國西南岩溶含水層演化機理研究》是依託西南大學,由袁道先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我國西南岩溶面積廣,岩溶發育強烈,在國際上有代表性,由於水源漏失,造成生產生活用水困難,但地下水很豐富。岩溶含水介質的不均勻性,又導致岩溶水勘察、開發的困難。岩溶含水介質的不均勻性存在程度差別,這種差別對...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土石流防治的最佳化效益評估指標體系研究》(49271008);鐵道部科研項目《南昆鐵路線段家河土石流防治研究》;主持國土資源部岩溶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資助課題《中梁山岩溶槽谷區岩溶生態水文地質研究》。正在研究的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西南岩容含水層演化機理研究》
袁道先,1933年8月24日出生於浙江諸暨,地質學家、水文地質學家、岩溶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袁道先於1952年畢業於南京地質探礦專科學校,同年5月到南京地質學校任教;1953年3月調入地質部水文地質局;1954年初夏被任命為黃河中...
6.主持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植物物種多樣性與坡面土壤侵蝕關係研究(10501-161);7.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南岩溶區常綠闊葉林調控土壤水力侵蝕的植物學機理(40861015);8.主持貴州省攻關計畫項目:貓跳河數字流域系統研究【(2008)3033】;9.主持貴陽市創新人才基金項目:兩湖一庫數字...
22、第三作者:1968-2009年廣西甘蔗需水量與播種面積時空變異特徵研究,廣東農業科學,2012、12 專著 ①週遊游,覃小群,蔣忠誠, 韋復才: 《中國西南岩溶生態系統及其生態環境建設》(M).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②韓行瑞,陳定容,週遊游,楊立錚: 《論岩溶單元流域綜合開發與治理》(M).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