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水文物探工作報告》是由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馮瑞濤、薛欽昌、王祥斌、曾凡友、張義德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平原水文物探工作報告
- 第一完成單位: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
- 主要完成人:馮瑞濤、薛欽昌、王祥斌、曾凡友、張義德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960371[08033] |
成果名稱 | 成都平原水文物探工作報告 |
第一完成單位 | 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 |
主要完成人 | 馮瑞濤、薛欽昌、王祥斌、曾凡友、張義德 |
研究起始日期 | 1981-11-01 |
研究終止日期 | 1986-05-10 |
主題詞 | 成都;水文;物探 |
任務來源 | B |
成果摘要
成都平原的綜合勘察是以氓江扇為重點、以淺部含水層和以地下水資源評 價察。通過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物探、遙感等各項勘察手段的綜合 運成都平原的地層層序和分布變化的總的規律以及第四系地層的 含水區內第四系沉積中心位於崇慶、大邑、溫江、竹瓦,最厚達 540m。單一的厚大含水層”,而是上部含水豐富、下部含水微弱的層 系,層厚度一般為10-20m。04十03為上部含水層,扇頂厚15- 20m,扇0m,扇前厚20m。Q1+Q2為下部含水層,含水性差。 基底高程表明態為西北高、東南低、中央深陷並呈北東向展布 的船形盆地。根據的灌縣、隆豐、五福等9個凹陷,竹瓦、高寧、集賢 3個深陷及郫縣,展現了平原區的古地貌特徵。 在區內推斷了23條隱伏斷裂,漢-成都一新津斷裂和位於西 部的元通一大邑、彭縣一唐昌斷裂為此為界劃分了西、東部構造帶 和中央凹陷;元通一崇慶一三江、敖裂為主要斷裂,與主幹斷裂斜 交;其餘斷裂為主幹斷裂、主要斷裂圈定了下部泥礫層淺埋的非宜井區。在南方平原水網化地區,對地件進行了深入研究,在三水轉化關係方面,對地下水資源評價取得了具成果。大量的水文地質試驗工作,取得了平原較為完整的一套含水層及文地質參數, 按不同分區計算的地下水天然資源流量為34.72億立采資源量為25·9億立方米/年,淺部含水層的貯存量為96.92億立方原地下水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資料。,成都平原的綜合勘察是以氓江扇為重點、以淺部含水層和以地下水資源評 價察。通過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物探、遙感等各項勘察手段的綜合 運成都平原的地層層序和分布變化的總的規律以及第四系地層的 含水區內第四系沉積中心位於崇慶、大邑、溫江、竹瓦,最厚達 540m。單一的厚大含水層”,而是上部含水豐富、下部含水微弱的層 系,層厚度一般為10-20m。04十03為上部含水層,扇頂厚15- 20m,扇0m,扇前厚20m。Q1+Q2為下部含水層,含水性差。 基底高程表明態為西北高、東南低、中央深陷並呈北東向展布 的船形盆地。根據的灌縣、隆豐、五福等9個凹陷,竹瓦、高寧、集賢 3個深陷及郫縣,展現了平原區的古地貌特徵。 在區內推斷了23條隱伏斷裂,漢-成都一新津斷裂和位於西 部的元通一大邑、彭縣一唐昌斷裂為此為界劃分了西、東部構造帶 和中央凹陷;元通一崇慶一三江、敖裂為主要斷裂,與主幹斷裂斜 交;其餘斷裂為主幹斷裂、主要斷裂圈定了下部泥礫層淺埋的非宜井區。在南方平原水網化地區,對地件進行了深入研究,在三水轉化關係方面,對地下水資源評價取得了具成果。大量的水文地質試驗工作,取得了平原較為完整的一套含水層及文地質參數, 按不同分區計算的地下水天然資源流量為34.72億立采資源量為25·9億立方米/年,淺部含水層的貯存量為96.92億立方原地下水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資料。