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召喚青青的小樹林

我召喚青青的小樹林

青青的小樹林象徵著青春的熱力和勃勃的生機,而“我”,“飛奔”則充分表現了詩人對青春的讚美,對生活無比熱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我召喚青青的小樹林》
  • 外文名稱:I call green Grove
  • 作品出處:《在遠方》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 作者:邵燕祥
原文,賞析,寫作亮點,作家簡介,

原文

我召喚青青的小樹林
同我一起到原野上飛奔
搖一簇早春的新葉
那是綠色的旗幟
拽一片細碎的繁花
桃色的、白色的雲
送一枝新條作教鞭
給年輕的女教師
送一枝新條當馬騎
給沒有上學的孩子
跟我一起越過山脊
化為奔馬脖頸上的馬鬃
跟我一起踱到河邊
一串串身影落入春水中
春風輕淺地掠過林梢
我們一路吹著柳哨
春風猛揚起我們的頭髮
我們狂喜地向前快跑
跑累了,就攙扶著站定
在月光下悄悄閉上眼睛
如果地面被春雨打濕
那是我們的熱汗淋淋
來吧,青青的小樹林
同我一起到原野上飛奔

賞析

開篇即為全詩奠定了強烈的感情基調。搖一簇早春的新葉/那是綠色的旗幟/拽一片細碎的繁花/桃色的、白色的雲。 賞析:“搖”“拽”用詞貼切,傳神地表現出詩人充滿活力的情態,而把“新葉”喻為“旗幟”,把“繁花”喻為“雲”,比喻新巧;又以色彩加以描摹,創造了一個美好的詩境。全詩結構整齊而巧妙,節奏輕快、跳躍,風格清新。全詩首尾兩節呼應。中間5小節情感由舒緩而奔放,由奔放到激越。由激越的舒緩。
全文的情緒流程: 舒緩——奔放——激越——和緩——勒馬駐足,蓄勢待發——情感充沛達到高潮。

寫作亮點

全詩結構整齊而巧妙,由激越到舒緩。在內容上又各有側重,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詩句整齊而構思精巧,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家簡介

邵燕祥生於1933年祖籍浙江蕭山。中國散文家、當代詩人。他的第一本詩集《歌唱北京城》1951和第二本詩集《到遠方去》(?~1955)中有許多詩表現了年輕一代的理想和激情,又有了個性色彩,為他贏得了聲譽。先為中國作協理事和主席團委員、中國筆會中心會員。這首詩選自《在遠方》。從1980年到1986年,他出版了《獻給歷史的情歌》、《在遠方》、《如花怒放》、《遲開的花》、《邵燕祥抒情長詩集》等八種詩集和詩選,還有詩評集《贈給十八歲的詩人》、《晨昏隨筆》,雜文集《蜜和刺》、《憂樂百篇》。從1980年前後發表《切不可巴望好皇帝》等雜文開始,又寫了大量的雜文,批評各種社會弊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